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银条,文化领域的活化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 14:11 商务部网站

  洛阳,因偃师这块土地而产生;

  中国,因偃师这块土地而形成;

  中华民族,因偃师这块土地而发展壮大;

  中华文化,因偃师这块土地而走向世界。

  银条作为蔬菜,之所以能够成为偃师的特产,只是因为具有必须参加国家级别祭祀的特殊身份。这一身份,是历史上的地理政治环境造成的。偃师所在的地方,是中国的两河流域,是史书上说的河洛之间,是原始中国的所在地,是人文意义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成长和壮大的摇篮,是三千年来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所在。中华在这里产生,起源于夏,成型于商、周,发扬于秦汉。而银条的存在,有利于说明诸如此类的许多问题。既然人们熟知的大熊猫,是动物领域的活化石;那么人们不太了解的银条,实际上是文化领域的活化石。

  民间故事里的公主和王子,不必漂亮而且能干,只要凭借王室成员的身份,就能够成为很有吸引力的人物。在众多的动物中,大熊猫没有特别的本领,只因为是生物进化的活化石,就能够引人注目。银条作为蔬菜,不必借助营养或者味道,仅仅因为它有参与国家级别祭祀的特殊身份,就能够成为偃师特产。遗憾的是,虽然它身价不凡,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知道它的人也许寥若晨星,从来没有听说过它的可能大有人在。

  偃师所说的银条,北京叫银苗,河北叫银根菜。也有把它叫王根菜、尹条菜的。有关专业资料介绍,它“原产于我国,自古就有栽培”,“尤以河南洛阳偃师银苗著名,分布区域在偃师县的东寺庄、西寺庄和后庄”,所产银条洁白如玉,光亮似银,脆嫩爽口,节长无渣。其他地方栽培的,一般品质相对差一些,尤其是往往有渣,也是外地栽培不多的原因之一。银条的可食部分,是状如茅草根的地下部分,适于凉拌或酱制。对于偃师人来说,无论官方民间在宾馆、酒店办的各种筵席,还是家庭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以及日常生活,银条都是必备的美味凉拌菜。偃师的酒席,长期以来分为“四碗四”和“八碗四”等不同档次。通常规矩,只要条件允许,酒席的四碟凉拌小菜里,总有一个是银条。一般来说,可做凉菜的食物品种多而又多,做酒席时完全可以根据口味、营养和爱好轮换使用,偃师酒席为什么总让银条占据正宗凉菜的位置呢?究其原因,这和偃师特殊的地理政治环境有关,和银条的特殊身份有关。

  在夏朝,偃师是国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按当时习惯被叫做中国;到了商朝,因为政治的原因,难以像夏朝一样在偃师常设中央政权,所以不方便再继续把洛阳平原叫中国,就含糊地说成是“洛河北岸一带”,叫洛阳;周王朝大约对此有些不明就里,也没有坚持在这里建都,于是重新命名叫偃师。秦汉以降,中国和洛阳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中国指原来的天下,洛阳不再代表国都。只有偃师,作为县级地名称呼这里。

  习惯势力是最难打倒的敌人。偃师在几百年里作为夏朝的国都,已经成了民族意识里国家(即当时说的天下)的政治中心,“洛阳乃天下之中”。所以无论后来商朝的中央政权驻于何处,也无论之后的王朝在何处建都,都改变不了以偃师为代表的洛阳平原,是最原始中国所在地的文化观念。即使不了解与此有关的详细内容,也不影响我们看到,在长达三千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是中华文化集中形成的地方,是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手段,向外辐射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心。如果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这里就是篮底的中心。几千年来,因为习惯势力的作用,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无论偃师是否国都所在地,偃师所在的洛阳平原,国家级别的祭天、祭地、祭神灵、祭祖宗活动,实际上都一直长盛不衰。

  中华大地最早的祭祀之风,至少从颛顼时代就刮起来了。经夏到商,达到高潮;到了周朝,则以国家的名义制度化。颛顼时代开始的祭祀,用的是当时人们生活中最好的食具和食品。制度化了的祭祀,规定祭品只能用古已有之的那一套。比如,食具不用普通的陶器,而是上等人才经常用的石制品。优质的石头叫玉,所以玉器就成了后世法定的祭器。商代前后又增加了青铜器。为了祭祀,人们可以早早准备玉和青铜制作的食具,这不会受季节的影响;食品则不然,在没有冷冻设备的条件下,只能临祭祀的时候再准备。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无法保证按祭祀要求提供海鲜之类的野生品种。所以,为了保证祭祀能正常进行,规定最隆重的祭祀用太牢,即猪、牛、羊三牲,次等的用少牢,一只羊而已。因为来自人工饲养,就保证了这些祭品是可以随时供应的。海鲜之类虽然好,因为不能保证随时供应,在规定祭祀用品时只好免谈。祭祀的食品和食具一样,也依照炎黄时期上等人的生活为根据。在祭祀规定的食品中,除了可以保证随时供应的动物之外,时鲜蔬菜也是有的。只是因为它们属于小菜,其品种按习惯不进入大名单,经传里一般不作记载。但是,规定就是规定,所用物品,无论名单是否公布,都不能改。在炎黄时代,上等人就经常用银条佐餐,在颛顼时代已经被用于祭祀,后来就成了规定品种,必须坚持继续使用。“祀与戎乃国之大事”。几千年来通过祭祀,不仅以国家的名义,给银条规定了正统身份,而且还把这一观念,渗透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无论祭天、祭地、祭神灵、祭祖宗的食品是否真好,偃师人却明知“要吃走兽,还是狗肉;要吃飞禽,鸽子鹌鹑”,还是在酒宴上,让这些美味和驴肉、马肉一样,都因为不属于祭祀的“古已有之”内容,只能跟着“狗肉不上桌”,没有资格上正规的宴席了。银条却不必借助营养或风味的优势,仅仅因为属于国家级祭祀的“古已有之”,就能堂而皇之地稳稳占据酒席几千年。这显然是政治文化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和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一贯追求务实的习惯,形成鲜明的对照。追本溯源,银条的特殊身份,来源于政权治理的需要。它是由政治和文化联手操作,在阴差阳错中,无意间被制造成了偃师特产的。

  古人许多语焉不详的说法,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和中国的真正含义,都让后世的人难以明白。往往是有些了解,但不是真正清楚。因此,没有人想到偃师在中国和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没有想到银条可能存在的文化背景,也就顺理成章了。偃师长期供应包括银条在内的各种祭品的结果,是不得不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没完没了地栽培银条,终于培养出一个特产来。由于客观的原因,栽培银条的地域很小,主要是被称为“中国的两河流域”或“河洛之间”的偃师商城遗址附近。这虽然极大地影响了它的知名度,但也有利于证明它是文化领域里的活化石。

  有人说,偃师的名字来源于武王伐纣,以为这就足以显示偃师历史的悠久。实际上,偃师值得重视的历史,要比这个早得多。通过银条这个活化石,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可以看到:

  洛阳,因偃师这块土地而产生;

  中国,因偃师这块土地而形成;

  中华民族,因偃师这块土地而发展壮大;

  中华文化,因偃师这块土地而走向世界。

  我们这一代人,有义务敲开认识的大门,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通过重新审视银条、偃师等一系列问题,将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不仅对偃师、对中国、对全民族,而且对全人类的今天和今后,都有难以估量的价值。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联系作者;

  E-mail;luo_130003@163.com.cn

  电话;0717-6072556 0379-67670960

  (信息来源:偃师市地方商务之窗)

  (信息来源:河南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