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双边贸易协议的破坏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2: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双边贸易协议正接近成为一种贸易标准,这一点很危险,因为它们可能大大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

  双边主义扰乱货物流动、设置壁垒、引起摩擦、减少灵活性,并推高价格,妨碍企业在全球范围优化其生产活动

  双边协议导致商界无法充分发挥潜力,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控制,双边协议的不断增多可能会阻碍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进程

  过去5年来,亚太地区签订双边贸易协议的数量急剧上升,这种协议给予签字国贸易方面优先的特别待遇。这些协议正接近成为一种贸易标准,这一点很危险,因为它们可能大大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双边协议的扩散将带来严重风险,现在是该清醒认识到这一事实的时候了。从商业角度看,必须根据双边贸易协议对现代全球生产体系的影响来对其进行评估。

  当今的制造业与以往大不相同。过去,当我们谈到制造某一产品时,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所有工作必须先在“内部”完成———在同一个国家、同一家工厂的同一个屋檐下———然后该产品才出口到他国销售。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今制造业被赋予完全不同的含义。生产活动正日益分散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工厂,而且的确正走向全球化。

  过去,发展中国家为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理想方式是必须具备从事生产价值链上所有环节的能力。现在,由于生产全球化,各国仅需提供价值链上的一、二个环节,就能参与竞争。通过这种方式,该体系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全球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对于就业及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意义。

  然而,全球生产体系正面临双边协议的威胁。商界人士对此的理解最深,他们是最先感受到这种影响的人。比如,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出口商,正面临或即将面临新的双边协议对商业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原产地的规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郜若素教授表示,由于生产全球化,因此“再也不会出现完全由澳大利亚制造的时装,或完全由马来西亚制造的

笔记本电脑了。不过,大量时装和电脑还是分别出口自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这些出口产品颇具竞争力,原因是他们从那些可以提供最低价格的地方采购零部件。因此,澳大利亚服装或者马来西亚电脑,根本不可能在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满足不同双边协议下有关原产地的要求。”

  双边主义会扰乱货物流动、设置壁垒、引起摩擦、减少灵活性,并推高价格。在构建

供应链时,必须顾及所有原产国规定和双边协议,妨碍企业在全球范围优化其生产活动。在每个新的双边协议中,有关“原产地规定”的条款越来越多,也变得更加复杂。这种现象就是贸易专家们所说的“
意大利
面条碗”效应。连规模较大的公司(在这种影响下)都难以正常发展,小公司就更不可能。双边协议导致商界无法充分发挥潜力。用经济学术语讲,双边协议破坏了价值。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控制,双边协议的不断增多可能会阻碍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进程。

  出席12月在香港召开的世贸部长级会议的谈判者必须认识到,他们面临着非常实际的压力。若多哈回合谈判未能获得成功,目前的贸易体系将分化为多个双边协议,全球生产体系可能带来的很多益处将会丧失。

  多边体系使得每个地区能够根据其技术和能力作出贡献,并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现代化生产体系是在多边、而非双边世界中繁荣发展的。多边主义创造价值,而双边主义破坏价值。多边贸易体系给全球经济带来民主,让大家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际金融报》 (2005年11月08日 第四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2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