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食品信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 10:44 人民网-市场报

  上海首次发现“人造奶”

  本报讯 日前,上海首次发现“人造牛奶”,该牛奶产自广东中山的一家企业。

  “人造牛奶”主要在上海一些农贸市场中销售,产品大多以“某某甜牛奶”、“某某高钙奶”、“某某草莓牛奶”等命名,并且在外包装的不显眼处标注“乳饮料”字样。

  据了解,“人造牛奶”,原料可以以很低的价钱买到,大多是破旧皮衣、皮箱、皮鞋,还有生产沙发、皮包时剩下的边角料等。

  方便面企业自暴“家丑”

  本报讯 有着多年方便面生产经验的厦门超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鹰先生日前表示牞方便面生产与消费方面存在误区。

  其一,印刷油墨的交叉污染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危害,许多厂家明知故犯,追求外观漂亮;

  其二,为迎合消费者喜欢面条“筋斗”,加了大量的添加剂,麦香味没了,就用调味包里的香精来弥补;

  其三,85克—95克容器面合理加水为500毫升左右,可很多厂家把容器容量夸大到700毫升—1000毫升。按照2004年全国消费方便面数量计算,一年浪费热水160万吨,能耗按电热计为1.6亿度。

  无QS标识食品仍在卖

  执法部门不知如何罚

  本报讯从7月1日起,10类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无QS标识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销售。然而北京部分超市和小卖店中仍有未贴QS标识的食品在销售。而相关执法部门目前尚无有效的制裁手段。

  对此,市质监局表示只负责对生产企业的发标,市场流通方面没有进一步监控的措施。其他执法部门也表示,这需要执法部门的联动,对没有贴QS标识的该如何处罚,也没有具体罚则。

  (杨文)

  夏季蜂蜜旺销市场需净化

  本报讯近日,在福州蜜蜂协会举行的“规范蜂蜜市场”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应尽快健全国家法规,推行强制性国家蜂蜜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高要求的地方强制性标准;行业协会应会同消委会等机构,联合打假。

  据透露,在个别厂家生产的“蜂蜜”产品中,掺杂了大量的果脯糖浆、增稠剂,并添加了色素、香精等。其外表色泽鲜亮、清澈透明,闻则芬芳浓郁,但其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食盐企业呼唤“盐业法”

  本报讯日前,在第二届清华EMBA毕业论坛上,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傅刚义表示,现行的盐业管理法律法规跟市场经济极不适应。他建议制定中国统一的《盐业法》,统一原来各种法规下分割的盐业市场。

  傅刚义说,按照现行的盐业体制,国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获利的都是一些机构和个人。

  现在企业不能直接进入市场,盐企与用户之间不能直接建立联系,特别是食盐目前仍实行专卖,盐业公司整体竞争力不强,内部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市场报》 (2005年07月18日 第十六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