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古月患心肌梗塞逝世,当周本应该写些什么,但想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稍过一些时日后,才能客观、平和地去评介一个人,所以,只好在这周刊出这篇迟到的文章。
□ 孙菁
在演艺界,特型演员永远处在不尴不尬的地位,他们轻易似乎就会获得名声,却没有人能记住他们本人的名字。古月是其中的异数,人们记住了他,他的离去似乎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现在下判断有些残酷,可特型演员在近年的淡出却是不争的事实。
1981年,导演成荫拍摄电影《西安事变》,大胆起用当时还不是职业演员的古月。这部影片成为古月的电影处女作,也是第一次让观众通过摄影机目睹“毛泽东”的庐山真面目。对于古月,《西安事变》具有特殊的意义,从那一天开始,他就开始尝试着遗忘自己。
因为外型酷似毛泽东,古月的演艺生涯从一开始,就敲上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印记。从影27年间,古月在84部影视作品中出演了毛泽东。为了演活人民心目中的“主席”,多年来他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花大量时间来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录像,还接触了许多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古月曾说:“演主席是我终身的任务,我会一直演下去……”很难想象一个演员一辈子都在演一个人的感觉。
古月的房间里挂着600多张毛泽东从生活到工作的照片,他几乎每天都在影像间细心揣摩。从说笑走路,起坐吃饭,到吸烟等几十年的生活习惯,用另一个人的一切将自己完全代替。
对于古月来讲,漫漫的一生基本在演出中走完,舞台之大几乎渗透他生活的细枝末节。拍戏中,他随着角色揣摩着领袖跌宕起伏的一生。卸妆后,他仍不能做回那个生活里的平凡人物。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拥簇着他,会因为见到他兴奋或伤感,勾起太多对于领袖的怀念与无限追思。古月也常常身不由己,为老百姓朴实的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曾经发誓演好毛泽东是自己一辈子的追求。
但无可回避的是古月的代表作品都是在八九十年代,那时的他心高气傲,1989年在一部电视剧里客串四个镜头,他就开口要价1万元。之后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滑落,他个人演艺事业也进入瓶颈期。即而参加了一些商演活动,这在别的演员身上司空见惯的事,却因为人们在他的身上有太多伟人崇拜的寄托,他的“投商”之举遭来颇多微词和真假难辨的民间流言。
也曾有传闻说他因为外型特殊,摆过架子,不够谦虚。如今看来,相比起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传闻已经不再重要。这些年他已经完全摆脱了自己的生活影子,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主席形象。所以,当人们得知古月突如其来的逝世,深切地哀悼之外,更叹惋再难找到如他一般形似神更似的演员。如果九泉下的古月有知,应该是欣慰的。如此的评价应该是给予演员的最好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