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针锋相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 08:19 人民网-市场报

  新闻背景:7月6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黄昆院士在京病逝。(详见第9版)

  科学家应甘于寂寞

  黄昆走了,科学界扼腕,但普通公众却相当茫然:黄昆是谁?“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
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科学家是谁”,对科学家的寂寞人生,许多人士表达了痛惜与不平之声。

  对此,笔者很不以为然。科学家的人生,本来就应该是“光荣与寂寞”的。黄昆走了,难道说,公众此前不知道黄昆,他们就应该为享受相关的科学成果而“脸红”吗?要知道,科学家最大价值的实现,在于其研究成果发挥特定的社会效用,而不在于其“名字与身份”。也就是说,公众远离科学家,并不代表公众远离了科学,更不意味着科学与科学家本身的价值贬值。

  科学和许多艺术形态一样,永远都不会缺乏知音。真正的科学家们永远不会寂寞,而感觉寂寞的只不过是那些旁观者或者伪科学家而已。真正有志于向科学进军的人,早在科学的入口处,就已经下定决心,以无畏的勇气,艰苦的劳动,寂寞的人生,来开启科学的大门。这一点,人类科学史上无数的事实都可作为明证,比如黄昆先生伟大而寂寞的一生。杰出科学家毕生为钟爱的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他们的“乐趣只能到科学世界中去取得”。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盛赞科学家应该有“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与千古之下”的胸怀,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达到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科学是深奥的,科学家是寂寞的。寂寞不是黯淡,寂寞是为了孕育辉煌。科学家永远不会也不应该成为明星、歌星。只要看看那些不能承受寂寞之重的所谓的“科学家”,就会知道太多的喧嚣,只会让他们的科学研究趋于平庸,甚至走向“伪科学”、“反科学”。如果说今天我们对科学家缺乏像对明星那样的关注,那恰恰是因为科学与文化的繁荣,使公众的生活更加科学理性,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关注点”而已。

  真正优秀的科学家需要的决不是追捧、热炒,科学家需要的是承受寂寞之重。

  (单士兵)

  科学家莫远离公众

  “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科学家是谁”,这话听着多少有点异样的味道———有点失落感,也有点抱怨情绪。作为公众之一员,笔者隐约有一种被人指责不知感恩、不知好歹的感觉。

  我是在大学工作的,虽然不是从事科学研究,但接触科学界的信息应该要比一般公众多得多,即便如此,对“赫赫有名”的黄昆依然有些茫然,可想而知,社会大众知道他的就更少了。一般而言,公众对高深莫测的科学研究以及科技工作者缺乏关注的热情是十分自然的事。

  不过,问题总是要一分为二来看待。科学家之所以远离公众视野,除了上述原因,还与科学家自身甘当“世外高人”,不愿和社会大众打成一片有很大关系。笔者多年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接触了不少科技工作者,感到工作中的最大难题不是写不好科技报道,而是经常性地吃“闭门羹”,每每要绞尽脑汁去说服他们接受采访。

  笔者认为,科学界一贯强调的“专注于研究领域,潜心工作,不要过多跟公众打交道”,是科学家远离公众视野的重要原因。甚至把与媒体接触看成为“学风不正”。与此相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所坚守的则是另外一种理念。他们认为,搞科学研究,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因此必须对公众负责。他们在科研立项、开辟研究领域等问题上,要向公众详加“说明”;项目进展也要通过多种方式、用通俗的语言,自觉给公众进行“解释”,给公众一个“交代”。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良好的科学氛围,让公众能够了解到科学家所从事的工作情况,而科学家个人情况也随之进入公众的视野。

  当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明X射线后,把自己用射线为妻子拍摄的照片投到当地一家小报社。第二天就是元旦,结果,德国人相互问候的话语不是“新年好”,而是“你看到了伦琴的射线吗?”笔者期待着中国的科学家们早一天与公众建立起这样自然、和谐的互动关系。

  (蒹葭)

  《市场报》 (2005年07月22日 第八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