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邹存奎:跟踪产业发展动态,做好产业发展定位,形成骨干企业寻求配套、中小企业主动配套、引进企业跟进配套的局面;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建设好以孵化器、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一体的“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园”。
在2004年全国高新区排序中,高区
多项经济指标大幅前移,实现了市委确定的“每年在全国高新区中的排名前进两个位次”的目标要求。但高区并未就此沾沾自喜。邹存奎说,跳出高区看高区,特别是通过对比青岛,高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干大事、创大业的魄力和胆识不足;项目规模偏小,缺少龙头项目,形不成产业带动能力;产业集中度还不够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力资源比较短缺,人才结构还不够完善;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够优化。
在接轨青岛的机遇面前,高区如何将差距转化为发展动力?邹存奎说,高区将坚持项目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和谐安区,远赶中山高区,近学青岛高区,力争全区GDP占全市GDP总量的比重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国高新区中的排名逐年前移,奋战五年,力争跻身全国一流高新区行列。全面推进初村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建设特色型园区,今年要投资2亿元,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搭建坚实的载体。初村新区已安排项目45个,总投资67亿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20亿元,利税13亿元。目前,星亚电子等32个项目正在抓紧办理土地、规划、设计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要坚持项目立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的“生命线”,主攻韩日、突破欧美,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项目性质上,内资、外资兼顾;在产业分布上,二产、三产兼顾;在产业层次上,加工制造、高科技兼顾;在项目地域上,韩日、欧美兼顾;在贸易方式上,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兼顾。要突出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项目和投入强度大、关联度强、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要重点抓好总投资14亿美元的30个外资项目和总投资160亿元的75个内资项目的对接洽谈,尽快达成进区意向。对今年开工的45个总投资66亿元的内资项目、14个总投资11亿元的外资项目,区党工委已经成立了60个项目推进小组,进行跟踪推进,确保今年完成投入25亿元。坚持产业强区,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围绕制造业基地建设,培植壮大产业集群,尽快培育一批大型企业、一批知名品牌。要跟踪产业发展动态,做好产业发展定位,形成骨干企业寻求配套、中小企业主动配套、引进企业跟进配套的局面。从今年开始,我们规划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器械、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逐步培育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碳纤维及制品产业集群、数控设备产业集群。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推进骨干企业膨胀,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板块,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高区持续快速发展。
作为威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区如何在接轨青岛过程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膨胀发展?邹存奎认为,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是发展高科技的关键。高区将坚持科技兴区,把自主创新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火炬创新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推进部、省、市“三方共建”,进一步发挥三方合作优势,赋予“三方共建”新的内涵,共同建设以孵化器、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为一体的“威海火炬创新创业园”。加快孵化基地建设,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四期工程明年要投入使用,届时,全区孵化基地总面积将达到16万平方米,可满足300家企业入驻,并配套建设30万平方米产业化基地。大力扶持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筛选卡尔电器、三盾焊材、鼎峰电子等20家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的中小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其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的服务内容,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与韩国庆北大学科技园和清华大学科技园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孵化器的管理模式,提升科研合作层次,并通过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在优化大环境方面,克服重引进、轻服务的倾向,进一步丰富“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内涵,把“寻找可行的方案,代替不行的理由”变为每个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信息来源:山东威海商务之窗地方商务之窗)
(信息来源:山东商务之窗地方商务之窗)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