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竹园宾馆:她与深圳特区同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5:58 深圳商报

  候选建筑寻访录11

  它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宾馆它在全国率先打破大锅饭它打造了合资企业改革的样本

  竹园宾馆:她与深圳特区同龄

  深圳商报记者张莹

  竹园宾馆与深圳经济特区同龄。

  它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宾馆,开国内酒店业改革开放的先河。在据目前的资料,它甚至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其大事记上写,1979年,深圳市饮食服务公司与香港妙丽集团公司签订了中国第一份中外合资协议《关于兴办经营竹园别墅的协议》。

  25年前,那里背靠宝安县城郊外偏僻荒凉的大头岭山,原址是宝安县干部义务劳动时种下的一大片竹子苗圃场。深圳改革开放“第一个吃螃蟹”的外商刘天就骑单车考察了深圳一轮,最后选中这里远离市区依山傍竹的自然条件,在保持原有风貌基础上建园林式酒店——竹园宾馆以此得名。

  第一个港商坐单车上门谈投资

  港商刘天就第一次进深圳的经历非常独特,他是坐在别人自行车后架上过罗湖关来到深圳市政府的。

  1979年,深圳市委给香港有关方面打过一个电话,称刚刚研究商定了一个合作“房产补偿贸易法”,即深圳出土地、厂房,外商出设备、资金,赚的钱双方分成。第二天就有一个港商迫不及待地过了深圳。过罗湖桥后,他看到的是一片田园风光,没有大巴,更没有的士,不得不找来一辆自行车,在一片黄泥地中一路颠簸找到深圳市政府的临时办事处。晚上找不到合适旅馆,就在某个办公室拉张长桌子睡下。

  这个港商是刘天就——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天天日报》社长、第一个到深圳投资的外商。市政府的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急?他说:“香港几十年前也是一个小渔村。邓小平把深圳划成特区,这是机会。我要来投资。”后来,除了创办深圳第一家合资酒店竹园宾馆,他还是第一个到深圳投资房地产、第一个在布吉办工业村的人。

  这样,刘天就首期出资港币1500万元,深圳出地皮和劳动力,合资兴办竹园宾馆。竹园宾馆在1980年动工,建成宾馆现今的前楼和后楼。宾馆最高权力机构是港深双方组成的董事会,总经理由港方委派,深方派出副总经理一人,受董事会委托负责管理日常事务。

  刘天就投资酒店的初衷非常简单:深圳即将全面开放,然而酒店业却只有侨社旅店和深圳旅店两家,住宿条件非常简陋,房间条件稍好的才配有风扇,条件好的十天半月才换一次床单,稍差的半年才换一次,服务远没有达到能接待外商的水平。

  开业不到一年港商萌生退意

  25年过去了,大头岭还在,竹林依旧,楼层没有加高,竹园宾馆保存着当年园林风貌,第一任中方代表温富在中餐厅门口栽下的两棵竹子仍然青翠,如今记者眼前的他已是年华老去,诉说着“死后要子孙偷偷放些骨灰到竹子树下”的深情。

  1981年9月17日,被委派出任副总经理时,温富正四十岁。“那时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是深圳第一家有空调的宾馆,是那种一开会嗡嗡作响的窗式空调。一天房费200元港币,客人以港客为主。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包括中、西餐厅,桑拿、保龄球馆、迪斯科歌舞厅、园林大瀑布等配套设施。资金由港方向南洋商业银行借贷的3000万港币。”

  当时竹园虽然名声在外,但开业不到一年,由于条条框框太多,门庭冷落,经营亏损,正面临倒闭。有人说,在中外合资企业当管理者,既代表资方做生意,又吃特区政府的饭,是双重身份的“红色买办”。在温富看来,这却是布满荆棘的“宝座”。上任后,情况比他想像的更棘手。“左”的无形绳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绑住了企业的手脚:服务员涂口红、对顾客微笑被说成是低级趣味,胸前挂上自己姓名职务被说成是侮辱人格,穿西装戴领带,住宿要空调和地毯的港方人员被说成是资产阶级“二流子”……部分党员干部,不相信香港资本家也有爱国的,表示要与港方人员划清界线,甚至宣布不准港方经理召集我方员工开会,不准我方员工接触港方人员,不准在公共场所陈列内地出版的刊物,还派人收集港方人员的言论……几个月下来,管理没有达到港方预期,刘天就萌生了退股念头。

  以“阶级斗争”的思维对待合资企业,是宾馆不景气的根本原因。温富顶着流言蜚语向这些发动反击,号召学习港方的有益管理经验。很快,一纸状书出现在深圳市委市总工会面前,上面写:除了门口的五星红旗,竹园宾馆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温床:温富不像一个共产党员的经理,像港商代理,与资本家同穿一条裤子,用买办作风对待宾馆职工,提倡资产阶级的经营思想和生活方式……

  这引起了当时广东省省长刘田夫的重视。1983年底,他来到竹园宾馆考察了40分钟,温富小心翼翼表态:“首先引进海外先进管理经验和设备,再结合深圳情况,应该是搞好一个宾馆的最好诀窍。我宁愿当改革创新的失败者,也不愿意在原地打圈”。刘田夫拍拍温富的肩膀说:“好好干!我们会掌握原则的!”他是第一个给温富吃定心丸的人。

  随后,当时的深圳市负责人李定、梁湘、欧阳杏等人,以及当时思想开化的新闻媒体纷纷力挺温富。

  中国合资企业改革样本

  温富说,竹园宾馆是新中国中外合资宾馆不折不扣的实验场,是产生合资企业改革思想的宝库。

  中外合资企业是否要建立党组织?党组织要公开还是秘密活动?国家组织部组织局派来专人考察,最终结论是可以公开活动。“在合资企业执政党共产党应该起监督作用而不是领导作用”。如今在国内中外合资宾馆推广开来的经验正源于竹园宾馆。

  中外合资企业是否要建立基层工会组织?港方老板起初担心工会组织员工罢工,坚决反对。当时全国总工会派代表来到竹园宾馆调研,结论是要组织工会,以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生产发展。1981年3月,新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酒店工会组织—竹园宾馆工会成立。

  中外合资企业是否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央宣传部专人前来调研,结论是肯定的。“把海外好的思想作风和文明引进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是办好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最好的诀窍”。

  中外合资企业里老板送红包、礼物给员工算不算行贿受贿?1982年底,港商给温富赠送一个千元港币红包,温富不敢收,老板说,“你太不给面子了!”温富却之不恭,转手送给了深圳市儿童福利会。当时中纪委副书记韩光前来调查,结论是,工作上,要同港方人员合作,生活上,不能用共产党人标准要求对方!

  在全国率先打破大锅饭

  那个时候的工资制度是国家规定的,这能改吗?《深圳经济特区创业史》中写:竹园宾馆是第一家大型的合资企业,矛盾是否解决好关系到合资企业能否办得下去,能否留住老板,也关系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能否成功的问题。

  时任市委副秘书长、财贸办主任的李定和温富制定了一个职务工资、技术工资加浮动工资的改革方案:百分之五十是职务、技术工资,相对固定;百分之五十是浮动工资,其中一半与当月的住房率挂钩,另一半与个人考核表现挂钩,每月浮动。除了工资制度,这个方案还把干部、工人的身份打破了。过去只有干部当管理人员,并且按照级别担任职务,现在,工人干好了,也能当管理人员,干部干不好,照样当一般服务员。

  李定回忆说,有的“同志”被“资本家”批评了几句,就不来上班了。不来上班不要紧,工资要照发,一分不能少。因为这里是社会主义。李定问刘天就,在香港遇到这种事怎么办?刘天就说:“炒鱿鱼”。李定想了半天,就发了一个通知:“如果再不上班,就要开除。”

  “社会主义还开除人?天大笑话。”有一些人还是不来上班。

  李定列出6个表现最恶劣在家呆着不上班员工的名单,其中包括当时惠阳县地委书记的媳妇。名单张榜出去后如同捅了马蜂窝。有关领导给李定打来几次电话:“你们这可是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政治问题。”李定答,“这是合资企业,老板有制度,有权利解雇员工。我不能干预企业的内部制度”。

  这一招很管用。在家不上班的都回来了,也听话了,按照要求做起来。刘天就又说,这还不行,干好干坏一个样,都拿一样的钱,调动不了积极性。将工资与表现挂钩后,奖励干得好的,这样才真正管用起来了。当年,宾馆实现赢利62万元,1983年,宾馆赢利150万元。刘天就不仅继续扩大在深圳投资,还到北京、天津等地洽谈投资项目。

  有一位1949年便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对工资改革和各项全新管理办法特别不理解,他说宁愿饿死也不给资本家打工,“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定要按照过去论资排辈的方式按等级拿工资。于是主动要求调走,去了一个小招待所当所长。结果一年后,这位老同志自己穿着西装带着招待所服务员到竹园宾馆参观学习来了。

  饱受争议的国内第一家迪斯科舞厅

  1985年,竹园宾馆开张了国内第一家迪斯科歌舞厅。再次引起国内外好奇和争议的眼光。

  1981年,温富在港方合作者带领下第一次进入香港歌舞厅参观,在那里见识到了迪斯科。同年,竹园宾馆开始建设自己的歌舞厅。

  当时,全国上下都要求前来采访这个“资产阶级”的宾馆。吉林日报的记者在歌舞厅体验了半个小时以后,对温富谈自己对这种全新的舞蹈的见解,“其实也没有什么过分的动作。就像我们东北澡堂子用毛巾擦背嘛!”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罗马尼亚荷花报总编也来了。温富大为紧张,他害怕歌舞厅在国际社会引起争议。但是总编指定要去歌舞厅参观。温富紧张得满头冒汗,总编问他,“你是那边的(指港方)吗?你怎么会有眼界开这种歌舞厅?”温富心中石头落地,答“我本不想让你进去,怕你对此有偏见”。总编说,“你的看法太不公道了!其实我们早就开始学跳迪斯科了,我们没有想到中国也会走得这么快!”

  这样,饱受争议的歌舞厅吸引了各方好奇的访问者,他们带着疑问前来,带着启发离开,敢闯敢干的竹园宾馆,也随之名声在外。

  竹园宾馆的种种创新,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谷牧在一次会议上说,党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政治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从竹园宾馆我们看到,党的干部开始学会经济管理,和外商谈生意,学会引进外商投资,这是转折点,很大的进步,我们的干部再也不是土包子了!

  【竹园宾馆小履历】

  1979年6月16日深圳市饮食服务公司与香港妙丽集团公司签订《关于兴办经营竹园别墅的协议》,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前期,我国酒店业实行改革开放后,第一份与外资合作的协议。1980年10月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竹园宾馆注册成立。1981年1月25日竹园宾馆正式开业。1981年3月新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酒店工会组织——竹园宾馆工会成立。1982年4月宾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开创了职务工资加浮动工资的工资制度先河。1985年8月8日宾馆二期扩建工程、全国第一个保龄球场—竹园保龄球场竣工开业。1986年11月全国第四届“力士杯”健美邀请赛5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下榻竹园,本届比赛因我国女运动员第一次身着三点式泳装参赛而轰动全国。1989年3月27日宾馆二期扩建工程竹园西餐厅竣工、开业。1989年5月6日宾馆竹园大酒楼重新装修开张。1990年7月宾馆被评定为全国首批三星级酒店。1992年6月20日宾馆经市政府审批变为“深圳竹园企业有限公司”。2000年7月26日深圳参评“国际花园城市”活动期间,国际公司协会秘书长阿兰·史密斯和“国际花园城市”评委主席勃·布会尔亲临竹园检查。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张莹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