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菲利普-科根(Philip Cogga)
那些一直预测美国经济末日将至的人,或许得修改他们的口号:“末日近在眼前”应改成“嗯,离末日还有约6个月”。
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近在眼前的不是末日,而可能是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高于4%。
消费物价指数是关键的通胀指标,该指数6月份微升0.1%,较5月份水平没有变化,且低于接受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们预期的0.2%。同时零售额上升1.7%,高于预期。这些经济数据再加上周三的预算赤字减少消息,展现了一个令悲观人士不安的景象:美国经济在稳步增长,同时没有引发通货膨胀。连可能让人担忧的“疲软期”也没有出现。
华尔街受此消息提振走强,标准普尔500指数接近4年最高水平。但一切是否都像数据显示的那样美好呢?
这些数字显然意味着,悲观人士将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的观点,或至少重新评估事态演绎的进程。虽然如此,他们可以从最新发布的整体指数数据中,找到一些令人悲观的证据。
首先,消费物价指数因未能准确反映通胀环境而遭到批评。能源价格上涨,医疗成本上升,房价涨得离谱,教育费用也在上涨。把所有这些开支去掉,通胀就会像消费物价指数显示的那样温和。但消费者不是生活在消费物价指数的世界里。
不过,美国消费者的确生活在一个不断消费的世界里。当然,低利率帮了忙。消费者也得益于通用汽车的促销,该公司将雇员购车折扣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美国人。这推动购车量增长4.8%,进而提高了零售额数据。就像任何悲观人士会告诉你的那样,通用汽车的大幅折扣并不是推动经济复苏的最佳引擎。
如果美国发生消费衰退,这将是14年来的首次,但它毕竟有可能发生。然而悲观人士必须承认,美国消费者仍然有底气,即便这底气是用信用卡买来的。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7月21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