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法报称我国是假冒商品的王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17:44 商务部网站

  法国《费加罗报》副刊7月9日刊登专题报道称,目前有30%的世界名牌工业制成品遭到假冒或盗版,并充斥国际市场,而这其中有多达一半以上来自昔日的“中央帝国”。在音像制品领域,中国市场上的盗版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报道配以大量的图片指出,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假冒商品涉及范围很广,不但有名牌香水和化妆品等奢侈品,还有航空器件、办公设备、食品、药品、光盘、香烟、名酒,甚至汽车配件,可以说包罗万象。为此,法国制造商联合会作为法国主要的反假冒斗争机构,特别提醒其会员企业:“如果你们的产品在中国还
没有受到假冒,那也会为期不远。赶快把你们的制造技术作为秘密保存起来,并时刻注意观察中国市场。”。该篇报道的作者是通过一位常年在北京工作的法国律师引见,乔装成国外买主对深圳市的一家大型商业中心进行暗访后揭开这一现象的。他发现,和一般人的想象不一样,中国的制假贩假行业多有着“黑社会”背景,他们拥有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很多假冒产品都是在超现代化的大工厂,以流水作业的方式秘密生产的。储存假冒产品的仓库也都极为隐蔽,有的和停车场相连,有的通道如迷宫般令人晕头转向,有的甚至处于云南的深山老林之中。这些工厂和仓库警戒森严,一旦来访者的暗探身份被识破,立刻就会被处死,有的还会被活活浇铸在水泥预制板中。假冒产品的展厅也出乎意料之外,竟公然设在貌似宾馆的高层建筑里。这样的宾馆既没有休息大厅,也没有前台,但却每天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作者宣称,假冒产品在中国如此猖獗,主要是中国的党政部门纵容的结果。中国政府出于考虑自身形象,有时也会开展专项整治,但过后假冒产品依然如故,假冒产品制售者主要的威胁反而是那些外国律师。但这一现象并非不可遏止,关键是中国政府要采取合作的态度,中国的经济界也要认识到假冒产品最终会危及自身。此外,欧洲国家也要进行自我清理,因为很多造假的源头其实在欧洲。对购买假冒产品的消费者也要进行严厉惩罚,因为只要假冒产品有市场,制假贩假现象就不会消失。(张胜斌2005-7-12)

  (信息来源:驻法国经商参处子站)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