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甘肃啤酒业现状调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 10:50 商务部网站

  如果从1958年国家布点建设西北第一家啤酒生产企业——号称“西北啤酒摇篮”的兰州啤酒厂算起,甘肃啤酒业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当时兰州啤酒厂所产啤酒基本上以供应周边市场为主,生产规模并不大。1987年前后,全省又有黄河、武威、天水、酒泉、泾川、镇原等七家啤酒厂先后建设投产,甘肃啤酒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85年靠贷款600万元起家的乡镇企业兰州黄河集团后来成为其最具竞争力的劲敌,而
原省农垦总公司所属国有武威啤酒厂生产规模由最初的5000吨扩大到3万吨,也足以奠定其当时在甘肃啤酒市场的“发言权”。

  在此之后至2004年,除非业内人士,外界几乎很难分出农垦与黄河孰强孰弱。两大劲旅在甘肃啤酒市场驰骋多年,各有优势,也都有缺陷。

  1999年,兰州啤酒厂与农垦合作,年产量超过15万吨;黄河集团先后兼并了天水、酒泉等地的啤酒企业,率先形成30万吨生产能力,建成西部地区第一条纯生啤酒生产线,黄河股票同时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2001年,黄河、农垦两大集团分别名列全国10万吨以上啤酒企业排名榜第33位、48位。

  尽管如此,由于双方元气大伤,甘肃啤酒业的发展明显受阻。到2002年,甘肃啤酒总产量已由2000年的28.59万吨下降到21.66万吨,仅居全国第21位。与此相对应的是,1998-2003年五年间,黄河啤酒利润总额减少5700多万元,上缴税金减少3100万元;而农垦,每年亏损也在3000万元以上,甘肃啤酒企业奋起突围已成当务之急。2002年初的甘肃省“两会”上,14名人大代表的一份《联合重组甘肃啤酒工业,打造中国啤酒第四集团》的联合议案引起了时任省委书记宋照肃的关注。这之后,整合黄河、农垦两大啤酒品牌的呼声日渐高涨。黄河集团掌门人杨纪强进一步分析说:“目前两家企业的年产量,占不到全国的1%。不联合,怎么能做大做强?”杨的观点,据说后来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与支持。省经贸委曾经协调过多次,但都“联姻”无果。“主要是企业属性不同,观念、待遇冲突严重。”

  一、未能走出的“突围”

  黄河、农垦联姻无望之下,双方都急欲寻求突围之策。事实上,本土联姻与外埠突围几乎是在同时进行的。

  2004年6月16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原甘肃农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组建成立青岛啤酒(甘肃)农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武威有限责任公司。青啤出资6048.08万元成为新公司第一大股东,拥有50%股权,而上述两个公司则成为青啤旗下第49家和第50家子公司。

  事已如此,是皆大欢喜,还是无奈之举?如此实力雄厚的企业,何以钟情农垦?2005年6月14日、6月27日,记者曾先后两次前往农垦公司进行实地采访,试图透过农垦资产重组一年之后的变化找到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双方从2003年9月就开始谈判了,期间我们曾找过国家体改委,省委、省政府主持召开过两次座谈会。”农垦公司一位高层人员向记者透露,公司以前仅各级政府任命的县处级干部就有24人,与青啤合作后,只保留了4人,“阵痛之大可想而知。”欣喜的是,在青啤直接注入农垦、武威两家公司共计3.4亿元资金,还清所有债务后,两家企业已开始盈利。2004年底,青啤终于跻身世界十大啤酒集团之列,位居第十位。2004年10月,黄河以经营性资产出资1.05亿元,嘉士伯和丹麦发展中国家工业基金会出资8700万元,组建成立兰州黄河嘉酿啤酒有限公司。农垦、黄河在各自的道路已越走越远。

  二、大麦产业撑起市场大旗

  早在黄河与嘉士伯合作初期,就有人放言,嘉士伯进军甘肃,主要“相中”了甘肃的啤酒大麦优势。以嘉士伯的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世界第五大啤酒企业,其真正意图绝不在于甘肃或者西部。世界啤酒大麦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气候反常减产,造成全球原料供应紧张,而甘肃是我国重要的啤酒大麦生产基地,黄河在金昌又有一条年产3万吨的麦芽生产线。“谁控制了原料,谁就能主宰未来市场”因而成为啤酒行业的铁血定律。

  甘肃大麦年栽植面积已达100万亩,总产量约为35万吨,占全国四分之一,质量居全国啤酒大麦四大产区之首。“农垦就在河西建有大麦基地25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上。”知情人士透露,原料才是农垦、黄河两大企业寻求合作进而取得成功的关键。到2005年,全省在70万亩啤酒大麦的基础上,将新增50万亩种植面积;啤酒原料加工项目,在原15万吨的麦芽加工能力的基础上,新增11.5万吨,达到26.5万吨。

  三、构建“西部啤酒之都”

  青啤、嘉士伯“入主”农垦、黄河一周年之际,甘肃啤酒市场的格局已完全被改写。

  嘉士伯1997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在经历了第一次投资失败后,2000年,嘉士伯将其在上海工厂的75%的股份转手青岛啤酒。2003年卷土重来的嘉士伯,将战略重点转向了中国西部。自2004年以来,先后参股了黄河、西藏、青海等啤酒企业。而青岛啤酒早于1995年就并购了西安汉斯啤酒,牢牢把持着西安市场,1997年挟一路风尘挺进甘肃,初试牛刀,后又急转调头,兼并宝啤,也试图在西部杀出一条血路。

  值此背景之下,农垦、黄河敞开胸怀,恭手相让,“引狼入室”的结果必然激起新一轮的西部啤酒市场大战。

  (信息来源:甘肃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