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位于黄山脚下,与黄山神奇的自然山水内在发生、并存、关联的徽州文化,是我国极具特色、深切透露了东方之谜、全息包容着中国封建社会民间经济与文化社会之内容的地方文化,其辉煌性、典型性,独具的特色和重要的地位, 激起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对其展开研究,形成了"徽学"。 它一开始就是作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在今天,更是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日益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作为了中国并列敦煌学和藏学的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学之一。
笔者是主徽学就是关于徽州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的学问说的。(1)徽学研究尽管目前在国内外学术文化界已是十分火红, 然对什么是徽州文化?对其研究有何学术价值?学术界目前还缺乏整体系统、清晰结构的认识和研究。本文旨在此方面点工作, 企以提出一个框架轮廓的初步意见,抛砖引玉。 一、徽州文化的界定 要研究徽州文化, 首先就要有对徽州文化较为清晰的界定。对此,可以说,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明确论及的界说。 据笔者理解, 所谓徽州文化即是指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的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封建文化。如此定义, 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限定:
其一,我们说的徽州文化是指历史上徽州区划范围内的文化,其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当年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即歙县、休宁、 黟县、祁门、绩溪和婺源。
其二,徽州的历史至少有五、六千年, 其文化当然可归为广大的大徽州文化的范围,但严格意义上的徽州文化, 亦即今天我们在一般典型意义上所说的徽州文化概念, 主要还是指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设了徽州府后才全面崛期, 在明清达到鼎盛 的文化,但这一文化与其早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内在关联。
其三,徽州文化不能仅仅指在徽州本土上存在的文化, 亦咳包括由徽州而发生,由本籍包括寄籍、 侨居外地的徽州人而创造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文化, 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有对徽州的强烈认同,如朱熹,尽管他生在福建,主要活动也在福建, 但他祖籍在徽州,朱熹本人对徽州强烈认同, 从来号称"新安朱熹"等,同时,徽州人也更是强烈地认同朱子, 视朱熹为徽州人的娇傲,故其思想、学术活动亦可作为徽州文化的呢。
其四,这里所说的"文化"应是取其广义的概念, 不仅指学术理论、文化艺术,还包括商业经营、宗法伦理、精神信仰、 风俗民情、文献著作、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历史人物等等。 如此界定的徽州文化概念, 实际是将徽州历史文化作为了严格独立的、多元的、系列的整体, 既有显明的地理空间和时间流程上的限定性,又有内容实质上的限定性, 以及由此限定而本质包括的对自身限定的一体化超越,决定了徽学研究对象
。 由此,笔者不会同意有人将徽学的研究对象仅仅限定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在徽州这个封闭、落后、 贫穷的山区出现的一种具有丰富性、辉煌性、独特性、典型性、 全国性五大特点的徽州文化产生、繁荣、衰落的规律的学问。"(1)将宋之前及鸦片战争以后的徽州历史文化断然地割除在徽学研究之外, 这里且不论期界定的内容是否准确──实际上,其中亦多有可商榷之外, 仅其忘记了徽州文化当有其来源即生产的历史条件基础及以后的演变来说,就应是不够完整的。历史当是不能简单、 武断地人为分割而将分割后的片断独立化成块的。 南宋至清末的徽州文化应是徽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而不应是唯一内容。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2)(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的来源 当然, 严格意义上的"徽州文化"概念与"徽州历史文化"概念是不同的,后者的外延更为广阔, 而前者只是后者发展的一个阶段。我们要清晰"徽州文化"的概念, 了解徽州历史文化的 过去及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徽州历史文化应是指所有发生、 存在于徽州地域内的文化,它渊源流长,其发展至少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早期江南越文化阶段, 时间当为从远古至春秋战国。徽州早期生活的是越人, 越人一般是指那些善于使用"这种劳动工具的人的群体, 他们是由华夏的炎黄族系和东夷的太少嗥族系中分离出来的,最初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后与炎黄、 东夷部落争斗,形成大小不一、互不相属的"百越"部落。 徽州大地上的越人是属于哪一支越,目前还难考, 但他们在徽州土地上生活并创造了文化这是肯定的。 我们考察徽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就是把徽州历史文化从母体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分离出来。 从目前我们已掌握的材料以及众多徽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新洲遗址、 下冯塘遗址、桐子山遗址, 特别是屯溪西郊挖掘出的七座跨度从西周到春秋的土墩墓的出土文物看, 其时的徽州土地的文化既与中哦哦能干原地区或长江中上游的文化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而倒与江南一片越地区的文化同体,且其文化发展水平明显同步, 如在徽州出土的大量几何印纹硬陶,其所属的部属就应是古越族, 而其上所发见的刻划文字与符号, 在江南地区其他遗迹的出土文物中同见,(2)据此,笔者称这一时期徽州土的上的文化为早期江南越文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徽州的历史文化还没有呈现出从母体越文化系列上分离出来的特征,此为第一阶段。
第二,山越文化阶段,时间当为从战国中后期至三国。 徽州在秦之前一直没有明确的行政设置,春秋之前, 据屯溪西郊墓葬出土文物看,可能属于一个独立的越人族国"囝"国。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后,王剪开始率师定江南,降百越,大约在秦始皇三十年左右,在徽州设障郡,置黟歙二县, 以加强对徽州本土的越人及由东越和南越迁徙来的越人的统治。(3)徽州本处万山峻岭丛中,原生活在这里的越人本就是持而作,劳迹于山林; 秦始皇统一中国,平定百越后,因害怕大越之民悍难制, 又采取迁徙政策,"乌程、余杭、黟、歙、芜湖、石城县以南, 皆故大越 徙民也。始皇刻石徙之。"(
1)那些被迁徙来的和不服被迁徙而逃窜至徽州来的越人, (2)因不堪和不服秦王朝的暴政,难以承受苛重的赋税、徭役,于是凭借徽州山水的奇险多峻,纷纷入山为民,形成山越,构成一支相对独立的与政权相抗拒的群体力量。 "山越亦越人,依山阻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3)这些山越人,长期与政权对抗,既不服统治,又经常出扰。 有汉一代至三国,特别是孙吴,常举兵平息山越暴乱, 这其中最惨烈的平息是建安十六年(208年)孙权部将贺齐率兵的镇压,仅黟县林历山一战,"凡斩首七千"。平息后,"齐复表分歙为新定、黎阳、 休阳。并黟、歙六县,权遂割为新都郡,齐为太守,立府于始新, 加偏将军。"(4)既析分了徽州的行政区划,有加强了军事力量,强化统治与管理。嘉禾三年(23年), 孙权再拜诸葛各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采取断粮围困的方法,逼迫山越人出山, 化了整整三年,才完全平服徽州山越。此后, 徽州山越人走上了一条与汉族融合的道路。但正是从战国至三国这五百年的时间里, 北方中原一带的经济文化已快速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 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 这一时期已经历了孔孟经典阶段和董仲舒神学阶段两个重要阶段,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成熟; 农业与手工业大步发展, 灌溉技术和铁农具制造与使用等都居世界领先水平。而这时的徽州,由于山越人一味地遁迹于山林, 长期疲劳与政权的对抗,自我封闭,"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 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5)缺乏与外界正常良性的交往与联系,经济与文化发展停滞,习俗保留传统, "椎鸟语"、"志勇好斗";生活方式,聚族就坑临, 著麻着葛居栏;生产方式,特而作,刀耕火种,取给山林, 烙有很深的半原始社会丛林经济与文化的痕迹。因此, 这一时期实际是徽州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明显地落后和倒退于中原整个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时期, 徽州的历史文化开始呈现出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并相对独立发展的品格,笔者称之为山越文化阶段。
第三,新安文化阶段,时间当为从东汉末年至南宋。 这是徽 州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时期。东汉末年以后, 中原一带战乱频仍,总原居黄河中下游一带许多名门望族、土宦人家、 平民百姓为避战祸,纷纷年迁。徽州位居江南,处"万山丛中", 自成一统,山水秀丽,如世外桃源,于是, 许多年迁的中原人或逾白际山。或逆新安水,或沿阊江进入徽州,择地定居。 也有在徽州为官者,或偶游徽州者,迷恋山水,遂作定居。如徽州望族方姓,就是汉司马方因王莽篡汉, 为避祸由河南固始迁居歙县东乡的;汪姓是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汉龙骧将军汪文和为避乱渡江南,孙策表授会稽令,遂安家于歙;余姓是在西晋永嘉间迁居歙;程姓是程元潭东晋初年出任新安太守因居于歙; 黄姓是东晋初迁居歙之黄墩,黄墩之名也由是改; 郑姓是西晋永嘉元年郑痒从荥阳渡江,居丹阳陵,传至郑思再迁歙县北乡; 戴姓是在唐末迁歙之黄墩;陈姓是陈禧为避黄巢起义而迁居徽州。 纵观徽州历史上的移民情况,东汉未年以后,至少有三次迁居高潮, 即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未的黄巢起义, 两宋时期的"靖康南渡",这其中尤以黄巢之乱为著,一次就迁居来近二十个姓族。 大量北方汉人的迁入,结果,其一是改变与整合了徽州的人口机构。
据史料记载,隋大业五年(六0四年)徽州户数为6164户(1),至唐天宝年间猛增至38330户(2),增加六倍; 唐元和年间(八0六一八二0年)有记载户数16754户,至宋初增至51763户, 这其中主户48560户,客户3203户(3),增长为三倍。 这些新增人口都为迁居来的北方汉人,他们充分地与山越土著人融合,至少是到宋时,山越族就再也不见文字记载。(4)其二是引进了北方相对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徽州的经济社会结构。如北方发达的农业灌溉技术与徽州山区经济的结合, 就使得古徽州水利工程"以塘为主",极具地方特色。 徽州鲍氏家族是在西晋太康年间(二八0一二九0年)由青州迁新安的, 至少是在东晋咸和末年(三三0年左右)该族就曾开筑了"鲍南",这是徽州豪族开发农业,兴修水利工程的较早例证。(5)梁大通元年(五二七年)由南阳迁来任新安内史的吕文达在歙县修筑了吕, 可灌田万亩; 梁中大通元年(五二九年)黟人胡明星在黟县开凿槐渠可灌田千顷等。与此同时, 适应山区特点的农技改良也在进行, 徽州任姓是梁天梁年间(五0二一五一九年)任出任新安太守,"尝行春,爱富资山水之胜,遂家。"(6)任的一大政绩就是他在新安推广种植"桃花米";至梁末,豪强程灵洗"性好播植,躬耕稼,别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及。"(7)昔时的"刀耕火种"渐转为深耕细作,山间盆地不断开恳, 山场逐渐开发。至于手工业, 唐末由河北易水因避战乱而举家迁逃至徽州的制墨名家奚超父子研制了徽墨就是典型。 其三是带来了发达的中原文化,从而冲击、整合了徽州的山越文化。
这一过程甚至可追到山越时代。据《后汉书.李忠传》记:"建武六年(三0年),(忠)迁丹阳太守......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 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8)这里的丹阳当包括徽州在内。之后的中原各大姓大族的迁居, 由于这些人多为"中原衣冠",名门土族,倍受教育, 有的本就是宿儒教授,他们在徽州除了一方面守宗谊,严守谱系, 完善徽州的宗法文化外,另一方面, 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徽州传播教化着发达的儒家文化,敦进儒学文礼, 如徽州谢氏"先祖从晋元帝渡江而南,谢安之十三世孙谢杰仕隋,为歙州教授,由会稽而歙;(9)徽州洪姓始迁祖洪经纶:淮阳人,唐天宝六年进士, 为宣歙观察使......稍暇与士人讲论,为歙宣文学首倡",后迁居婺源官源(10)等等。于是,人口的、 经济的和文化的这三大过程性的整合与变化, 就使徽州社会进入了一个告别半原始社会形态的山越丛林社会而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封建化时期,时间长大一千多年。由于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已设新安郡, 故笔者称此为新安文化阶段。 第四、徽州文化阶段,时间从南宋到本世纪八十年代。
新安在唐朝曾改歙州,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又改歙州为徽州,领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黟县六县, 一直到本世纪。公元1132年, 南宋王朝由于北方金人的不断南侵, 不得不迁都江南临安,从此,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也移向江南。徽州由于紧靠临安, 一千多年的新安文化发展又使它积蓄了力量, 于是一旦切合民族文化中心大转移的契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经济和文化全面崛起, 至明清而鼎盛,产生并形成了我们今天在一般意义和典型意义上所说的徽州文化,独领风骚达七、八百年。 具体说来, 典型意义上的徽州文化之所以在南宋以后能够切合民族文化大中心转移的契机而得一崛起,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决定因素与标志:
其一、 一千年多的新安时代所进行的徽州社会由山越的半原始社会向典型封建社会的跳跃性转化,这一过程,到了唐末之后至南宋时,已彻底完成, 土著的山越人早已彻底被北方的封建汉人而整合, 徽州人于是彻底地都是了"封建人";半原始的丛林经济被发达的农业经济改造, 已使徽州经济发展为较成熟的山区农业经济(封建经济本身就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为体);文化上的土著越人文化已难见留存, 封建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在徽州已成熟。于是, 这种社会发展由半原始社会和向典型封建社会过渡的快值发展速度乃保持着强大惯性, 由是决定了当时的徽州能够快速并有效地切合民族社会文化中心大转移的有力时机而全面发展; 由是决定了以封建性为根本及体现封建文化发展时代最为典型的徽州文化得以形成。
其二,新安时代的由外地向徽州的移民,到了唐末特别是至宋靖南渡后,趋达饱和,由是,徽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呈露, 由徽州本土再向外移民过程──通过科举和经商──已开始, 这些都决定了以后徽州文化发展的特点。
其三,南宋以后,徽州人重儒、 重教、重文的风气已彻底形成, 宋淳熙罗愿的《新安志》记:"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 宋兴则名臣辈出。"(1)元代休宁学者找亦记:"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当其时,自井、 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 故四方谓东南邹鲁。其成德达材之出为世用者,代有人。"(2)
其四,南宋时, 作为了徽州文化之内核的程朱理学已形成,徽州是"程朱阙里",是其发祥地。作为徽州府的设定是公元1121年, 宋王室迁都临安的时间是1132年, 而作为程朱理学集大成的朱熹是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这些都不是历史的偶然, 而是有其深刻的必然。 徽州文化原本就是在朱子之学的内在影响和决定下形成并发展的。据此而论, 我们说典型意义上的徽州文化当是在南宋以后开始崛起,是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根据的。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3)(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的基本内容 徽州文化在南宋崛起之后,经元时的发展,至明清, 其发展已达到充分化,体系完善系统,内容深刻先进, 特点鲜明典型,其辉煌性、丰富性,至少是表现在: 其一,南宋以后, 徽州人几乎是在文化的所有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 在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创造与发展, 以至形成了各自有着自己风格与特点的流派。如商业经营上有著名的徽商(后文在述)。
哲学上有新安理学,它亦即朱子之学,其开山祖即朱熹本人, 主要代表人物有婺源的程洵、休宁的程永奇、汪莘及程大昌等,渊源流长, "在明清,朱子之学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 则惟惟新安之士为然。"(3)考据学上有徽派朴学亦即江戴朴学(江即江永,婺源人;戴即戴震,屯溪人),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 影响极大,清江藩评价说:"三惠之学兴于吴,江永、戴震继起于歙,从此汉学昌明,千载沉霾,一朝复旦。"(1)绘画上有新安画派,歙县江韬(即浙江)被认为是其祖师,近代有歙人黄宾虹等。 据有人统计,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乾隆年间的不到二百年时间里,徽州共出属新安画派的大画家六十多人,其中的名家、 大家的水平,按黄宾虹的评定,当"均在江浙之上",可想影响之大。(2)篆刻上有徽派篆刻,它兴盛于明清,著名代表人有何震、 黄仕陵等,据冯承辉编纂的《印识》记,仅明代一代, 全国有篆刻家一百九十余人,其中仅徽州的歙县、休宁两地就占三十五人, 清代更多。(3)刻书上有徽派刻书,它始于南宋,兴于明清,在我国雕版印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明清"时人有刻,必求歙工", (4)徽刻俨然与常(州)刻、苏(州)刻齐名为当时全国三大刻。版画上有徽派版画,它在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明代万历年间有"无据不图","刻图必求歙工,歙工首推黄氏"之说。 据统计,从明代万历到清初的一百多年时间里, 仅歙县虬村一村黄姓以版画为业者就达一百多人。(5)戏曲上有徽剧,它是京剧的前身,清乾隆年间,曾出现"四大徽班进京",名噪一时, 代了道光年间,北京则是"戏庄演剧必徽班。"(6)建筑上有徽派建筑,为中国建筑史上一绝。医学上,有极负盛名的新安医学, 为我国医学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人统计,从东晋到清末, 徽州仅有史料可查的名医就有668人, 有225人撰写了461部医著,其中明清两代有名医605人, 有245人撰写了445部医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7)棋艺上,名清时期曾风行过围棋界的"新安派", 并列一当时的"永嘉派"和"京师派",其中, 歙县人程汝亮曾被王世贞在(弈旨》一书中列四?quot;明代第一品"中一人,而歙县人程兰如则被称为是与范西屏、施定庵、梁魏今齐名的盛清四大国手。(8)徽州的传统工艺更是蜚名于外,涉及各个领域。文房四宝艺术,徽州占有正宗两宝, 即徽墨、歙砚,还包括澄心堂纸、汪伯立笔;饮食烹调上, 有著名的徽菜,它精选料,重色、重油、重火功,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雕刻工艺上,除上述版画等外,还有著名的徽派砖雕、木雕、 石雕,并称"徽州"三雕。此外,我们还有徽派盆景、 徽漆及各种竹、木编织工艺等等。这些流派和学派都不是后人追封的, 而是在各个当时的时代就已被公认,是历史确认了的, 它们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当时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这些领域里的精萃,曾各领风骚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其二,在文化发展的有些领域, 徽州或许尚未形成具有自己的派别,却也出现了一批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自然科学界, 它当然不能有什么流派,但徽州即是群星灿烂。
如数学上出了一位大师屯溪人程大位(1533-1606年), 他著有《算法统宗》十四卷,最大贡献是将数学从筹码记数发展为珠算计数, 确 定了珠盘式并完善了珠盘口诀,在国内外医学极大。
有清代著名数学家歙县人汪莱(1768-1813年), 他著有《衡斋算学》七卷,在割圆术、级数、方程式论等方面有独到贡献。 物理学上出现了一位大物理学家歙县人郑复光(1780-约1862年),他精通数学、物理和机械制造, 特别是在光学上贡献最大,著有《镜镜冷痴》五卷,专论光学原理和光学仪器制造, 是我国当时最主要的一部光学著作。 工程建筑上有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 中国铁路事业的创始人婺源人詹天佑(1861-1919年), 1905-1909年他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条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等等。据不完全统计, 从春秋战国到辛亥革命, 安徽省共出了二百九十七个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人才,其中,徽州就占一百一十四人, 研究涉及的面几乎是自然科学所有领域,以至有人说, 一部徽州自然科学史也就是一部安徽自然科学史。(1)徽州的诗词文学,虽然难以断他存在一个流派,但至少是存在一个庞大的群体,影响很大。 朱熹本人就是一位大诗人、大文学家,其古诗在南宋堪称第一,(2)传世的就至少有1200余首。祁门人方回(1227-1307)的词风、思想与辛弃疾相近。 休宁人程敏政(1444-1499)年为倡导"载道",风格近似明文学"前七子"。 歙县人汪道昆(1525-1593)不仅官居显位,且其文学造诣颇深, 被誉为是明中期文学复古派"后五子"中道德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特别是在布衣诗上,王士桢曾记:"论明布衣诗,极推吴非熊、 程孟阳,海内莫不闻两先生皆新安产也"(3)。在清一代270余年间,徽州至少可称得上词人的就有二百多,词万首, 如歙县人凌延(1752-1808年)为乾隆进士, 他本人不仅是清代著名经学家和音律学家, 且他的词仅叶慕绰编选的《全清词抄》中就选有几十首。不仅如此,徽州还特别出了不少女诗词人, 如笔者所藏的一份棉纸回文诗, 就是一位典型的徽商妇思夫悌独教子颂德而创作的佳品。在其他方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是歙县人王茂荫(1798-1865年), 他是我 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理财家和经济思想史专家; 休宁人朱升(1299-1370年)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 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战略思想家,1337年他曾进言朱元璋"高筑墙, 广积粮,缓称王",对朱明王朝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徽州区人罗愿(1136-1184年)南宋时就著有《新安志》; 歙县人程瑶田(1725-1814年)被誉为是清一代一代通儒, 不仅在朴学上齐辈戴震,且在天文、地理、生物、水利、兵器、 农器等领域颇有建树; 黟县人俞正(1775-1840年)是清朝著名的经学家和史学家;绩溪人胡培(1782-1849年)是著?quot;三胡礼学"创始人之一; 戏曲家有目连戏集大成者祁门人郑之2珍(1518-1595年, 有明代著名戏曲家休宁人汪延(1573-1619年),其作品博采众家之长, 独树一帜,同时,他还是一位围棋理论家, 著有《坐隐老人弈薮》一卷和《坐隐先生精订捷径棋谱)5卷;乐律界除江永、 戴震有重大贡献外, 近代有著名革命音乐家张曙(1909-1938的)等; 教育学界有当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歙县人陶行知(1891-1964年); 绩溪人胡适(1891-1962年)是当代文化巨子;等等。 这些人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其学子思想,都不仅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三,除上述二方面外, 徽州文化的内容还内在包括受上述因素及地理因素影响, 由徽州社会自然衍生和客观形成的一些独特文化现象。如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契约社会, 至今乃完好地保存的古代民间契约至少就有数十万份,早的是宋代的, 明清最著,内容涉及土地山场房屋池塘买卖、租佃雇佣关系的成约、 过继入赘关系的成约、商业资本筹集的成约等等。 如此契约社会现象是徽州独有或最典型的, 它透露着很深层次的徽州社会及人际关系的理性成份。再如徽州的宗法制度与宗族文化, 其典型性和独特性亦极显著。徽州人由移民而来,聚族而居,休宁人赵吉士曾言:"新安有数十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家,不动一; 千丁之族, 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十世未改, 而宵小不敢肆焉。"(1)敬宗重族,强化修谱,谓之:"夫人之一生莫大乎纲常之事,纲常之大莫过于谱谍。""三代不修谱, 则为不孝"(2)等。还有徽州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土地佃仆关系、徽州人的意识与价值观念、徽州的风俗与信仰、徽州的图腾崇拜、 徽州的城池设计及村落布局、徽州的风水礼学、徽州方言现象、 徽州棚民现象等,这些都是徽州特有或表现极为典型、 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也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4)(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兴盛的原因 徽州文化当年能如此繁荣, 并保持几百年不衰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着十分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基础,这就是徽商。徽商是徽籍人商帮, 它当年是逼出来的。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八山一水一分田, 山多田少地瘠,"即富者无可耕之田","田瘠确,所产至薄,...... 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如当其半。有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 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至一。"(3)粮食从来不能自给,所需粮食皆"仰四方之来"。特别是到了唐宋以后, "黄巢之乱"和"靖康之乱"连续两度徽州移民的高峰,使徽州人口大增, 以当时的徽州耕地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几是达到饱和,于是民众生存空间更小,徽民们"非经营四方,绝无生治策。"(4)于是"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5)正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商遂在南宋时开始形成。当然, 徽商的形成还内在地与徽州本土山经济结构和以新安江为主干流的纵横便利水系有关,山经济结构本身的盈缺待补的不平衡性, 内在需求以流通与交流来获得平衡,满足徽民的基本需求; 发达的水系又带来运输的便利, 使地处避野山区的徽州的商品流通得以最为经济的实现。(6)但早期的徽商还是一种简单的以徽州山林盛产的茶、木、瓷土等换取徽州所需的粮、布、盐等的缺盈互补贸易, 到明以后徽商才得到大发展, 不再局限于以徽州为中心的贩买贩卖,而是面向全国,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经济之道走向成熟, 成为 中国商界一支劲旅,清时, 则又跃为中国十大商帮中居首之帮,这其中尤以盐商、木商、茶商、典当四项为最盛,足迹遍及全国,远涉海外,正所谓"钻天洞庭遍地徽",影响极大, 以至有"无徽不成镇"之谚。从徽商的贾道特点来看, 徽商作为当时中国一代儒商,其"贾而好儒",注重儒结合,贾仕结合, 恪守贾道,营利甚巨,"百万上贾者众,而、三十万中贾者不计其数", 所赚的钱,
-----一是扩大再生产;而是报效朝廷、赈灾救济;
---- 三是满足自己的奢侈消费;
四是弄文附雅,宿养文士,建会馆、 办文会、兴诗社、蓄戏班、印图书、藏书史、筑园林等; 五是发展教育,以"富而教不可缓,徒积赀财何益乎。"(7)的思想意识,延师课子,加强对子弟培养,输金资助,置学田和义田,办族学, 建书院,资府县学等;
六是输入故里,修桥补路、兴建土木、 撰文修谱等。 这后面的几项工作的开展就在客观上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
其而,是徽州文风与教育的基础。徽州历史上文风昌盛, 教育发达,府县学、书院、社学、私塾、文会极为昌盛。 如书院,据有人统计,自宋至清,徽州六县共建书院、精舍、书屋、 书堂等共260多所,其中,宋代11所,元代21所,其余皆明清(1);社学,明洪武八年(1357年)正月诏书天下立社学,"延师儒,教民间子弟。"是年徽州六邑有社学462所,(2)康熙时,则达562所。(3)私塾更是林立。"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师。""十户之村,无废诵读", 就是当时徽州文化昌盛的写照。于是教育发达,人才也就辈出。据统计, 明清两代科举及第者,仅徽州本籍就有举人996人;中进士者, 仅徽州本籍,宋代624人,明代392名(占明代全国进士总数的1. 55%),清代226名(占清代全国进士总数的0.86%);(4)再加上寄籍外地的一起,则就多得惊人。状元也很多,如仅清代, 本籍家寄籍合计17人,占全国总数的14.9%,(5)仅次于苏州府,全国名列第二。人才的辈出, 以致徽州历史上有"同胞翰林"、"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进士,四尚书者, 一榜十 九进士者"、"一科同郡两元者"等之说。发达的教育, 是徽州文化得以繁荣的温床。 其三。是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州号称东南邹鲁,?quot;程朱里",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作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 程颐祖籍歙县黄墩,集大成者亦即最后的形成者朱熹则是典型的徽州人。 据笔者所拥有的雍正《程朱里志》记:"程朱之学大明于天下, 天下之学宫莫不崇祀之,则独吾歙。......朱学原本二程 ,二程与朱之所自出,其先世皆有歙黄墩徙,故称程朱里。 ""程朱三夫子,一自婺入闽,一自中山徙洛,其先世出歙之黄墩,"(6)特别是朱熹的思想,对徽州的影响至深。 朱熹与徽州存在内在的双向认同。朱熹本人就从来号称"新安朱熹",虽然他是出生在福建,然他强烈认同徽州,两次回徽省墓皆讲学授徙, 论定高足者至少有12人。在徽州,朱熹为其朱氏及他姓,撰源考、作谱序、 题牌扁、留诗局等等,文迹甚众,留墨甚多, 如笔者家就收藏有一块较大的朱子当年题写有"鸢飞鱼跃"的牌刻,弥足珍贵。同时,徽州人对朱熹更是强烈认同,引以自豪, 内在自觉地接受朱子思想的影响,"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 正如清休宁《茗洲吴氏家典》中所云:"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宜读朱子之书, 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传子若孙也。"(7)徽商建立在全国各地的会馆皆崇祀朱子。于是,朱子的思想,程朱理学的教训,不仅深深影响徽州入仕、如学、入贾之人,也深入民众意识, 使徽州构成儒家思想进而兼容着佛道思想的厚重沉淀区, 使封建化程度在徽州尤为甚重。 这些都内在深沉地左右和指导着徽州文化的发展, 使朱子之学成为了徽州文化发展的强大思想意识上的支柱,构成徽州文化之内核。
其四,除上述三点外,徽州文化所能突出个性和特色的地方,还是第一,内在接受着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 山水资源情况的规限与影响;第二, 内在深刻地接受着徽州移民社会和文化性质的决定与影响; 第三,同步发生于涉地、 双向作用地接受徽州文化本身存在与发展过程之决定和影响,其中存在地缘、 地理文化决 定性,文化发生的边界、 前提条件决定性和文化整体系统内部的协同影响性等诸方面决定因素。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4)(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的本质及其历史地位 徽州文化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封建政权、 思想、文化充分高度集权和加强一体化时期形成并获得极大繁荣的区域文化,封建性应是它的本质属性。 座位徽州文化基础之一的徽商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商帮,贾儒结合、 贾仕(官商)结合、重亲谊、重乡谊等都是其封建性的具体表现; 古徽州教育更是一种封建教育,其教材的选定、教程的安排、教授的形式、 教授的目的等无不内在体现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容和要求;更主要是, 作为徽州文化指导思想和内核的程朱理学,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其一切都是在维护和辨护于中国封建社会。 也由于徽州维护的封建性本质,因此,当历史的脚步发展到近代, 随着中国封建忽视的结束,徽州文化随之一体化般地衰退了,辉煌属于过去。 然而,曾保持兴盛几百年的徽州文化, 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是有其独特、重要的历史地位的。 五千年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封建文化, 而中国封建社会在进入了南宋以后,开始处在后期,徽州文化正是在这一时期签名崛起并繁荣,它的全面性、丰富性、 辉煌性使之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缩影,同时又由于徽州文化的独特性、典型性、 全国影响性,又使之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典型缩影, 从而确定了它典型代表和标本的地位。 中国封建哲学意识形态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在晚期以后与徽州哲学意识发展基本线索的内在对应情况能很好地证明这点。 中国封建哲学意识形态一直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 而儒家文化的发展又是经过几个阶段的。 随初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经典入家阶段,建立的是以"仁"为核心, 达"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一理论很快得到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青睐。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提?quot;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正式确定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地位, 同时,董仲舒又将孔孟思想加以极端和神学化, 以天命论形式改造孔孟儒学,建立"天命论"儒学,提出"三纲五常", 强调"天不变,道亦不变。"此为第而极端。到了两宋, 由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佛教兴,而中国哲学一时退处于无权; 然其中固不乏独至之处。宋学兴乃即以是为凭籍,以与佛学相抗焉"。(1)天命论形式的儒学日益显示其不足,于是理学兴起,将儒学理论化、哲学化,从而建立更系统、严谨的体系,程颢、 程颐是理学体系的形成者,朱熹是集大成者,构成儒家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 理学之后则是儒家文化的衰退,特别是到了明清以后, 启蒙思潮、反理学思潮出现,形成了儒家文化发展的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长达几百年,其中又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早期启蒙运动时期,其特点是披着封建文化的外衣反儒学、反封建;
第二个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特点是明确提出"打倒孔家店",接受科学与民主,提倡新文化。 上述基本线索,从理学阶段开始就与徽州结下不解之缘。
首先是理学,且不说作为创始人的程颢、程颐祖籍歙县篁墩, 朱熹祖籍婺源,程朱理学在徽州也影响至深, 其中仿佛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徽州人研究理学,又形成了新安理学学派,它以维护、 继承、光大朱子之学为宗旨,"严尊师道,精悟师训",著述甚丰,源渊流长,影响甚大,代表了朱子理学的正宗,独领风骚, 既是作为程朱理学的典型投影更是作为了典型缩影。
其次是在早期启蒙运动时期,徽州人披着封建维护文化的外衣反理学、 反封建又在全国最为出色, 这其中戴震是世人共识的早期启蒙运动的一面大旗。段玉裁评论说:戴氏的学说"专与程朱为水火", "发狂打破宋儒家中太极图。"(1)梁启超评价说:戴氏"欲以'情感哲学'代理性哲学,就此点论之, 乃与欧洲文艺复兴之思潮之本质绝相类?quot;(2)认为这是"为八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革命",是"发二千年所未发"。(3)孙叔先生则更是明确地指出:"戴震是'五四'运动以前对封建礼教发起勇猛批判的第一人"。(4)
其三,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徽州人胡适是一大旗手。 作为拥 有三十多个博士头衔,从小就接受徽州文化熏陶的胡适, 在这一运动中,提倡文学改良,反八股文言;提倡中西文化结合, 主张要接受西方文明;引入实用主义,倡导假设, 小心求证"等等,这些思想及其实践在当时以及在之后都深深地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胡适是世人公认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最突出的代表之一。可见, 宋以后徽州哲学学术思想的发展是完整地、 典型地体现和反映了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哲学意识形态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内容。 不仅如此, 徽州文化的其他内容及徽州社会生活结构与方式也都是这样那样地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中国后期封建文化形态在这些领域的典型投影和标本体现。例如徽商, 它就是作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业发展及商帮形式的一个典型, 其"贾而好儒",贾仕结合,强化宗谊,重视教育的特点;采取走贩、囤积、放债、垄断的经营方式;精承管刘术,善于察低昂、权时予等等, 无不从中透露了当时中国十大商帮的一般。
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唐力行先生的专著《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就是以徽商为标本案例而展开剖析论述。再如,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人论、 社会生活结构关系等都是恪守程朱理学的教化,人们重忠、重孝、重义、重节等等,而这又恰是以徽州最为典型、显著。 仅以徽州妇女为例,受程颐"饿死事极少,失节事极大"说教影响, 徽州妇女殉理学之道者全国最著,歙人赵吉土曾指出:"新安节烈最多, 一邑当他省之半。"(5)民国修订的《歙县志》有十六本,其中《烈女传》就有四大本; 在徽州为节烈妇女树立的牌坊也是最多的,从一坊一表到一坊几表甚或一坊上万表皆具,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徽州府建了一?quot;孝节烈坊", 竟集中表彰全府孝贞节烈女性达六万五千余人,甚称一奇。至今,在徽州境内, 留存的各种节烈牌坊还比比皆是,由此可窥见一斑。 徽州是中国封建伦理教化最甚和最为典型的地区。 正因为徽州文化及徽州社会是中国封建文化及封建社会一个典型代表和标本体现,由此, 也就决定了它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 及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
--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 正因为徽州文化是一种积具典型性、辉煌性、 丰富性的地方特色文化,因此, 它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到了本世纪四、 五十年代这种研究达到第一个高潮。八十年代后, 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概念广泛传播,人们已不再满足对徽州向题的专题性研究, 而是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今黄山市)、合肥、芜湖、上海、北京、 杭州等地及海外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有关徽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出了一大批成果,创办了各种专门刊物, 使徽学研究达到第二和高潮。九十年代后, 徽学研究又踏上更高阶段,特别在学术活动的开展和交流上日趋频繁和深入, 1991年8月1日至6日,徽州师专、黄山文化书院、 市徽学会在屯溪成功召开第二届戴震学术思想研究会,会上, 笔者曾提出要研究戴震与徽州文化的关系;1991年11月2日至5日, 黄山文化书院、华东师大、上海市社科院、 黄山市社联在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宾馆成功地召开了"大陆首届胡适学术思想讨论会", 会上提出了要研究胡适与徽州文化的关系。
之后几年,国内、 国际间的徽学学术活动的开展和交流日趋频繁, 1993年8月4日至7日,黄山市社联暨《徽州社会科学》编辑部、 黄山文化学术交流中心在屯溪成功地召开了"全国元明清文学与徽州学讨论会";1993年10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安徽大学、 黄山市社联在黄山市召开首届"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 1994年11月,黄山市人民政府又会同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安徽省社科院、 安徽省社联等物家在黄山市召开首届"国际会学学术讨论会",来自美国、日本、 韩国及港台、中国大陆代表90多人参加会议;1995年8月, 黄山市社联又与中国社科院徽学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徽州学研究所在黄山市主办召开了第二届国际会学学术讨论会,共有代表70人, 其中日本、美国、韩国、香港的代表17人;同年10月, 黄山市社 联又与上饶师专、江西教育学院、安徽省朱子学会(筹)、 中华朱子研究会(筹)等单位合作, 在黄山市又成功地召开了"国际朱子学术讨论会"等等。徽学的研究得到大大的宣传和深入, 日本等国也都纷纷成立各种形式的徽学研究组织, 韩国也于1993年后开始兴起徽学的研究;来徽州研究、 考察徽州文化的外国专家、学者沓至纷来,1996年一年, 仅笔者所接待并与之展开形式交流的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意大利、 新加坡的学者就有30余人。 徽学是并列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之一的认识已日益取得学术界、新闻界及社会的人同,徽学走向世界以成为国际性显学已经成为大趋势。所幸的是, 九十年代后的这些有关徽学研究的系列活动, 笔者都曾是最主要的倡起者和具体的筹划、操作承担者。 在叙述了有关徽州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况后,笔者认为有一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 者就是对徽州文化的研究究竟有何学术上的价值和意义?对此, 笔者以为,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学术意义:
(一)、可籍一了解与弄清中国封建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 大家知道,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我们一般有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可读,再加上各种宫廷文书、野史、逸文、杂记、笔记、 小说等等,典籍浩如烟海,其可作历史学研究的资料之多, 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难以媲美的。然而,史志官记述历史, 尽管多为公正或诚实,但多少带有文饰或烙上个人主观意见, 且记述的亦多为上层社会大事、国家民族大事或地方区域大事,民间的、老百姓自己的事例则很少问及,正象我们今天到北京、 西安去考察一样,接触的多为宫廷文化、仕宦文化、上层社会文化。 即使是正直文人、学富五车的彦儒、文士记述、 描述了下层社会的一些事件, 也总难免爱中国传统文化及封建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在不自觉的影响而存有偏见,或囿于一叶障目,于是, 对反映作为一个世界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文化和现实的资料甚少, 有则亦多有选择和文饰,而这恰是徽州社会与文化的空间。 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如世外桃源,历史上除太平军乱外,少有战祸, 人 文荟萃,文风昌盛,教育发达,素有"东南邹鲁"、"文礼之邦"、"文物之海"之誉称,更加上徽州人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因此,文物、文化的保护、保存意识极强,即使是"文革"的十年浩动,也有许多历史文物资料保存、留存下来。目前, 仅黄山市境内的徽州古代地面文物如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古桥、 古塔等就留存有近5000多处, 特别是徽州古代的大量文书的保留和发现,更称为是世界一大奇迹。它目前已被各博物馆、图书馆、 大学、研究所收藏的就超过十万件, 五十年代当这些文书被大量发现时,曾被誉为是与甲骨文、汉简、敦煌文书、 故宫明清档案等齐明的中国五大发现之一(1),目前还散落在民间的未被发现的估计至少还有近十万件,仅笔者收藏拥有的也该有千余件。 这些徽州文书,如各种契约、谱谍、官书、家书、鱼鳞图册等, 上可溯至宋,下至解放初期,均属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 且绝大部分是徽州民间老百姓自己为自己各自切身利益等而实在真实地形成的,第一手性强,真实可靠性强,数量多,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研究它,可真实地了解和再现当时徽州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这包括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劳动、人际交往及社会结构、 土地关系、商业经营、文化发展等情况;不仅有历史文书、档案资料,还具有几乎保存原貌完好的村庄、存落、祠堂、房屋、 原始物件及当事人的后代等,内容鲜活,因此,小说价值极高,意义重大。
(二)、 具有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文化发展典型的标本研究价值。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唐时达鼎盛,至两宋以后,则开始进入后期阶段;中国社会的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心也随着南宋王朝?quot;靖康之渡"而彻底移向江南, 江南从此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社会发展的最为活跃、最具代表性地区。 而徽州文化正是在南宋以后切合了整个中华民族经济文化中心大转移这一契机而全面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的中国封建文化, 内容广博,全面系统,纷呈的学派、流派, 各个都作为了中国封建后期文化在这些领域的典型代表,都具有标本性的意义。 如上文所述的新安理学即如是。再如徽派朴学, 它就是中国小说史上开一 代小说时代的乾嘉学派中的皖派,在中国近三、 四百年小说史上地位显赫,不仅是当时独领风骚, 其影响还一直到"五?quot;新文化运动,至少是胡适深受影响,因此, 研究徽派朴学极具中国近代小说思想特别是经学研究的典型标本研究价值。还如新安画派,它也是作为了中国花艺术在发展代两宋以后开始进入山水画艺术全面发展阶段的最高代表, 研究新安画派就可以标本性地研究了整个两宋以后的整个画发展,并且其师承和影响一直至今;等等,等等。所有说, 进行徽学研究实际也就是进行着中国封建后期文化的典型标本研究,其个别中可透露一般, 特殊中能反映普遍,学术价值极高。
(三)、 徽学研究还具有地理文化单元的人类文化学研究价值。徽州地处皖南,毗邻将浙,纬线范围在北纬30线左右, 自然环境神奇, 境内既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及境色奇异的被人称之为"尚待开发的黄山"自然保护区古牛降和清凉峰, 还有全国道教名山齐云山、"几百里山水画廊"的新安水系等等, 自然地理环境自成一统,相对独立,"东有大障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寒,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2)区域范围只一万多平方公里(指古徽六邑),历史上总人口充其量百万人,然其却孕育、衍生、发展出了极具特色且辉煌的文化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既有整体上的共性───包括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相比的共性和针对自己统一性的共性,更极具地理区域上的个性; 既映印包容了东方文化的一般,更呈现、蕴藏了徽州这一方山水、土地环境的个别, 影响极大,特色鲜明。如徽派建筑艺术,其独树一帜的特色, 就是内在地包容和照应了徽州地理环境、山水、资源、 风俗及文化的特点;再如新安医学、徽派盆景、徽州三雕艺术、 徽州文房四宝艺术、徽漆、徽菜等, 也都既具有在中华民族特色和东方色彩上的实用、审美的价值和意义, 又是内在地与徽州地理环境及资源的条件相关联, 具有地理文化单元上的缘起发生和现象存在的意义等等。还有如徽州人和社会结构是"聚族而居",因此, 研究各个姓氏村落的演变、变迁及历史发展情况, 特别是研究不同姓 氏家族及村落的相互交往、 纠葛共存关系就特具有姓族聚落人类文化学研究价值。 总之, 研究徽州这一方相对独立的土地上诸多文化现象是究何形成、如何发展、内在关联程度如何、何以衰落、未来有何走势等问题,都应既是东方人类文化学、 地缘与地理文化学的重要课题,与现实的切合性也极大, 极具可供研究的魅力和意义。 四、具有移民文化研究价值。徽州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 这其一是表现在徽州社会、人口、文化的本身原就是由移民而形成,由此决定了其社会与文化的诸多现象和特点都深受移民问题决定、影响。如徽州文风昌盛、重儒及弟、重教育、 重对子弟的培养、重"亢吾宗"等等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念的形成, 就很受徽州人本为中原北方士大夫族、名门望族的移民, 姓族中多有自己曾为显赫家族的姓族记忆以时刻不忘再显族辉煌的移民特性决定和影响;徽州的宗族文化、聚落文化、水口村庄布置等等, 也都直接与移民问题关联;特别是徽州的方言,至少是其语音的复杂性上, 十里不同音,山南山北各方言,堪称一奇,对其研究, 亦称世界性难题,究其原因,也多少与移民问题紧相关联。
其二是表现在,徽州文化的昌盛与发展, 本身还存在一个由徽州本土再向外移民的问题。徽州文化不仅包括本土的诸文化, 更包括由本土而移出于外,影响于外,发扬发展于外, 同时还是保存着自身顽强的同一性文化。如徽商,它就是徽州人出游外地的经商之帮。 徽商虽远离徽州本土走四方,聚居全国各地,但他们总不忘宗族, 不失乡谊,修谱收宗,建会馆、聚同乡,同祀朱子等, 文化上保持顽强的同一性,构成独特的移民现象。再如徽剧, 它也主要是由侨居、寓居于外地主要是扬州、苏州的徽州人倡兴、扶持、 鼓动发展起来的,也是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现象。 其他还有如徽州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徽派刻书、徽派篆刻等,也多与移民问题有关。因此,笔者的观点是,研究徽州问题, 必须要时刻不忘它的移民性质,时刻不忘从移民学的角度来看待徽州问题, 强化多角度、对思维的研究;同时,研究了徽州的移民文化, 又可望从中获寻 有关,移民文化的一般与个别规律,构建中国封建社会的移民学。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注解)
① 关于徽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无确定定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 年第一期上曾发表了曹天生《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学研究概述》一文,其中就例举了数种。但在该文中, 曹先生将笔者例定为是主徽学研究的对象为徽州的社会经济史说的代表,这恐是对笔者的一个误解。在此辩明。① 参见赵富华《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载张脉贤、刘伯山、陈平民编《徽学研究论文集 ㈠》② 参见王业友《安徽屯溪发现的先秦刻划文字或符号议》载《东南文化》1991年第二期③ 参见翟屯建《徽州先秦史初探》,载《徽学》第一期。
① 《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传》② 参见施光明《论皖南山越》,载《安徽史学》1986年第四期。③ 《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④ 《三国志》卷六十《吴书.贺齐》⑤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恪》① 《隋书.地理志》 ② 《旧唐书.地理志》 ③ 《太平环寰宇记》 ④ 何光岳:《百越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⑤ 参见斯波义信《宋代徽州的地域开发》,载《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译文集》,黄山书社。 ⑥ 程尚宽《新安名族志》 ⑦ 《新安志》卷六 ⑧ 《后汉书》卷二一。 ⑨ 《新安名族志》卷下 ⑩ 嘉靖《徽州府志》人物传
① 淳熙《新安志》卷1 ② 赵《商山书院学田记》 ③ 道光:《休宁县试》}
①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② 参见李明回《谈新安画派》,载《安徽文博》第四期 ③ 参见郑清土《何震和徽派篆刻》,见《徽州学丛刊》创刊号 ④ 嘉靖《徽州府志》 ⑤ 参见周芜《徽派版画史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 道光《梦华琐簿》 ⑦ 参见李济仁、 胡剑北《新安名医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⑧ 参见吴小汀《明清时期围棋"新安派"初探》,载《徽学通讯》总第17、18期。
① 参见张秉伦《明清时期安徽的科学发展及其动因初析》,载《徽州学丛刊》创刊号,1985年。② 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③ 《新安二布衣诗清稿本》现藏祁门县博物馆
①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一二 ② 祁门《武溪陈氏宗谱》,现藏笔者处。 ③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 许承饶《歙事闲谭》卷28 ⑤ 康熙《徽州府志》卷8 ⑥ 参见拙作《徽商概论》"徽商兴起的原因。"载《黄山日报》1996年5月4日的天都版 ⑦ 歙县《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2
① 参见刘秉铮《徽州书院沿革述略》载《徽学研究论文集㈠》 ② 参见《徽州教育记》载《徽学通讯》第13-14期增刊。 ③ 康熙《徽州府志》卷7。 ④ 参见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第192页 ⑤ 参见吴建华《清代徽州状元》,载《徽学通讯》第13-14期增刊 ⑥ 雍正《程朱阙里志序》 ⑦ 清休宁《茗洲吾氏家典谱.序》
① 吕思勉《理学纲要》篇二《理学之原》
① 段玉裁《经韵楼集》卷七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③ 梁启超《戴东原图书馆缘起》 ④ 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 ⑤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
① 参见《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第一卷前言 ② 道光《徽州府志》卷一,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