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西藏农业迈向产业化本报记者 冯永锋
“大棚蔬菜”致富全区
西藏种植蔬菜不容易,许多“老西藏”都有长年吃不上蔬菜的“生动记忆”。记者日前到西藏采访却发现,不但元白菜、土豆、萝卜、豆角、西红柿、茄子这些普通蔬菜随时可见
,即使是特小凤西瓜、彩椒、小西红柿、美国西芹这些“特菜”,也很容易获得。西藏自治区科协主席陈秀芳说“这是大棚蔬菜的功劳,也是西藏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努力的结果。”
林芝地区八一镇迦林查村村长尼玛几年前带头种植大棚蔬菜。如今塑料大棚蔬菜的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一半左右。他说“我们村紧靠八一镇。以前种青稞,收成好的时候,收入400元左右;后来把地租给别人种菜,能收租金七八百元;现在,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自己种,一年能收入6000元左右。我们准备成立商贸公司,统一销售,将菜卖到拉萨,卖到日喀则,卖到青藏铁路。”
种植大棚蔬菜之后,村里有了大量的富余劳力,家家户户手头都有了“发展资金”,看到林芝地区正处在建设高峰期,他组建机械队,购买了推土机、挖掘机、拖拉机,为林芝的建设出力,生意红火。机械队的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另一半。
大棚蔬菜已经种遍了西藏几乎所有的地市县,西藏科协副主席刘莉说“过去,许多地方的藏民没有种菜的传统,后来,一是在租地种菜者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二是在科研人员不遗余力的技术推动下,农民慢慢地找到科技致富、劳动致富的好方法。他们生产的产品支撑了市场,内地不必再大量长途运送蔬菜进来;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收入,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绿色食品”渐成产业
那曲是西藏最大的地区,属纯牧区,牦牛与绵羊是这里的主要产品。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卓玛拉吉说“那曲地委和行署已经确立那曲要走绿色食品之路,建立‘藏北牦牛产业化基地’是绿色食品构想的重大措施之一。我们要开发藏北风干牦牛肉、藏北风腌牦牛肉、藏秘卤制牦牛肉、藏秘香熏牦牛肉,还准备开发市场需求旺盛的‘分割保鲜肉’等牦牛肉全身系列产品。产业化思路的制定是非常科学的。找准了产业化方向,科技才能找到合适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所以,我们的产业化规划、产业发展方式、产业运营方式、产业经营方式,都力求适应当地的特征,既能让有限的资金投入带来无限的生机,又能让我们当地的优势物产转化为优势产业;既能让老百姓增加收入,又能够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畜牧产业的根基是牧草产业。那曲县副县长次仁顿珠带我们驱车几十公里,参观一片面积达6000亩的人工草场。他说“有一段时间,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牧场有不少地方沙化非常严重。后来,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投资几百万元,进行牧场改造,从国外进口优良牧草;修沟挖渠,引水灌溉;分片放牧,草场围封转移。这些措施见效非常明显,现在我们已经人工改良了草场几十万亩,这样的工作还要持续做下去。”由于一年四季都有了丰富的优质牧草作保证,县里还成立了许多牛羊育肥基地。“过去牛羊只能在秋末冬初出栏,现在我们能够实现全年不间断出栏、反季节出栏。这样,不但牧民的收入比以往大大提高,而且,牛羊也能卖上更好的价钱。”
在那曲地区的公路沿线,还成立了许多牧民经济合作组织,把牧民生产的各种产品集中起来加工、包装和销售。在一个奶制品销售点,那曲县古露乡乡长索朗多吉说“我们的纺织厂、奶制品厂、采石场,都是股份制的。我们对牧民进行统一的科学培训,让他们规范生产。由于质量上乘,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势头非常好。”
建起现代示范园区
在拉萨西郊,西藏农牧科学院建起了一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0多个塑料大棚异常壮观。副院长顾茂芝说“农牧科学院自1995年重建以来,大力对全区的农牧民开展技术培训,至少已有17万人受益。园区自2002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4亿元,规划占地3500亩,以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为建设目标,以示范、辐射、培训、交流为主要功能,目前已培训了近2000名来自农牧区的党员和干部。园区目前还没赢利,但是我们非常富有,因为培训一个农民,等于撒播一片种子,只有他们富裕了,我们才算富裕。当然,园区也是一家公司,按照产业化方法运作,生产特色化的蔬菜、花卉,将来利润也很可观。”
山南地区乃东县克松村,正在实施一项“科技承包”工程。以前这里种不了大蒜,2003年,在当地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种植大蒜获得了突破,克松村有不少村民,都种了15亩大蒜,年收入数万元。山南地区科技局局长张明新说“以往推广技术要费科研人员的许多心力,政府要进行补贴,一松手就可能停歇,现在,农牧民自发地要技术、学技术的势头非常明显,种菜,养鸡,养猪,养鱼,抢着干,争着学。这是西藏当前最令人欣喜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