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有志者更应反思顾雏军之败(热点关注)(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0:52 人民网-市场报
有志者更应反思顾雏军之败(热点关注)(图)
  今天的企业家不只是社会资本的创造者,他首先要具备的其实不是创新精神,而是社会责任,要能经得起基本社会诚信的考验。

  凡深入接触过顾雏军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干练、果敢的人,并且也非常懂得管理、市场运作和包装炒作,并不像外界传言的是个纯粹的资本玩家。

  但顾雏军顷刻就败了,败得很惨、很窝囊(至少他自己这样看)。他的败,其实正是企业界众多“有志者”的败,因而更值得反思。

  企业越大,要离“自我”越远

  做企业到底是为了什么?今天企业家不只是社会资本的创造者,同时也
是托管者。特别是大企业的当家人,他首先要具备的其实不应是创新精神,而应是社会责任,要能经得起基本社会诚信的考验。当代资本运作的本质是社会诚信。

  有个观点说:“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做大是社会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考虑与社会相关的方面越来越多。1998年海尔兼并一个美国小厂人家还欢迎;但今年联想收购IBM的PC,人家政府就要审查;到前些天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时,人家就举国反对了,国会更是上窜下跳。所以,企业越大,企业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就要越多,它绝不仅仅是企业经营问题了。

  而顾雏军在新的产业格局下却仍旧玩儿旧的资本游戏,其实就是用工业文明逻辑玩儿信息文明下的智能游戏,所以他除了摔跤别无出路。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时候,企业家一定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起码的道德底线。

  法律容不得任何蔑视

  顾雏军虽然非常精明,但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蔑视法律,企图钻我们金融制度和司法制度不健全的空子。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以萧何。他成于充分地利用了境外投资,利用了上市的机会,败在成熟的资本运营中不按规矩出牌的金融犯罪。

  如果科龙是一家非上市公司,顾雏军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上市公司,那么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就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前提。同时,顾雏军没有把投资人和经营人角色区分开,致使他把公司的钱当成了自己的钱(尽管他没有中饱私囊),但他违反了起码的职业操守。

  现在有好多20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富豪,都是利用市场不规范起家的。后来有些人沉沦了,有些人则洗手走上了正轨。现在很多民营企业的超常规发展,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膨胀,而且膨胀的数字不是以算数级,而是以几何级数来膨胀。在膨胀过程中,企业和企业家肯定有需要补课的地方,但是他们常常忽略了,甚至一直觉得是对他迅速膨胀的障碍。但是,凡是膨胀起来的东西,都有它不堪一击的地方,就像一个气球。顾雏军的气球,被郎咸平这么一个小刺一扎,就破了。

  这使人们不禁要问:老板自身的素质是怎么产生的?不是天生的,而是法律约束下不得已的行为。但问题是,我们的监管缺位,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不到位,这就给正在膨胀中的企业经营埋下了风险和隐患。

  顾雏军的先天不足

  第一个不足,会用资本,但不懂资本文化。这就好比有人会打架,并不一定就会武功。什么是资本和资本文化?比如说资本运作就是用钱,而资本文化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社会公共文化规则。

  第二个不足,没有看到我国法律正在日趋健全。虽然我们法律有很多漏洞,但是你千万不要有任何蔑视,否则最终你肯定没有好结果。

  第三个不足,不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现在已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我们国家都在强调科技强军。但是有些民营企业家还是以为自己能赤手打天下,看不起别人,觉得别人处处不如他。

  我们的市场经济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像顾雏军之类的人物已经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顾雏军绝对不是被郎咸平扳倒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全都是顾雏军的错

  2001年顾雏军进入科龙,2002年接管帅印,至今不过短短3年时间。而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3年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顾雏军接手科龙后,毕竟需要一个一年半左右的调整期,而目前科龙正处于正常发展阶段。对于一个依靠资本运作发展的企业,我们或者给他一个空间和时间,或者最初就限制它,不给它空间。

  前两年,各界都把科龙当典型,学习、评奖、名人吹捧,使得顾雏军甚至自信到:如果要是有人请他的话,年薪低于一千万他都不干!直到日前,他还在跟证监会谈他的产业帝国梦。直到他被捕前,还非常自信地接受访问。当我们大家都在为顾雏军脸红的时候,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些人更加脸红?!当我们面对财富与荣誉的时候,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修心克己?

  要建立预警机制

  我们应该强调社会的矫正体制,本来我们有政府的规则,有法律规章制度来矫正原始基本积累时候的黑箱操作,但是我们的矫正是落后的,所以我们的制度总是落后的。但是之前本来有一个机会,就是通过我们的专家来发现这个问题,但不幸的是,我们的大部分专家变成了“独立董事”,变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表。

  当我们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被我们正统、有知名度的专家所垄断,甚至有时这些专家也会受到利益集团的牵制,那么当黑幕被揭露出来时,整个行业可能就会在毫无预警中迅速崩盘。

  于是,这种预警机制就更为重要。千万不要当皇帝把“新衣”展示给每个人时,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他真相。

  《市场报》 (2005年10月12日 第九版)

  作者:晓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