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南海转型:企业家主导城市产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10:3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南海要从过去的生产型经济转变成服务型经济,这是城市型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南海过去引进的生产加工型应向中级层次的引进转变,知识中心与经济中心不适合南海,成果转化与生产的转化更适应南海的企业发展。南海模式必须向城市化转变,必须进一步发展,向城市经济跨一步,变成广佛、珠三角都市圈的一部分,成为新的产业集群模式,过去粘合的方式已经失效,加工环节的引进向中档环节引进,这包含了四个层次的内涵,知识中心、信息中心、转化中心、创新中心。

  都市经济形态尚未形成

  一贯以内源经济为主的南海经济,可用土地日见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如何引入国际资本、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等,都制约着南海模式的发展。南海模式长不大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南海企业发展的空间比较小。南海的占地面积是1000多平方公里,而东莞有2000多平方公里,南海面积只是东莞的一半,比其他三小虎都小。但南海与顺德的平均收益并不比东莞差,南海加上顺德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就等于东莞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其次,南海的经济均属于加工型经济,企业还处在靠拼能源、拼土地、拼能耗来发展的一个阶段。在经济档次上,“四小虎”均属于一个档次。世界上的工业生产分为ODM和OEM。ODM意为“原始设计制造商”,是指一家公司根据另一家公司的规格来设计和生产的一个产品。而OEM是指“原始设备生产商”,海尔、长虹均属于OEM。全世界ODM和OEM的比例是1:9。也就是说ODM只是一小部分,只占10%,而OEM占90%。南海的经济结构属于OEM的问题,它还是属于工业时代的一个经济,连后工业时代都未达到,还是属于中低档的类型;第三,它对融入全球都市圈还没真正转为城市经济,还未真正发展成都市型产业,因为都市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往清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南海企业还面临经济资源的转型。此外,南海经济应该往商业资源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目前南海的商业集群还很弱,靠知识、信息、渠道、人才的经济形态还未形成。

  打造核心商业资源

  南海要实现真正转型的模式,应该注意:首先是过去已经在做的合并村镇工作,但是只完成了一半,在村镇合并中还是按过去那种农村主导法操作,而不是城市主导型,因此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家主导的村镇规划未完成,还没有向城市经济转型,仍停留在农村经济形态。但目前南海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它形成企业家主导的城区经济发展模式,真正将南海建成城市经济体系形态,把目前南海政府的这种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社会管理模式。其次,南海一定要融入珠三角都市圈与全球都市圈的分工之中去,加快发展城市产业,打造自己的核心商业资源;第三是提高经济质量,要引进一批适合南海企业升级转型的第四级企业总部,也就是区域总部的分部,要做好这样的计划,要真正认识到区域总部对南海的粘合能力和凝聚能力;第四,南海的产业集群方式要有所改变,产业内要进行新的调整才能适合珠三角都市圈与全球经济圈的布局。南海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节点型的城市来发展,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因为中国经济是按地级市中心打造的,区级财政不可能独立。也就是说,南海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是量身定做这种模式,哪一个是都市发展的,哪一个是可以自己发展的要分清楚。将适合都市发展的产业拿到南海来发展,结局肯定是失败的。为何南海信息化会失败?因为信息化的发展途径应该是通过政府资助,由信息类的服务企业来主导,由企业家来参与方式,也就是说信息化只能是这样的一种模式,这样它才更能够与市场对接,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独立的区域信息运作模式,南海信息化的模式是不完善的。

  向中级加工转变

  作为区域发展模式,南海模式已经失去了意义。一是区域调整后,南海模式已经不是独立的经济体了,二与温州模式的后劲不同之处是,传统的“苏南模式”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演化为产业集群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都市类的分工,标志是温州没有核心城市,大量的资源、人才外流,大型企业外迁。南海模式必须向城市化转变,必须进一步发展,向城市经济跨一步,变成广佛、珠三角都市圈的一部分,成为新的产业集群模式,过去粘合的方式已经失效,加工环节的引进向中档环节引进,这包含了四个层次的内涵,知识中心、信息中心、转化中心、创新中心。上海花了8年的时间才转型过来,南海要从过去的生产型经济转变成服务型经济,这是城市型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南海过去引进的生产加工型应向中级层次的引进的转变,知识中心与经济中心不适合南海,成果转化与生产的转化更适应南海的企业发展。(子琦/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