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解读) 怎样看待中国的外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 05:3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近来读到不少批评中国的对外贸易的文章,其中,在媒体和报章中较多见的观点不外乎是:中国的贸易量大而不强;加工贸易发展过度产生贸易虚增效应;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不仅容易招致来自外国的贸易制裁,而且也会给国家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以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批评意见,旨在改变中国的贸易发展路径。但问题是,这样的批评意见是否真的有道理?假如真的有道理,那么,改变中国现行的贸易发展路径就是可取的;反之,则将对中国的贸易发展带来巨大的破坏性作用。因此,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以上所列举的这些批评中国
贸易的意见认真加以研判。

  首先,在经典贸易理论中,我们从来就找不到贸易强国一说。一个国家参加国际贸易,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利,而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强权,特别是在全球贸易已经被置于WTO有规则的贸易框架下时就更是如此。为了通过贸易而获利,一个国家的正确做法就是应当尽可能地实现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或规模经济,这种做法不仅在古典和新古典的贸易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而且也被所有在贸易中获利并使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国家的贸易实践所证实。所以,正确的做法不是去评价一个国家是不是贸易强国或者大国,而是应当去分析一个国家是否从贸易当中获利了。因此,去讨论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还是一个贸易强国这样的问题,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把方向给搞错了。

  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在最近那么多年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究竟是受损了还是得益了?要想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需要进行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让经过技术处理的数字来说话,才是有说服力的。但是,在这样一篇解读性的文章中,我们是不可能作计量分析和研究的,所以,我们只能提请读者注意以下事实来感受一下中国贸易的基本情况。第一个事实是:中国通过贸易而实现了经济增长。中国的贸易占GDP比重要超过60%以上,以至于我们不能不说,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发动机。第二个事实是: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学习效应。我们不仅学会了怎样进行贸易,而且还通过贸易学会了如何去生产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优质产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国际市场激励的竞争压力下,中国的出口部门是生产率提高最快的,从而也是技术进步最快的一个部门。第三个事实是:从今天的国际贸易格局来看,美国和欧盟频频地对中国的出口加以制裁。试想一下,假如中国的出口贸易是毫无竞争力的,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有必要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如此制裁吗?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的贸易是有竞争力并且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好处的,否则是不会发生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型贸易纷争的。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关于加工贸易的问题。近年来,国际社会之所以盛行加工贸易,主要与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网络化的生产体系有关。而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化生产体系的产生,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因为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套利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国际环境。利用这样的国际环境,跨国公司通过公司外分包业务,将其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最低成本组合的原则分布到全球的各个角落。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增加了跨国公司的产能和利润,而且也将国际分工逐渐内部化,即把原先的水平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由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组织的垂直型的国际分工。所谓的加工贸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了。

  很显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作出回答。在像IT产业这样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中国为什么只能做处于低端的加工制造领域?我们的回答是:这是由中国的禀赋所决定的。中国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创新体系,中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中国有的是廉价劳动力。这样的要素禀,决定了中国缺乏能力做高端的研发和处在中端的设计乃至中间品生产。中国在目前这种垂直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最具有竞争力并且也是分工和贸易获利最大的参与方式就是进行加工贸易。如果再进一步导入诸如中国资源匮乏和人口众多这样的约束条件,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中国发展加工贸易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了。那种片面强调中国应当参与国际高端分工的观点,虽然看到了资源匮乏对中国发展一般初级品和制造品贸易的制约,但是却没有能够看清中国人力资本供给与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对中国参与国际高端产业分工的制约。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第一,一个国家能够在国际分工中做什么,从来就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决定于这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第二,中国目前既是一个自然资源高度匮乏,同时又是一个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加工贸易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三,假如我们不顾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种禀赋制约,十分主观地选择需要大量人力资本投入的高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那么中国的贸易和增长都将面临危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获利也将随之大打折扣。

  最后,让我们再进一步来讨论关于中国贸易依存度的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大国的贸易依存度一般都比较低。或者换句话说,大国通常都是净进口国,而小国一般都是净出口国。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小国国内市场相对较小,从而对外国市场具有较大的依赖性,特别是专业化从事制成品生产的小国更是如此,因为制成品生产通常都是规模经济,而一个小国要想获得制成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就必须大量出口。在世界经济中,美国是一个净进口国,而德国、日本,特别是像瑞士这样专业化生产手表与饰品的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净出口国。这种现象大致可以证实小国贸易依存度高、大国贸易依存度低这一定理。但是,当我们把这一定理运用到中国来的时候却会惊奇地发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贸易依存度竟然会比许多在世界经济当中属于小国的依存度还要高。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是不正常的,所以自然会有许多人出来对于中国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加以批评。但是,假如我们仅对中国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加以批评,而不对导致中国如此之高的贸易依存度的原因加以分析,那么这样的批评就没有意义了。在我们看来,导致中国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可能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第一,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以至需要通过增加出口来出清国内过剩的供给。至于内需为何会严重不足,限于篇幅就不再加以阐述;第二,由于中国市场的地方分割,其后果是,中国事实上有将近30来个小的、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经济体,各自独立地进行着进出口贸易。结果,理论上所说的大国模型就不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第三,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来就不是单调的,既不是单调递增,也不是单调递减。一般的规律是,当一国处在经济起飞阶段,在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的作用下,其贸易依存度通常都是比较高的;反之,当一国进入经济稳态增长阶段以后,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就会大幅下降,特别是大国。今天的中国恰好处在经济起飞和出口导向的发展阶段,所以,对外贸易依存度相对较高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总结以上各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贸易发展到今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我们这样说的根据是:中国今天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贸易来拉动;中国的贸易在数量上能以如此快的速度扩张,说明中国的贸易是有竞争力的;中国大规模参与世界经济中的加工贸易与中国目前的禀赋是相适应的;中国居高不下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既与体制上的原因相关,又与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

  但是,考虑到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贸易越来越频繁的制裁,中国确实到了需要调整贸易发展战略的时候了。

  不过,这种调整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放弃加工贸易和出口导向的做法来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改革现行的贸易体制,不断增加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尽快创建创新体系才能实现的。(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