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荣
市场冷热不调价格上下波动
冷和热,上和下,“见顶”与“见底”,可说是2005年上半年中国钢铁业和钢材市场几对“反差强烈”的主题词。
“虚热”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应声而降”,螺纹钢吨价直跌入3000元这个“市场底线”,市场一下子“寒气”逼人。在业内一系列“保价稳价”、“防止深度暴跌”的呼声发出后,钢价勉强“触底反弹”。但市场成交和人气始终无法支撑住“拉升钢价”的种种努力。
矛盾开始集中暴露
早在去年下半年,有关“2005年钢材需求增长将趋缓”的预期已在市场广为传布。国内不少代表性钢厂在年初也都表示,今年对钢铁行业而言有利不利因素并存,形势可能趋于严峻。市场验证了大部分的预测,今年从一季度开始,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今年前5个月钢材消费量的增幅也仅在15%左右。钢材出口也因国家政策调整而受到抑制。
在需求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国内钢产量却是连创历史纪录。国内粗钢日产量4月份达创纪录的93.62万吨,5月份更是在中国钢铁史上首次突破百万吨,6月份继续创出新高。
供需的这种大势理应成为钢市的一个“基调”,让钢价稳中回调,理性回归。但由于中国钢铁业分散度过大,对供求关系的直接敏感度不够,行业内在调整力量缺乏等因素,不期却“上演”了一出价格“急涨急跌”的“市场大戏”。2月底,国际矿价大涨71.5%,这本来正好说明中国钢铁业发展过速导致对外原料依存度的急升,钢铁业生产环境出现不利因素。但钢厂及市场却反而借“成本”概念暴炒钢价,使得相当的钢材品种出现历史最高价,全不顾市场上“需求未出现大
的放量”的实际。后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直接效应下,钢价才应声下跌,吨价跌幅在几百元至1000多元之间。近期在一系列“稳定价格”的呼声下,钢价初现企稳迹象,但似乎反弹乏力。
“淘汰落后”不能一蹴而就
其实钢铁业的痼疾经过多年的反复发作,早已“诊断”清楚。“药方”也很明确。
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国家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这是把国内相关理论界及产业界多年讨论酝酿成熟的钢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国家产业政策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在国家的层次上组织落实。
钢铁“新政”已经出台。目前业界和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新政”如何变成现实。
在钢铁业的调整转型中,专家们普遍认为“最难啃的骨头”是淘汰落后。“淘汰落后”在钢铁业内已是一个“听得耳朵起茧”的词,但多年来的实际表明进展有限。在市场进入低谷时,一些落后产能可能会暂时“偃旗息鼓”;而一旦进入市场高潮,落后产能又会很快“死灰复燃”。
专家估计,如此规模的落后产能最先遭遇的可能是一场“环保清理风暴”。其中的关键是加强环保立法,提升环保执法力度,形成环保长效的执法地位。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一位副总经理说,钢铁新政的执行,一定要将重心转移到法律的作用上来,用法的力量来确保钢铁业逐步达成科学合理的环保和能源利用水平,进而优化行业的集中度和产品结构。
此间专家表示,新政出台并不意味着钢铁业新局可“一蹴而就”。在钢铁业供求平衡及结构调整未根本到位之前,今年上半年“冷热不调、上下波动”的市场状况恐怕一时还难以根绝。但随着新政的实施,症状将逐步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