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融生态事关经济稳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徐思佳实习生王昊7日北京报道】

  央行指出要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金融法制建设央行在今天发布的首份2005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金融稳定事关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而金融生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央行表示,目前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开始得到全社会的认知。中国政府
正在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法制建设,增强执法力度,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提高社会信用水平,依

  法保护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但是金融系统受外部干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长期以来,金融系统大量地承担了企业改制的成本,在企业重组、破产的处置过程中,如果银行债权不能得到保障,就难以避免新的

不良资产的产生。另外,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约束机制不强,不讲信用及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着金融稳定,甚至波及社会稳定。

  央行指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就必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加大金融执法力度,提升公司治理理念,严格按照有关会计和

审计标准真实披露信息,培育公众的信用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提升金融监管理念,强化金融监管。

  央行同时表示,维护金融稳定要处理好维护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效率的关系。既要通过审慎监管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又要避免出现因监管过度使市场主体承担过高成本、抑制金融创新、阻碍金融效率提高的状况。

  央行还说,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

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俄罗斯、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相继出现金融动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日益重视金融风险的评估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建设,着力提高防范金融风险、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而中国也正在大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稳定。

  有趣的是,在这份金融稳定报告中,央行还着重提到了舆论导向对金融稳定的特殊作用,指出金融风险的苗头出现时,舆论引导或道义劝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可以采用公开或非公开的方式与投资者、金融机构及相关方面及时沟通,传达政策意图,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防止金融恐慌,维持市场信心。(8C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