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外汇储备持续增压考验央行智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10:31 经济参考报 | |||||||||
专家认为,不能一提压力就考虑升值,应有综合金融战略 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至200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同比多增337亿美元。
在过去的3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长了3倍多。“如果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估计到明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将超过1万亿美元。”渣打银行中国区高级分析师王志浩说。据日本财务省7月7日公布的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日本外汇储备8435.37亿美元。有关专家认为,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会很快赶上日本。 王志浩说,一般来说,外汇储备满足3到6个月的进口需求就可以了,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了这一标准。当然,从增强偿债能力、维护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外汇储备似乎是越多越好。 “然而流入的外汇是基础货币,增长过快的话会引起通货膨胀。”王志浩说。为了防止出现通胀,央行发行了央行票据,减少系统内的流动资金,以确保货币供应量始终在控制之下。此外,政府还采用行政手段控制电力、能源等部分价格,在种种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目前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 但王志浩表示,目前央行的未兑付票据已占到中国GDP的12%到13%,如果继续增长的话,央行将面临风险。 与王志浩观点不同的是,国际金融专家谭雅玲并不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到了过高的程度。她说,一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能够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即一般不超过GDP的10%,这是发达国家的标准。尽管中国外汇储备超过了70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5%左右,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与发达国家不同,同时中国面临着投机资本和金融改革的双重压力,高额的外汇储备不仅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更能带来心理上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高额外汇储备并不一定完全是件坏事。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家就是因为外汇储备不足而无法抵御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因此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普遍增加了国家外汇储备数量。 尽管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如何花出去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谭雅玲说,具体怎么花、花在什么地方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时机和效率。目前国际投资形势是一个迷局、美元到底升值还是贬值是个问号、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目标还不明确,因此“手中的美元花出去的时机非常重要,目前的情况是,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还会继续增加,关键不在于外汇储备的多少,而在于能否发挥效力。外汇储备不能趴着不动,而要善于运用并且发挥作用。”谭雅玲说。 在谭雅玲看来,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为两家国有银行注资以及传闻中的向证券市场投资,就是缓解巨额外汇储备压力的很好的方式。目前政府已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注资600亿美元,未来也可能向农业银行注资。 高额的外汇储备不但来源于经常项目盈余,也来源于巨额资本流入。因此中国需要考虑实行本国资本走出去的战略,央行已经通过不断放开外汇管制的方式,来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压力。此外,外汇局和央行在之前的两年内已发布了多项政策来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如调整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购汇指导性限额、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支持企业“走出去”等。而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近日亦表示,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外汇局将尽快修订并出台新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允许跨国公司购汇进行跨境资金运作;继续扩大全球授信项下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试点。这些都将是放宽资本流出途径、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的方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央行和外汇局在放开资本项目的过程中时有动作发生,但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反而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递增。如何控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民币汇率改革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一些西方国家认为,应该重估人民币币值。然而,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贸然重估币值可能后患无穷。1985年,广场协议调整了日元币值,但汇率的调整过于极端,日元升值过快,在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为了防止经济衰退,日本央行加大了货币投放量,结果导致出现资产泡沫,进而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 王志浩的观点是,人民币应该渐进式地升值。第一步,升值3%到5%,在6到12月后视宏观经济的情况再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中国要平衡内外压力,对外说服美国,对内防止经济大幅下滑。 而谭雅玲则反对说,不能一提到外汇储备压力大就考虑升值。她认为,升值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应当把汇率改革、利率改革都放在当前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形成一个综合性的金融战略,这样比单纯谈升值的效果要好得多。” 作者:李圆 赵江山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