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登陆香港创业板四年来金蝶盈收增长2.7倍,但随着ERP行业利润普遍下滑,徐少春不得不为金蝶寻找一个更高的融资平台
本报记者 王宏亮
7月11日下午,金蝶国际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少春现身金蝶股东特别大会,为金蝶
从香港创业板转往主板作最后的动员工作。
翌日,徐少春在电话中告诉《财经时报》,转板事宜已获股东全数通过。如果不出意料,金蝶将于7月19日从创业板撤出,并于7月20日在主板正式挂牌。
“转板的门槛虽然远低于首次募股,但整个过程所需承担的责任和手续之繁琐,几乎等同于在主板的重新上市。”徐少春如此解释金蝶早在登陆创业板之初,即已符合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定,却直到如今才获得香港主板门票的原委。
转板内情
徐少春告诉《财经时报》,尽管整个转板过程不需要做太多的业务准备,但为了符合主板市场关于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金蝶此前已对公司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
在最近的一次董事会上,除了审计委员会外,公司特别增设了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委员会,独立董事则扩大到4人,其中一位是香港科技大学的会计学院的院长Gary Clark Biddle,另一位是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Arther Yang教授。
记者获悉,转主板上市必须经历两个步骤:一、提出自愿撤销股份在创业板的上市地位及以介绍的方式在主板上市申请;二、召开股东大会获股东批准该决议,至少提前3个月向股东发出退市通知,通知期限从股东大会批准自愿退市之日开始。
为了加快转板进程,金蝶递交了申请,以豁免“撤销须给予最低三个月通知”的规定。这意味着从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和撤市之日起,最快可以在5日内实现主板挂牌。
按香港联交所规定,上市公司从其股票在主板市场开始交易之日起的12个月内,“不能进行任何可能对其主营业务基本层面造成变动的收购或股权出售之交易”,“在主板上市后6个月内不能配售新股”,但金蝶也破例获得了豁免权。不过徐少春表示,金蝶此次主板上市暂时不会考虑发行新股。
公开资料显示,在登陆创业板后的四年中,金蝶盈利收入增长2.7倍,税后利润增长2.5倍,每股盈利增长1.9倍,每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达28.25%,利润平均增长速度则达到27.74%。此外,金蝶还连续10次授予员工股票期权共5000多万股,并以换股加现金方式收购老牌ERP公司开思。既然如此,为何金蝶还要转往主板?
徐少春对此解释说,早在两三年前金蝶就符合了转板的条件。主板平台上有很多国际性投资者,而很多大型国际投资者公司内部有不允许投资创业板公司的规定,因此转板之后,公司融资平台会更大一些。
另外,主板对企业的管理执行治理有更高的要求,集团形象和品牌将因此水涨船高,凡此都将为金蝶计划中的收购计划有所助益。
顺势而为
如同金蝶舍弃创业板而选择主板一样,金蝶近年来在管理软件领域的一系列战略布子,亦是颇具“徐氏风格”的顺势而为战略的逻辑结果。正是凭借这一顺势战略,金蝶才得以在同时期创业的鹏城、小蜜蜂、万能等管理软件公司一个个销声匿迹之后生存下来,与用友一道成为足以与国际软件巨擘抗衡的国产管理软件企业。
去年以来IBM、甲骨文、SAP以及微软在中国软件市场接连圈地,势力日增,这导致国内ERP市场的力量重构以及进一步集中化。为此,在谋求转道香港主板上市之外,金蝶开始着手启动包括抢滩中间件、构筑生态链、向服务转型、开拓全球市场等在内的一揽子计划。
“软件企业实际上是智力密集型企业,没有核心技术是难以想象的。”徐少春表示,金蝶所以每年为以“中间件”为主的核心技术投入研发费用5000多万元,而不考虑是否创造收益,为的就是打破“中国软件业没有核心技术”的神话。
在徐少春看来,ERP行业利润普遍下滑的原因在于“ERP的生态链没有真正形成”,而通过拥有中间件技术,同时辅之以适合国情的营销模式,中国管理软件企业当能够逐步做到与国外软件巨头分庭抗礼。金蝶所以千辛万苦转道主板上市,也是为寻求更大的融资平台,以便为接下来的收购战作准备。
【链接】转板备忘录
设立之初的香港创业板曾经拥集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科技股在创业板上市,且良莠不齐,自2002年以来,创业板已非以往风光,接连有多家创业板公司转到主板上市,如浩伦农业、新奥燃气、天年生物控股、德维森控股、华翔微电、维奥生物科技、中国生物制药、TOM集团等等。
随着金蝶转板获批,更多的企业踏上了转板之路,其中在年内有望转往主板挂牌的公司包括凤凰卫视、中程科技、宝德科技、长江生命科技、香港网,有转板计划的公司则还要多。
2004年4月1日生效的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修订新例,进一步降低了上市主板的门槛。新规中有关“市值40亿港元或者20亿港元的公司如果符合其他条件,可以豁免三年盈利纪录”的内容,为创业板公司提供了相当的转板便利。
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外创业板市场中,转板的例子也很多,从2000年到2002年间,加拿大创业板市场有93家企业转往主板进行挂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