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我国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走势的争论颇为激烈,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通缩论,一是通胀论。
对同样的经济现象,之所以得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我们认为,各方所持判断标准太复杂、不统一,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对物价上涨起推动作用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应保持足够的注意。依据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对变化对今后一段时
期物价走势做出判断,这一标准既简单又准确。
实证研究表明,除去特殊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水平略滞后于货币供应量一个时期(一年)。也可以说,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特征更为明显。理论分析可以显见的,在现实中未必能明确地感知到。应引起我们极为重视的是,经济体系中有相当数量的货币处于潜伏状态。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应该等于物价变动率和实际产出增长率之和。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而一般物价水平增加甚少或不变甚至下降,只有一个原因,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公众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货币需求增加,说明一是其增加成本不高,即利率不高,若利率较高,公众会放弃持有货币而改持价格下降的证券;二是其他投资渠道不畅。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证券市场中品种不足,都对居民货币需求行为产生影响。除了储蓄之外,恐怕投资不动产是一条主要的保值增值渠道,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不在于有多少投机因素,而仅仅是一种投资渠道。
自1990-2004年以来的15年间,除极个别年份外,我国M2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实际经济增长率,也高于经济增长率与消费物价指数之和。货币供给量(M2)相对于经济增长率与消费物价指数之和平均高出8.4%,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数量相当巨大的货币供给既没有对物价产生压力也没有推动经济增长,我们可以将这部分货币称为迷失的货币。货币迷失的途径和原因主要有货币化、地下经济、地下金融、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银行净损失、人民币外溢和资本外逃等。
根据我国经济增长率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维持在14%-16%。2005年我国中央银行确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是15%,应属稳健政策。2005年1-5月份货币供给(M2)增长率保持在14.2%和14.7%之间,比较合理。但问题在于迷失的货币不会永远迷失,它总会有涌出地面的一天。一旦经济形势、公众心理预期和市场供求发生变化,迷失的货币就会不可控制地冲击实体经济。虽然形成货币冲击的具体来源不同,但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相似的,都会反映在物价水平的上涨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二季度调查显示,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0%,涨幅有所回落,但环比价格仍在上涨。最近,国家也出台一系列利好措施推动股市良好预期的形成,股市能否步出惨淡状态仍有待观望。因此,期待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挫,无论是行政措施还是经济手段,短期内都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地产热对物价的强力推动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们认为,按照目前经济发展与货币供应态势,近一两年物价水平会保持轻微的上涨,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为避免出现物价上涨的加速,必须从现在开始,要按照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和物价水平的表现,从控制财政赤字和加紧改革利率、汇率形成机制两方面入手,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
作者:杨英杰
(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