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哪家上榜的保荐机构不忙着多联系几个客户,大家都想做,价格自然就不能喊得太高,否则很容易在竞争中出局。”这是第二批试点刚开始后,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描述的保荐竞争状况。
新股停发,再融资叫停。目前券商投资银行部已经把股权分置改革的保荐工作列为重中之重。但彼此之间的价格战还是令各方感到不安。7月2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保
荐机构从事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于该《通知》对券商股权分置改革保荐收费设立了“财务顾问费100万元”与“保荐费150万元”两个最低收费标准,且对流程上作出一系列规定,因此券商的保荐价格战有望得到化解。
避免恶性竞争此前,由于缺乏明确的行业规范,业界对保荐机构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业务收费和保荐责任一直存有争议。如今,证券业协会总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由于《通知》为保荐机构在股权分置改革业务的收费上确立了行业标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行业协会的名义发布如此的行业标准有利于保荐机构在日后的业务实施中形成良好的行业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并且,对于管理层执行相关的监督工作也率先划定标尺、迈出监管第一步。
德邦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监吴凌东表示,证券业协会的《通知》应该会起到不错的效果。由于中国的证券机构还没有形成集约化,因此目前阶段价格战依然是券商之间彼此竞争的主要手段。此次,中国证券业协会推出的规定,有助于规范这个市场,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并引导券商把力量集中到提高服务质量上来。
据悉,在证券业协会发布此通知之前,业内保荐费用的基本行情大致维持在一家试点公司200万至300万元左右,只有极个别的公司突破了这一区间。由于试点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收费会有所不同。但更多的消息却显示,由于竞争激烈,该价码是只会更低而不会更高。
西南证券的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反映,恶性竞争早就存在,要避免这种状况并不容易。由于未来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结束后,股权分置改革将大规模铺开,因此保荐蛋糕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收费标准理论上会被逐步拉低。不过,证券业协会的一纸公文还是来得非常及时。
此前,由于IPO和再融资的停滞,股权分置改革业务几乎可以说是投行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的机会。有业内人士透露说,市场上曾经出现了“50万元”的报价。如此的恶性竞争可见一斑。
吴凌东表示,《通知》规定,“保荐机构应当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1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送股权分置改革保荐工作总结报告。保荐工作总结报告应当包括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及其执行情况、开展的保荐工作、保荐协议等内容。”这样一来,一些券商的不合规定的低价保荐费就不能绕开证券业协会。而且,一旦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违反本相关的规定,将面临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处罚。
35亿蛋糕的切割规则由于《通知》指出,保荐机构收取的费用原则上可以包括财务顾问费和保荐费两部分。财务顾问费是保荐机构制定并协助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收取的费用,保荐费是保荐机构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出具保荐意见、履行持续督导职责收取的费用。财务顾问费根据保荐机构制定并协助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复杂程度和服务质量、工作量,以不低于100万元的标准收取。保荐费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通过后,以不低于150万元的标准收取。
因此,按照每家250万元的底线收费计算,两市近1400家上市公司造就的股权分置改革大蛋糕理论上的市场总额至少将达到35亿元。应该说,利润蛋糕的切割规则已经定了。而且,从首批45家保荐机构,到目前的51家保荐机构,应该说,蛋糕的分享者也在同步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包括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进入,“切蛋糕”的规则不能不明确下来。由于《通知》没有对保荐费用与财务费用的收取对象作出具体规定,因此保荐机构究竟是向上市公司收取相关的保荐费用,还是向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大股东收取费用,并没有定论。
对此,吴凌东表示,一般保荐机构会与上市公司之间协商解决。由于对价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协商沟通的过程,因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向任何一方收取都不尽合理,因此一般由上市公司承担。他进一步解释说,目前还没有H股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因此对于A股公司来说,保荐机构向上市公司收取相关费用应该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做法。但是,随着未来H股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该费用应该由涉及不同市场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协商。
由于吴凌东担任凯诺科技的股权分置改革保荐工作,当记者以凯诺科技为个案,向他询问相关费用收取情况时,他坦言:“由于参与第二批试点比较匆忙,因此还没有与该公司具体谈,现在边做边看吧。”不过,吴凌东透露,只有股权分置改革顺利通过才算数,否则费用肯定拿不到。
但是,上市公司如果为股权分置改革掏钱,那么其业绩自然受到影响,如此追溯下来股民的利益还是受到影响。这是不是投资者必须承担的代价呢?而且,有消息说,现在的券商投行部门不仅要争夺股权分置改革的保荐蛋糕,同时他们更看重的是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未来可能进行的再融资项目。看来,此前股权分置改革的保荐价格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7月27日 第五版)
作者:本报记者 钱政宜 发自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