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中国半导体产能不可能大规模扩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13:41 商务部网站

  最近,美国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SEMI)的一篇报道称,由于IC(集成电路)需求迅速增加,中国将在今后4年(至2008年)建造20个新的半导体工厂。国内各种媒体纷纷转载这条消息,国人也备受鼓舞。然而,从市场需求及资金来源等分析,笔者觉得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SEMI这一预测与另一个国际著名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iSuppli的预测大相径庭。6月14日,iSuppli在“电子新闻”的《中国代工业将面临缓慢增长》一文中称,如果以1
0.3%的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中国2008年IC代工业销售额将为33.6亿美元,与2004年的23.1亿美元相比,差值约为10.5亿美元。假设这一部分增量全部由新建芯片生产线来完成(实际上现有的芯片生产线也有扩容能力),顶多需要7条8英寸生产线便能实现。

  另一方面,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资金将让20个工厂的设想成为泡影。

  通常认为,如果建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月产能2万~3万片,至少要投资10亿美元,如果采用旧设备,资金量可减为1.5亿美元。建一条6英寸芯片生产线(旧设备),投资至少需要3000万美元;如果是12英寸芯片生产线,投资要在15亿美元以上。

  资金从何而来?通常的方式是国家入股、银行借贷及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国家入股的可能性小,更大的可能是银行借贷及IPO。

  IPO是国际高新科技产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大多数国外半导体大型工厂是依靠这一渠道成长的,但中国有其特殊性。尽管部分企业能够在内地A股上市,但融资额太少,仅1亿~2亿元人民币,可谓杯水车薪。如在中国香港或美国上市,难度较大。已经上市的中芯公司与无锡上华的股票价格一直低迷,成交量非常小。

  这也是华虹NEC、上海先进等国内著名半导体公司持续观望的理由。

  即便上市公司能够顺利融资,也未必能够支撑久远。因为,比融资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如何实现持续赢利,并给予投资者合理回报。

  至于银行,除了目前利率高,贷款也难拿到。国内银行自身正在酝酿上市,对于风险的考虑远比以往谨慎。而对国外银行来说,中国半导体公司似乎还未曾获得过它们的贷款。以中芯为例,半年过去了,美国进出口银行至今仍未解除对其贷款计划的无限期搁置。(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