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美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04:57 中国青年报

  经过7轮艰苦磋商,中美双方终于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今天在伦敦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今天晚些时候发布了上述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备忘录》的签署将为双方企业创造稳定和可预见的贸易环境。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指出,这份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未来3年中国纺织品基本上可以摆脱来自美国的特保威胁。

  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美欧以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过快为由,启动了特别保护程序。5月中旬,美国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剧增、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先后对针织衬衫、棉制裤子等9种中国纺织品设立配额限制。今年6月以来,中美先后就纺织品问题进行了6轮磋商,但均无果而终。“纺织品问题的解决符合中美两国企业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平稳发展。”这位新闻发言人说。尽管协议更详尽的内容尚待透露,但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中美纺织品协议更接近中方的原则立场,协议的内容中方应该可以接受。

  中美双方在谈判中的主要分歧集中在协议覆盖面、基数、增长率和时间跨度等4个方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随后的答记者问中表示,中美纺织品协议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于2008年12月31日终止。中美双方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的产品实施数量管理,包括11个类别的服装产品和10个类别的纺织产品。“就覆盖面而言,这样一个结果更接近中方的立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博士说。在此前的谈判中,美方一度要求中美纺织品协议覆盖所有类别的纺织品。中方一直认为这项要求违背了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

  协议产品2006年基数基本上是2005年有关产品美国从中国的实际进口量,2007年和2008年基数均为上一年度全年协议量。协议产品2006年增长率为10%~15%,2007年增长率为12.5%~16%,2008年增长率在15%~17%。

  观察家普遍认为,就受限中国纺织品基数和增长率而言,协议内容也更接近中方此前的原则立场。美方曾要求以去年中国输美出口量为基数来计算增长率,而中方则一直要求将今年以来的纺织品出口数量亦计入基数之中。双方分歧的要害在于,2004年纺织品贸易配额尚未完全取消,当年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量低于正常环境中的出口量。而今年头4个月里,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基本上处于完全自由贸易状态下,出口增长速度极高。“将这段时期的实际出口数量纳入基数,当然有利于我方。此外,最终确定的增长率也远远高出了当初美方坚持的7.5%,这个结果显然也更符合我方利益。”梅新育说。

  从设限时间跨度看,中方曾坚持如同中欧纺织品协议那样至2007年末结束。最终协议规定于2008年12月31日终止。中方在这一点上向美方作了妥协。但梅新育认为这项妥协并不损害我方的根本利益。“谈判本来就是妥协的艺术,我们已经赢得了前3项问题上符合我方利益的结果,何况协议规定的2008年增长率也比前两年有所提高。”他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在协议中同时承诺对协议外产品将克制使用242段条款。美国对协议签署日之前因242段设限个案造成的卡关货物立即放行,不计入协议量。

  专家认为,这项规定意味着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在未来3年,基本上可以摆脱来自美国的特保威胁。同时,大量被压港的中国纺织品将被放行,也有助于减轻此前因美国方面封关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损失。由于美方设限,部分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品种已陆续达到全年的配额限制,这导致中国纺织品退运进口大幅增长。“尽管这份协议看起来比中欧纺织品协议苛刻,但从中美双方的实际情况看,可以认为中美纺织品协议是基本成功的。”梅新育说。在他看来,这份协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消除此前市场上弥漫的不确定性氛围。

  从去年10月22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袜类商品实施特保措施至今,这场争端已持续11个月。一直看不到双方达成协议的希望,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出现了美国采购商减少在中国的订单和将部分订单从中国转移至其他国家的现象。这也令中国的制造商不敢轻易接下来自美国的订单。一些中国纺织企业开始将部分产能转向其他国家,以躲避专门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配额限制。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此前的一份测算显示,今年以来,由于美国设限,中国纺织品至少减少出口美国20亿到30亿美元。这还导致超过16万名中国工人失业。

  本报北京11月8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程刚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