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宝岛风情)今日气象达人 明日气象商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4:1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掌握天机掌握商机

  搞气象,有前途吗?不要小看了这个“看天吃饭”的行业,随着各行各业对准确气象预报的强烈需求,风险管理观念的日益普遍,若能有如此“露天机”的本领,气象这门学问可是商机无穷,不怕荷包装不满。在台湾,气象风险管理师、气象风险管理公司正随着气象经济时代的来临而赚得盘满钵满。豪雨成灾,台湾中南部一片水乡泽国。大家都在问:“这
场雨,要下到什么时候?”电视台24小时连续播出大雨灾情,气象主播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全都成了睡眠不足的熊猫眼。百货业年中庆效果被大雨干扰,一向看天吃饭的超商,暑假要推出大型促销案之前,也先得跟老天爷斗法,时间若没算准,在雨季推出,砸下的钱就等于扔到水里了。这几年,横扫各地的天气异象严重打击了全球经济。科学家预测,未来气候的改变有增无减,大自然反扑,将赤裸裸地被反映在生产利润上。海外经验显示,天气对于稳定企业营收的风险性大约10%。随着气候变化愈来愈诡异,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终于风起云涌。多变的天气为社会带来多变的风险,也让企业商家的营运难度升高。谁能掌握天气,就等于掌握了机会。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然而天机真的不可泄漏吗?拜科技之赐,难测的天机,现在也可转换成气象的庞大商机,从保险理赔到科技业缺水、全球暖化引起的经济板块挪移,都和气象有关。在台湾,天灾1年的直接代价是新台币170亿元;看全世界,未来10年,全球因天气改变造成的保险损失将高达1500亿美元。天威难测,无疑是经济浩劫背后的一只黑手。气象产业不但改变经济市场,也扭转许多人的生命轨道。原本在电视上每天播报天气的“气象主播”,整天还是关在气象单位研究天候的气象专家,都有可能从“气象达人”(专家)摇身一变,明天成为炙手可热的“气象商人”。

  天威难测 催生气象风险管理

  根据美国商业部统计,受到气候改变影响最大的是农业、建筑业、能源业和休闲业,占美国国内生产利润的30%。同时,“气象商机”却犹如一块开发的处女地,日本走在前面,日本经验正悄悄植入台湾。日本的民营气象公司早已成功建立典范,最具代表性的WeatherNews,8年前更名后挂牌上市,从创业板一举登上东证一部,行情持续加温。来到台湾,WeatherNews进入了7-Eleven、TBVS和中视气象台。商家将气象资讯输入POS系统,交叉分析温度雨量和销售数据的消长关系,得出天气变化影响营业品项的独门公式,作为订货下单、调整商品的秘密武器。气象商机可以玩的还不只如此。事实上,气象金融商品大有可为。1996年,天气衍生性商品诞生。经过3年,衍生性产品正式进入期货交易所。1997年,美国首度提出天气风险管理概念,台湾是继日本之后,第二个拥有民间天气合约的亚洲地区。如今,全球天气衍生商品1年高达100亿美元,还以每年50%的速度疯狂增长。天气的市场、天气的资金,仿佛超级龙卷风一般,快速带动相关产品的发展,从天气衍生性商品、天气期货、天气选择权到天气保险,懂得窥视天机的气象人,不但能避险,还能投资获利,将是最大的受益者。看准未来几年内,岛内气象产业每年可望冲到二三亿元新台币的商机,气象博士彭启明成立岛内第一家天气风险管理公司;拥有丰沛人脉和预报经验的俞将军也跃跃欲试,投入气象市场。就连号称拥有250年预报经验的气象团队也成立气象智库,大举向企业界进军。气象无国界,台湾气象人将因此走向全世界。同文同种、急需人才的祖国大陆已积极向他们招手。由气象达人领军的新一代企业风险管理师,正进驻全球顶尖企业的总部,改写企业决策流程。或许有一天,企业获利的排行榜也将因为这群掌握天机的气象达人而重新洗牌。

  看天吃饭 各有本事

  提到“气象达人”,大多数人脑中浮现的都是一到台风就爆红的气象主播。大雨滂沱,夺走多条人命的6月梅雨季节,台北市忠孝西路东森大楼的13楼,“气象将军”俞川心正聚精会神紧盯着电脑荧幕上的天气图。连续好几天,他从早播到晚,声音都沙哑了。当家主播卢秀芳特地跑来慰问:“俞伯伯,辛苦了,这段时间可不能没有你呀!等这场大雨下完,你就可以休假了。”休假,对中视气象主播任立渝来说,也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从1981年担任气象局预报科长开始,任立渝持续在电视上出现了将近1/4个世纪。难怪很多人一见到他,第一句话是:“我是看你的气象长大的!”曾几何时,气象主播跻身新闻台的要角甚至台柱,也是怀抱主播梦想的年轻人,一处快速累积播报经验、增加曝光率、建立知名度的最佳跳板。有人帮任立渝计算过,以他在“中视”长达8年的播报时间和高收视率,至少为“中视”赚进20亿元新台币的广告营收。为了留住这只独一无二、挂品牌保证的“气象金鸡母”,即使“中视”给他年薪千万都划得来。听到这个数字,任立渝笑了起来。“哎哟,我哪有这个身价!更何况,工作室要养8个人,就算真的一年1000万元新台币,分一分,所剩无几嘛!”如果想要靠一肚子的气象学问致富,恐怕必须寄望于方兴未艾的“气象商机”。有知名度、有本钱的人,可以像俞家忠自己开公司、卖气象资料和咨询服务。再不然,循“气象应用推广基金会”先例,和TVBS结盟,利用加起来预报经验超过250年的气象智库优势,培育新一代的气象传播人才,结合媒体资源开创新的营收管道,照样前景看好。如果不具备知名度,又没有大企业、大媒体的资助,学有专精的气象人还可以考虑往“天气风险管理师”的方向发展。在这条路上,“气象博士”彭启明最有经验。彭启明和许多老一辈的气象人一样,一头栽进气象的世界。从大学、研究所到博士班,一晃眼,惊觉岁月流逝,最青春的时光都贡献给了气象。不同的是,并非所有气象人都当得上主播、考得进气象局或吃得了“空军”这行饭。一度,他看不到气象人的出路,包括他自己。身为大学老师,眼看八成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痛心之余,突围求生;终于,让他找到一线生机———气象风险管理。从最早的气象主播冯鹏年、高龄80仍为气象奋斗的气象应用推广基金会董事长俞家忠,到最受欢迎的气象主播任立渝、俞川心,以及学术出身、创业有成的气象博士彭启明,三代气象达人,50年来呼风唤雨,见证了半个世纪的台湾气象史,也跟着科技的脚步迎接气象产业的新时代。

  气象科系 咸鱼翻生

  迎接气象经济时代,气象人才近来出头天。又是大学放榜的时刻,新鲜人,几家欢乐几家愁。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随着气象经济时代来临,一向冷门的气象科系有机会咸鱼大翻生啦!曾经,气象出路狭窄,抛开知名度最高的气象主播和公务员铁饭碗的气象局不谈,在台湾,最广为人知的气象科系毕业生,恐怕是创作歌手黄舒骏。气象人才的培育摇篮,大致分为“有保障的”和“没保障的”两组。有保障的,例如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毕业当老师;中正理工学院物理系气象组,出了校门入军营,担任“三军”气象官;早期的“空军官校”改制成了航空技术学院,毕业生就是当然的“空军”气象官。没有就业保障的,包括台湾大学、“中央大学”和文化大学的大气科学系,出路有3条,考上高考的有机会进气象局;口齿清晰的有机会进电视台。再不然,继续念书,同样有机会进学校当老师。只是,人人有机会,个个没把握。电视台主播,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出头,谈何容易。80%的气象科系学生,毕业即失业,有的改行学电脑,有的当起了业务员,看在老师眼中,十分不忍。于是,10年前,俞家忠和蔡清彦创办了“气象应用推广基金会”,积极为学生们找出路,最大的冀望是比照海外,推动付费气象产业。别以为所谓的气象产业就只是气象预报而已。气象产业需要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做基础,是真正的知识经济产业。举凡农林渔牧、成衣、旅游、保险业甚至期货市场,都需要详细的天气预报,潜在市场庞大。更别提发展中的气象金融商品,正以50%的年成长率展现惊人威力。这些,都需要学有专精、理论和实务兼具的气象人才做后盾。在海外,保险公司多设有天气部门,由气象博士担任天气风险管理师,除了气象专业,还必须具备保险、金融和精算知识。可以想见,以往不吃香的气象人才,身价将水涨船高,扮演各行各业和金融机构评估气象风险时不可或缺的要角。“天气风险管理开发公司”的彭启明堪称岛内最早推动气象商品化的气象达人。2年前,诚宇创投和中加投资透过登峰创业营活动选拔,投资他140万元新台币,没想到第1年就损益平衡,第2年甚至有了盈余,为气象创业揭开新页。彭启明进驻他从大学到博士班的母校“中央大学”,经由产业、财经和气象教授协助,结合大学资源,企图创造属于台湾的气象产业规模。气象前辈们披荆斩棘,为气象新人开出一条就业大道。(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