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哈尔滨市道里区农民接轨城里人就业模式 千名民工变“名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15:28 商务部网站

  务工创出品牌,大批农民进入城市蓝领技工阶层农民张天宝在北京一家民营医疗器械厂当上技术副厂长了,这样的消息在道里区5个乡镇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近几年,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靠技能创出了品牌,他们不仅使自己由民工变成了“名工”,而且也成为大城市蓝领技工阶层的一支主力军。提供招工信息——培训——签约——就业,这套城里人使用的就业模式,如今在道里区用到了农民工身上。随着农村机械化作业率的提高和产业化调整,道里区5个乡镇有万名剩余劳动力等待着由农村向城市输出,与土地捆绑半辈子的农民,一下
子让他们扔掉了手中的锄头,走进现代化的机床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道里区针对农民想走没地方走,不走又没事干的问题,组织区总工会、农林水利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合对农民的现状和城市用工市场进行调查,发现日渐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为谋求生计,盲目地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被动的等待城市的选择。调查显示,进城务工农民靠亲友介绍或自找门路的占7成以上,通过劳动市场介绍的仅占2成。无组织的劳务输出,不仅使农民工找工作难,即便找到了,也常出现工资拖欠,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调查发现,在许多农民工就业无门的同时,我市有许多建筑业常为不断出现的“民工荒”发愁,这种矛盾的出现反映出劳动市场与农民工求职需求严重不对称。既要使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又要使农民工成为“名工”。近几年,道里区实施的一条龙就业的“订单劳务”破解了这对矛盾链,根据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道里区由政府出钱在5个乡镇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责派区农林水利局按照菜单式培训方法,开办了计算机培训班、美容美发培训班、机动车驾驶培训班,让农民根据自己能干什么自选培训科目,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00多人,使他们成为技术农民工。再由区总工会、区劳动保障局负责与用工单位联系,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并为农民工签订担保协议,提供法律支持,使农民工有序的与城市劳动力市场进行对接。据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区有3000名农民告别了土地成为城市里的产业工人。道里区通过先培训、后走出、再就业的办法,使农民工长了能耐。正在建设中的爱建国际社区,有2000多名农民工肩负着建设重任,水暖工、钢筋工、放线工、装修工都是清一色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哈尔滨清香阁大酒店,从掌灶的名厨师到领班的管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最让城里人羡慕的是,在哈尔滨玉手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的农民工于文旭,现在成了企业生产车间主任,每年仅技术革新这一项就为企业节省上万元费用。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成为专业骨干后,工资待遇由过去的低工资变成了高工资,甚至有的月工资达到3000多元钱。据统计,道里区就有1200多名农民工在省内外城市中成为蓝领技术阶层,每年为农村捧回2000多万元,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信息来源:哈尔滨市道里区区商务之窗地方商务之窗)

  (信息来源:黑龙江商务之窗地方商务之窗)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