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全国最适合企业发展城市 厦门缘何未挤进十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14:46 海峡网-厦门晚报

  前言:

  哪个城市最能让企业茁壮成长?在国内权威商业杂志《北大商业评论》新出炉的“中国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城市”排名中,厦门被企业家们评为第11个值得投资的城市。应记者的采访要求,《北大商业评论》研究部的专家特意调出原始数据,对厦门的投资环境做了一次深度解读。

  调查结果

  全国被调查的44个城市,前10名为:深圳、上海、东莞、广州、杭州、宁波、北京、苏州、常州、中山,厦门列第11名,与第10名的中山市仅差0.017分。

  数据解读

  厦门的优势和劣势

  成本低才是硬道理

  此次对厦门市的调查样本为57家企业,其中26家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余为本土企业;大型企业有11家、制造业有33家。分析数据发现,与“中国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前十个城市相比,厦门的经营成本非常低廉,仅略高于中山市和深圳市,这无疑成为厦门最大的优势。但是,低廉的“经营成本”背后,是人均消费水平偏低(仅高于苏州和常州),再加上人口规模比较小(仅高于

东莞),导致厦门市场狭小、消费需求不足。

  经济特区的成功范例

  在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厦门总体上对企业家的吸引力,虽不及深圳,但却大大优于珠海。不足之处在于:人均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都低于深圳和珠海。个中原由可能是深圳和珠海都属于珠三角,整个经济带的对外经济都蓬勃发展;而厦门虽然也是港口经济城市,但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落后。调查还显示:厦门的商业信息相对不发达,得分与排名23位的福州相同。“信息发达程度”指标包括报刊获得便利度、商业信息获取便利度、对外信息联系度。

  与“长三角”仍有差距

  如果横向比较东南地区的城市,厦门对企业家的吸引力与无锡相近,高于福州和台州,处于中游水平。厦门在经营成本、经济规模和对外开放程度上的吸引力并不比“长三角”城市低。但是,与“长三角”城市的差距是主要的,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产业配套能力低、缺少商业文化传统、基础设施状况较差、信息不够发达。

  专家支招

  晋级十强需跨三大步

  《北大商业评论》研究部认为,厦门如果想要晋级引资“十强”,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改善投资环境。第一步,把“经营成本低廉”作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市内投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厦门目前工业的主要支柱是电子、机械、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廉的成本有助于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明显的价格优势。第二步,大幅提升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迫在眉睫。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企业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企业家认为在厦门很难及时有效地获取商业信息,他们就有可能把企业设在一个其他条件类似、但信息相对发达的城市(如苏州、常州)。第三步,加强产业配套能力、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将有助于缩短与“长三角”投资环境的差距。由于地缘上的接近,厦门总体的投资环境与长三角城市较为类似,从而双方在招商引资方面形成了竞争。通过发展制造业、以制造业带动服务业、整合产业区和产业链、投入更多的资金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厦门将有望赶上“长三角”。

  官员声音

  厦门魅力六大源泉

  “和我的总体感觉差不多。”厦门外资局局长孙希有仔细读完调查报告后说,关于厦门的引资环境,他用一句感性的话来形容:“有实力更有魅力”,而且魅力源泉有6大点:一、厦门城市档次高,最早的中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海西”建设龙头……这么多头衔塑造了厦门引资的光环效应。二、独特的“台湾牌”,厦门和台湾与生俱来的人缘地缘等优势,使厦门很快形成了台商投资的产业群氛围。三、福建侨乡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四、文明优美人居环境引客来。五、“注意力”经济效应初显,这几年厦门注重自己的形象宣传,组织了很多有影响的国际性活动。如“9·8投洽会”、国际马拉松、各种展览会等,使中国乃至世界开始关注厦门。六、产业配套集群能量大,厦门的很多产业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很有力量。除了起步较早的光电、化工、机械等大产业外,制伞、眼镜、运动器材、厨具、汽车电子等小产业集群也产值惊人。当然,孙局长还透露了厦门引资的一个最大秘诀——80%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厦门都赚钱!

  多方视角

  厦门更要跟深圳比

  “你们不能只看差的,更要比好的,眼睛要看着深圳嘛。”当记者就此排名采访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曹宏瑛处长时,他既肯定厦门的成绩也不忘泼一盆“冷水。”曹处长认为,厦门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重点发展的东南沿海开放城市,“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进前三?要敢想,不要自满。近几年,有人说深圳没有优势,这让深圳很有危机感,反而给了深圳前进的动力。厦门也要有更多危机感,要和深圳找差距。”

  解密对话

  调查报告企业认可

  记者:有关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的调查已很多,《北大商业评论》此举是否多余?《北大商业评论》执行总编何志毅:对于一个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环境状况,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正在这些城市投资经营的企业家,也正是这些企业家掌握着投资权,他们的意见完全会转化为实际行动。而以往的调查多依赖官方数据,或是基于极为有限的和缺乏代表性的样本。我们的调查设计了政府服务水平、经营成本、产业配套能力、信息发达程度、城市基础设施、商业文化等共11项二级指标,均由当地企业家按五分制进行打分,并通过企业家选择投资地点时最看重的因素,调整各指标的权重,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和参考价值。本报记者赵馨

  链接:

  (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