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芯”产业 锻造竞争力
陈凌馨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过一句硬气得让人吃惊的话——“技术立企,一百年不变。”他的理由是:“以2004年为分水岭,中外家电企业的第一次艰苦较量基本结束了,结局以
优秀本土企业顽强生存而告终,彩电行业中就剩下不到10家企业,但本土企业试图以市场换技术、依靠别人技术胜出的目的,经实践证明并没有得到实现。现在以技术为核心的第二轮博弈已悄然开局,中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他甚至断言:“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没有知识产权这个DNA,‘百年海信’就只能是个短梦。”
7月2日是海信难忘的梦幻时刻,这天,海信分布在青岛、辽宁、贵阳、淄博和临沂的五大彩电生产基地同时下线装上了“信芯”的彩电,国产彩电正式有了“中国芯”。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认为:这是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中国年产7300万台彩电全部使用外国芯片的历史行将结束。媒体则认为,“7月2日,中国彩电业找回了一样缺失已久的东西。”
在当天的信芯彩电下线仪式上,海信集团总裁、海信电器股份公司董事长于淑珉不失时机地宣布:“海信将尝试由生产制造商向技术专利商转变,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芯片供应商。”以至业内权威人士断定:海信在家电产业的第二轮博弈中抢跑了!
芯片:彩电大国的隐痛
芯片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芯片技术是整机的技术水平标志,体现了产品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主要附加值。数字电视常用的核心芯片包括接收与解调芯片、解码芯片以及数字视频处理芯片,其中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不仅在开发设计上最见功夫,也是最有开发意义、分量最重的一款芯片。
在发达国家被当作是“工业粮食”的芯片,多年来一直是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隐痛:截至2004年底,我国境内有彩电生产企业68家,年产能8660万台,实际年产量7328.8万台,实际销量占全球销量的55%,是全球彩电生产及销售的第一大国。令人尴尬的是,彩电大国并非彩电强国,这7000多万台电视机中所使用的核心视频处理芯片均为进口,却没有一片“中国芯”。近年来,国家始终倡导将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
据商务部统计,仅2004年上半年我国芯片进口价值就高达262亿美元。2003年,我国芯片进口累计416.7亿美元,贸易逆差340亿美元,超过当年全国进出口25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值。近两年来,芯片贸易逆差年均增幅达60%,芯片已超过飞机成为美国对华第一大出口商品。
不掌握芯片技术,整机产业实际上变成了加工业或组装业。这意味着彩电产业的高额的上游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所赚走,而国内制造业只能赚加工的钱,以低成本厮杀,赚取产业链中的微利,这也是彩电价格大战连年爆发的重要原因。九成中国彩电到了国外不敢叫真名,必须贴上人家的品牌。以致有外商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就是根据市场行情购买成型技术或进行辅助性开发。就像一群水果贩子,专门做产品包装,什么水果好卖,就包装什么水果。”
尽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只能称得上是一个世界加工厂是典型的“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这一被动格局的产生原因正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空芯”现象。业内人士预计到2010年,中国芯片的需求量将要放大到700亿块的巨量,这个巨大的蛋糕谁看了都眼馋。有着技术创新底蕴的海信对此更是势在必得。
周厚健认为,要成为真正有生命力的制造企业,就要拥有很强的研发技术,这样才能为别人提供好的产品。这步不走过来,中国将永远在廉价劳动力的收入下发展。“核心技术一直是中国企业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最没有底气的一块就是核心技术,而这恰是跨国公司压倒中国对手的一张王牌。中国企业做不强的原因,是技术功底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太大,导致品牌影响力的差距过大。”此刻,一向平和稳重的周厚健发出了狠话:“中国企业是可以扭转行业的不自信、可以在核心技术方面赢得突破的。在海信,如果第一代技术是引进的,但是第二代技术必须自主研发!”
海信:核心技术从“芯”突破
2000年,海信召开座谈会讨论能否研发出芯片来时,内部意见不一致。研发中心的乐观派说能开发出来,而悲观的一方则说不能。项目带头人战嘉瑾属于乐观派,认为一定能研发成功,随后海信开始考察并在2000年底立了项,决定成立ASIC设计中心,决定组织核心资源研发被命名为hiview“信芯”的这一核心芯片。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国产彩电是不能没有民族‘芯’的,海信希望证明中国企业有能力也有毅力向核心技术挑战;‘中国制造’有决心也有魄力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靠智慧和创意挣钱。”
周厚健表示,“我并不太关心海信在低端产品上能否上规模。因为离开自主研发仅靠引进技术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核心技术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轻易转让的。海信必须以自主创新战略和‘后发优势’战略,逐步缩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并获得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广告和降价是短期手段,技术和质量是长期手段,长期手段和短期手段能兼顾最好,若不能兼顾,海信宁可服从长期利益而不服从短期利益。我们绝对不能等到死掉那天,才发现技术上的巨大差距是海信死掉的根本原因。”
2001年1月开始,海信在上海悄然封闭了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开发团队,出发前周厚健嘱咐,“此举事关海信技术突围大计,要耐得住寂寞。”周厚健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下了很大决心,因为失败的风险很大,而且一旦失败,投资完全无法收回。别的项目失败后还能留下厂房、设备、仪表等,但这个研发失败将导致投资一无所有。”
2004年9月28日,海信持续投入近1600多天不见成果的寂寞终于被打破。在一张A4纸大小的电路板上成功嵌入了十几万行的设计代码,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制程,集成了近200万个逻辑门,700多万个晶体管,从而开发完成了可广泛使用于包括CRT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各种视频播放媒体终端的“信芯”。不久便通过了由信息产业部组织的顶级专业技术鉴定,鉴定结果表明hiview“信芯”达到同类芯片的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资深专家安永成介绍,“Hiview信芯”的结构设计与关键算法设计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应用到数字高清彩电上,并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截至目前,这款芯片陆续获得3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直到今年6月26日,海信集团才在北京发布了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诞生于海信。
作为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赞助项目,“Hiview信芯”项目提前高水平完成让信产部的官员深感意外,因为实际技术水平大大超过预期,是国家2000年来集成电路核心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中国“芯”的研发成功不仅是彩电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向彩电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有利于增强我国家电电子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得悉海信“信芯”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后,中央领导同志温家宝、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等分别作出批示,高度评价海信的技术创新成果,并希望企业再接再厉,为我国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作出贡献。其中温家宝总理批示:祝贺海信集团数字视频芯片研制成功并批量上市。立足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才有竞争力。希望海信集团再接再厉,不断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出新贡献。黄菊批示:海信集团研制出彩电核心芯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国是彩电生产大国,在关键件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非常重要。
信芯:要在产业化中找出路
与此前取得芯片研发技术突破不同的是,海信的技术已经跨越了实验室的阶段实现了量产,其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景简单计算即令人垂涎欲滴。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指出,“以前国内也出现了如V12、微晶神画等视频处理引擎,这些都是将进口的芯片加以整合来完成的,而视频处理芯片领域目前并没有像英特尔这样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海信相信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对于芯片的产业价值前景,周厚健显得非常自信,他说:“中国在核心技术开发上的现状是,‘万马奔腾’,但都没有产业化。”因此,海信计划除了自身使用该芯片外,还打算向国内其他彩电企业推销该芯片。据悉,海信将把这个成果的产业化放在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使芯片设计与开发、整机实验与应用垂直链接,力争成为中国最大的芯片供应商。
据海信测算,“信芯”产业化后,10万片的规模就可实现盈利。海信计划今年达到100万片的生产规模,每片大约比国外的同类产品便宜5美元左右。这种优势将打破中国彩电芯片被外国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为中国企业采购成本的整体降低创造了条件。信息产业部对该芯片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示帮助海信在国内推广此芯片。海信将积极主动地向国内外同行推广这个产品与系统技术,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力在数量上有较大的突破。
海信集团总裁、海信电器股份公司董事长于淑珉认为,信芯研发成功,对提高民族产业积极投入芯片的开发无疑建立了信心,这对在其他产业领域(如手机等)打破国外在芯片垄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她透露:“信芯”也给海信自己带来开发速度上、规模以及技术升级上的许多挑战。下一步海信将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快研发速度,进一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相继向系统级(SOC)芯片和多功能芯片进发,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市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性价比竞争优势的系统产品。同时针对数字电视、宽带多媒体应用等,开发下一代高性能、高集成度、低成本的数字多媒体处理芯片。
海信的目标很明显,那就是有策略地集中资源,选准核心技术方向与突破口,做到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构筑当前与未来竞争优势。
周厚健告诉记者,本次芯片项目的成功,是海信走“技术立企”战略的重要一步。如果国内其他彩电企业同意,海信愿意将视频芯片技术放到前不久刚刚成立的中国彩电联盟知识产权委员会的彩电“专利池”中,与国内其他企业分享这一成果。未来三五年,将是中国信息产业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时期,海信愿意以更多的身体力行为民族产业的提升尽微薄之力。
他表示,在以技术为核心的第二轮博弈中,中国本土企业必须尽快进入一个“思路明确、机制优越”的技术开发状态,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否则落后就要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