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太行小城展魅力——山西省晋城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先进市的有益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16:34 商务部网站

  建市仅有20年的山西省晋城市,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小城市闪光的亮点,不仅仅是全市各项经济指标一直领先全省,重要的是城市整体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继2004年摘取了省级文明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的桂冠之后,又吹响了进军国家一流文明城市的号角。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游泳赛、国际摄影颁奖晚会、中德散打赛等多项重大体育和文化赛事。记者到晋城采访时,市委书记李雁红说:“晋城市的成功,得力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较好地掌握了小城市发展的辩证法”。“黑色”与“绿色”的对话——靠挖煤炼
铁立不起文明城市

  走进晋城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岛”;漫步晋城街头,也往往会被街头绿地所吸引;而透过公园静静的围栏,看到的也是绿意葱葱的园林风景,令人不知不觉地陶醉在春天的气息中。这种景象是晋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新变化。而这种变化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由“黑色”到“绿色”的观念的一次大变革。

  晋城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煤炭和生铁生产基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刺激当地农村和农民开发“黑色”产业,迅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并成为全省最早实现全市整体达小康目标的地市。但随着煤铁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一些小康村由于煤铁资源枯竭,地面塌陷、植被破坏,又没有树起地面替代产业,出现了返贫现象;乡村企业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而难以“筑巢落凤”。发展环境不适宜外资企业长远发展,外商不愿投资开发。市区单位和公共绿地被大量商铺、停车场、仓库侵占,变成经营场所,园林绿地受到蚕食。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随着建设文明城市被提到议事日程,这种“黑色”现象越来越使晋城市委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仅靠挖煤炼铁挖不出前途,煤堆里和矿碴上立不起根深蒂固的强市、也立不起文明城市。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只有创建和营造生机盎然的绿色生态环境,才能使城市放射出七彩的光辉,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上上下下形成共识之后,一场“黑色”变“绿色”的变革开始了。

  “绿色”生态环境怎一个“绿”字了得,它不是简单的种草种树,而是全市镇村的绿网大覆盖。1997年晋城就是全省第一家绿化整体达标的地市,全市的荒山绿化面积达到477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领先全省,分别达到22.5%和33.4%,但仅有荒山绿化不行,城市绿化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还必须从城市绿化抓起。

  先将城市绿起来。近年来先后安排了植物公园、东吕匠公园、博物馆两侧绿化工程、笔峰寺公园、滨湖游园两大公园绿化等一批绿化工程,以及金辇酒店、军分区、凤翔小区、凤苑小区等一批市级园林单位、园林化小区创建单位。与大晋城、大开放的发展氛围相协调,政府积极引导市直和驻市中央企业和省直管单位拆墙透绿,变封闭式的格局为开放式的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带头拆除围墙、门面房,虽损失好几十万元,但将市委政府综合办公大院建成了一个开放式的花园式的办公场所。市首脑机关带了头,市直、驻市单位、城区、泽州县马上行动起来,建设绿色政府、绿色单位。现在再到任何一个单位看看,每个单位都是绿色成茵、开门办公、生机盎然。泽州公园、植物园、人民广场、物茂广场、凤翔园、七星广场、凤西广场、森林公园、文笔峰公园等7个开放式的广场,就像镶在城市的七只眼睛,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的外地老板、打工仔和市民散步、跳舞、休闲。到目前为此,市区已建成绿化面积达到3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0公顷,绿地覆盖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1平方米,已初步形成道路沿线绿化、垂直立体绿化的园林绿化体系。

  环市区、环县区、环城镇区绿起来。近年来,全市共拿出上亿元资金进行环城生态园林绿化。市里将环市区周围的荒山和环路边15米处以及市区公路交叉口等处作为绿化重点,共植树35万株,营造了一条30米宽的绿色林带,营造小片绿地290亩。市属各县市区及重点乡镇也建成了环城绿色生态圈。这些环市县、乡、村林带象一条美丽的绿带,群众形象地称作为挂在城市脖子上的“绿色项链”。

  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绿起来。晋焦、晋阳、及刚刚通车的晋长高速公路都按照公路每侧绿化带10至30米的高标准,实现了公路建设与两侧绿化带的同步发展。

  山绿了,街绿了,村绿了,单位绿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也要绿起来。黄华街社区由驻地单位投资12万元,先后硬化地面1500平方米。修建花墙438个、花池11个,绿化面积800多平方米。在新的晋城市安居工程示范区凤庆小区,只见楼前楼后、绿草成茵、文树挺拔、馨香四溢、美不胜收,这里的人均绿地面积已达10平方米、高出全市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2个数字。居民李志文说:“紧张劳作了一天,在小区散步,嗅着花草的芳香,令我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100多个小康村也按照生态绿化型、生态园林型、生态旅游型等3种类型,搞了园林绿化。

  绿色工程是经济环境。这个观念的产生是广大干部群众观念的升华。从签定绿化项目责任制,到完成项目,再到义务植树种草,都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近年来,仅市区就新栽乔木58万株,相当于建市以来栽树总和的十多倍,新增绿化面积高达141万平方米。种草种树,不仅改善了晋城的投资环境,而且改善了晋城的整体形象。一位外地客商说,有了好的政策环境,又有了好的生存环境,这里是最好的创业之地!近年来,许多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及外商将目光开始投向晋城。继台商郭台铭开办的富士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晋城投资5亿美元,港商以56%的股份,一次投资1.6亿多元,共同开发大宁煤矿。外商、外资在晋城落户的项目已涉及农业资源开发、活性炭、煤矿、旅游、公路、中药材、发电等。用好“无形之手”,更用好“有形之手”——“硬件”和“软件”的联手

  文明城市建设,它是一个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市民素质等因素的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从另一角度讲,它是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统一体。如何做到两者的协调和统一?夏振贵市长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既要用好‘无形之手’,更要用好‘有形之手’,只有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何为“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他进一步解释说,“有形之手”就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指导文明城市建设;“无形之手”就是依靠市场的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城市。

  在文明城市的硬件建设中,晋城市的城市建设创造“晋城速度”。在短短十九年的时间内,便使市区面积由建市初的8平方公里扩展到2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由三横三纵发展到十纵九横100多条街道,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普及率赶上和超过了全国中小城市的平均水平。这么快的建设速度,得益于他们自觉地运用市场法则经营城市,积极引导农民进城投资参与城市建设;消除投资壁垒,鼓励和吸引外地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城市;实行土地拍卖,挖掘资源型资金,强化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公开拍卖黄金地段土地及市政设施广告权、公用设施经营权和路桥冠名权,等等。这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大提速了城市硬件建设的速度。记者在建设部门了解到,仅由农民投资或参股经营的三星级以下的大酒店、饭店,就有金辇大酒店、阳光大酒店、富景国际大酒店、高都大酒店等四、五家,农民经营的宾馆、商场、汽车销售维修公司、游泳场、歌城、医院、学校等充斥市区大街小巷,所经营的范围涉及十多个行业。记者在新市东街看到去年拍卖冠名权由阳城大电厂出资修建的阳电体育场正在建设之中。

  人的素质是文明城市的重要要素之一。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就成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一些公共娱乐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欠帐很多,按新型城市和文明城市的要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文明学院都是空白,加之城中村多,市民、农民混住,一些诸如乱扔纸屑、乱涂乱划、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不文明现象到处可见。所有这些,靠市场法则难以解决,必须运用政策“有形之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市里陆续上马建成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职业技术学院、凤鸣小学、凤鸣幼儿园等文化、教育、体育设施、增加了城市的文明含量。对城中村进行了社区改造,陆续将西巷、后河、西关等村改造成社区,将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化为在社区统一管理下的市民,全市共建成42个社区居委会。建市以来,该市实施的全省最大的旧城改造工程——黄华街改造工程,总投资9亿元,动迁面积60万平方米,动迁人口1万多人;共有2631户居民从昔日的残城陋巷中搬入今天绿草如茵、高楼如林的住宅社区。去年开工的黄华街西区改造工程,总面积1119亩、居民1650户,工程拆迁面积62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其中住房39.6万平方米。新的黄华街西区完工后,入住户数可达5030户、1.6万人。

  抓素质教育和提高,首先从领导机关和机关干部做起。市委、市政府积极积极倡导广大干部群众“做文明市民”“做知识型人才,创知识型城市”,定期对科级以上干部进行系统培训,经常对党员干部进行短期培训,教育干部群众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市纪委、监委和市行评办、市电视台联合开办了“行风大家谈”栏目,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公开评议,从而促进了广大干部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社区居委会从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入手,各社区把《城市文明市民守则》、《文明晋城“十不”要求》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市民入耳、入眼、入脑,文明行为成为自觉行动。还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评比活动。在康乐社区记者看到一位姓张的大娘展示的一周的功课表:星期一跳舞,星期二书法,星期三表……从前拿锄头的农村妇女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据了解,全市42个社区共办起80所市民学校,学校除经常不定期地聘请专人讲形势报告、公民四德等课程外,还经常组织居民学习科技、法律等知识,各社区普遍办起了阅览室、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站点,共办起“一会三场”、女子音乐会、威风锣鼓队、老年健身队等各种群众艺术团体72支,浓郁的文化氛围使群众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整治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建设和治理的互动

  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治理尤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同为文明城市建设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仅有建设,没有治理,建设就会付出成倍的代价。在晋城,记者就听到这样新鲜的观点:环境治理就是发展生产力!

  城西山口是采石场的集聚之地,也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为了文明城市建设,政府痛下决心全部取缔。同样,原建在市区的晋钢、二化、水泥厂等污染企业也被限期搬迁。2002年在晋城市第三届人代会上,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建成现代化城市的战略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通过城市进一步扩张、东移西调北抑南扩,使城市面积由现在的25.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现在的31万人增到60万人,在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的同时,加快5个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到2020年使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按照这个构想晋城市对城市环境展开了全面整治。

  晋城市的煤炭和冶炼是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冶炼业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辉煌。为了还城市一个良好环境,政府关闭了109家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和一批简易的“一脚蹬”小高炉,重点扶持100m3以上的无污染或少污染炼铁炉。目前全市已规划和建设10家100m3以上的炼铁厂。今年底,又对全市所有小煤矿进行采改,将对年产量不达9万吨的小煤矿全部关闭。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议》,政府启动了“蓝天工程”,对城市综合治理作出了规划,环市区109家小煤厂被安排在规划区之外,并改造成4家年产7万吨以上的型煤厂。治理和取缔了89个大小企业、63个建筑施工场地104家饮食业油烟污染。规范了生活、生产垃圾的收集、运输和环卫清扫保洁。被限期搬迁的污染企业也加快了治污速度。市水泥厂投巨资购回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立窑袋式除尘器,日削减粉尘排放量200公斤。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也纳入治理范畴,已规范了1500多辆车辆。到去年底,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已累计达到192天,好天气比去年同期又增加14天,四、五级天气同比减少45天。一位刘先生对市区空气状况如是评价,“蓝天多了,太阳红了,尘雾少了。”

  晋城市大胆借鉴沿海地区大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组建了城市执法局,加强了城市的管理力度,规范了街头广告、街头商场门店停车场、农贸、土特产市场,将市民的行为纳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东西两河是横跨市区的两条污水河,不仅沿河群众怒气很大,而且象城市脸上的两个大污点,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文明形象。去年在城市综合整治中,政府提出西河变美,东河治污、沿河两岸绿化、亮化、美化的整治方案,投2亿多元巨资,打响了治理两河的攻坚战,目前西河已成为城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绿了,亮了,净了,美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起来,城市的品牌也树立起来。全市的经济和环境、城市和农村、人与自然达到了协调发展。2004年晋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44.4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43.1亿元,同比增长43.1%,农民人均收入达3278元,同比增长1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97元,同比增长14.5%,均名列全省前茅。

  美丽的晋城市步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艳阳天”!

  (信息来源:晋城市地方商务之窗)

  (信息来源:山西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