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有银行股权是否廉价 周小川回应银行贱卖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10:1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7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建行实现赴港上市、工行改制正引外资、淡马锡入股中行受阻;从前不久美国财长斯诺来华开始,一些外资金融大鳄纷纷要求中国扩大金融开放,增加银行业外资的持股比例。深秋时节,关于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贱卖”论和“威胁”论的争论声浪日高,从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苏宁到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金融高层开始谨慎回应。

  周小川帮人们回忆——侧面回应“贱卖”论

  “人是容易忘记的——包括我自己在内”,11月2日下午4点周小川微笑着说。突如其来的回忆令在场的国内外媒体和金融业人士有些意外。

  当日由《欧洲货币》杂志、中行、汇丰和穆迪主办的“2005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各大国际金融机构和媒体纷纭而至,人们想从众多金融高官的演讲中把握改革动向。

  在出席当天论坛的人士来看,周小川当日的脱稿演讲有两个中心思想:一是对外资要求扩大金融开放的安抚;另一个就是对贱卖论、威胁论的一个侧面回应。

  周小川帮助人们回忆往事。他说,2002年下半年的时候,国际上所有知名的报刊杂志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是“定时炸弹”,在今后的几年中炸弹可能爆炸产生金融危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最近正好看到我的一个同事整理了一下2002年下半年报刊杂志集中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也是给我一个提醒。他说。

  周小川忆苦思甜:当时即便中国的大银行邀请外国投资者,估计也“没人敢来”。现在与中方洽谈合资事宜时,有些外资机构之间甚至出现争抢现象,你进多了还是我进多了,你先来还是我先来。

  正是在国有银行引入战略股东的热潮中,持“贱卖论”观点的人士批评说,国有银行的股权被像“温州鞋一样”贱卖。

  周小川并没有就争论做出任何直接回应。但他借着回忆三年前的“老新闻”说,现在情况好转,也“不要太沾沾自喜”。

  回忆“三年前”是对内而言,回忆“五年前”则是讲给外资金融机构听的。

  周小川说,五年前,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开始改进银行业的标准,标准的改变很快暴露了许多问题,不良资产上升,银行业面临困境。此后的WTO谈判中,与中国谈判的许多国家显示出对保险、证券、基金领域的兴趣,但很少有国家或大型金融机构对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究竟占多大比例提出要求。以至于在我国的入世承诺书中,都没有对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比例作出约定。

  在指出入世承诺书中没有约定之后,他表示,“注意到了”在最近这段时间里外国有些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些看法和考虑。目前就外资入股比例所掌握的做法仍是延续原有的规定,如单一银行的外资占比不超过25%,单个外资投资者不超过20%。随着情况的变化,有的机构提出了新的合作方式和新要求,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周小川的回忆是多义而巧妙的,但没有明确的指向。以至于媒体做出完全相反的解读,有的认为中国将保持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不变,有的则认为是在暗示提高外资比例。但分析人士认为,更多地却是一种颇具外交艺术的安抚——外资没有要求在先,目前的考虑中方已经“注意到了”。

  苏宁答学者质疑——正面回应“威胁论”

  如果“贱卖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经济学上一个不完全市场如何定价的技术问题,“威胁论”则指向金融主权,更能刺激人们的神经。

  紧接着的11月3日,在央行主办的2005中国金融论坛上,一位金融学者凌厉地向坐在主席台上的苏宁“发难”,目标直指金融安全。

  现任央行副行长的苏宁不慌不忙地接招:“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会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他说,在改革过程中支付一定成本是必然的,但最终会获得更大的收益。此次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不论从资金角度、还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办法、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来说,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苏宁的此番明确表述是央行对这些质疑和忧虑的首次明确回应。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都在积极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建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行36.75亿美元。刚刚改制成股份公司的工行也已经与由高盛牵头、安联和美国运通参加的投资团签署投资意向性协议,该投资团将出资约30亿美元,购买工行10%左右的股份。

  唐双宁亮出引资标准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2日在“2005中国论坛”上指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应坚持五项原则、符合五个标准。他说,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不是为了引进资金,而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促进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投资入股中资银行一般应当是大型金融机构,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合格的战略投资者要符合五个标准:投资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股权持有期在三年以上;派驻董事;入股中资同质银行不超过两家;技术和网络支持。

  唐双宁的演讲暗藏玄机,因为他在历数入股中行的战略投资者时没有提到淡马锡。这证实了淡马锡入股中行受阻的消息。

  淡马锡有意以31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中国银行10%的股份,但按照唐双宁公布的标准,淡马锡不能算是合格的战略投资者。一来,淡马锡只是一家投资公司,二来淡马锡已经入股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同样,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也不能算是战略投资者,因为他们的入股比例都不足5%。

  高层个人意见不一 争论还将继续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个论坛上,中行行长李礼辉在演讲中仍旧称中行引进了包括淡马锡在内的四家战略投资者。

  李礼辉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辩称:“淡马锡在许多国家的投资一直相当成功,并在改革与更新略微受到问题困扰的银行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意味着,银行业高层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也难怪唐双宁在提出引资标准时强调是以他“个人名义”,颇有银监会投石问路的意思。

  而业内也有人认为,周小川忆苦思甜是在提醒国有商业银行,不要因为现在情况好了就忘了伤疤挑肥拣瘦。

  国内批评“贱卖”,国外则声称“贵买”,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金融高层如何动作是一个难题。如果批准淡马锡入股中行,势必会招致更多地“贱卖”论和“威胁”论者的批评。如果抬高要价,则可能吓跑外国投资者,影响银行海外上市。

  明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中资银行正在谋求补充资本金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而外资银行也正在抓住时机加快并购步伐。据瑞银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预计,以目前的速度,到2007年,外资银行和其他外国投资者将拥有整个中国银行体系的1/6。

  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是为引入资金而是为了引入管理和技术为由,银行业对内开放仍然不见进展。然而,引入非战略投资者的现象也引起了业内专家的重视,已有人呼吁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应推进银行业的对内开放,以免金融主权旁落。可以预见,关于银行引入外资的争论还将继续。(记者赵江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