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不再沉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7:0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一旦某个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扩大到政治范畴,势必要用政治手段来解决。比如中国货币的币值,这个纯粹的经济问题,现在要由美国的参议院来对此进行表决。

  日前,由美国参议员舒默和格莱汉姆领衔提出的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提案已被暂时搁置。尽管这意味着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但此后未必是坦途。

  机会还是挑战

  在如何认识中国崛起的题目下,世界各国尚未达成共识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日益强大,世界各国再也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晋林波研究员表示,一个本质问题是,中国自身发生了变化。“以前中国的经济可以被称作自给自足、自成一体,我们的发展是相对封闭的。而现在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随着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我们要走出封闭,与世界接轨。这种接轨既包括制度上的,也包括思想文化上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沈骥如研究员说,“现在世界各国只是还不习惯在经济上来了一个新伙伴。”他分析,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中国已经走出了闭关锁国的状态,中国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当中。中国GDP总量去年在世界上的排名是第7位,贸易总量排世界第3位,中国引进的外资总量也已经有5000多亿美元。

  到底是机会还是挑战?是竞争还是利益?在如何认识中国崛起的题目下,世界各国尚未达成共识。“有些国家,比如美国,认为中国是挑战,因此经常用冷战思维来考虑对华关系。”沈骥如说。

  面对国际上对中国产生的猜疑与警惕,晋林波表示,“这有必然因素,因为无论哪个国家强大了,都会引起别国的警惕,甚至制约。这不是仅针对中国的行为,像印度这样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在经历着同样的情况,我们应理智看待这一点。”

  力挺经济发展

  “财经外交”正是保障经济和平发展的妥当方式

  能够理智地看待问题当然最好,但眼下,中国正经历着越来越多的具有政治性背景的经济摩擦。把握妥当地解决问题的方式显然更为迫切,“财经外交”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

  晋林波说,“外交永远是为国内政策服务的。现在我国的国内政策就是全力以赴发展经济,所以外交就要为这个内政服务。”而能否熟练运用和驾驭财经外交,关系到中国整体外交战略能否真正实施,国家的最高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正确看待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经济制度,争取其他国家对中国经济措施、经济理念和经济基本制度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中国“财经外交”的着力点。

  中国声音渐高

  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中国高官们的声音日渐响亮

  中国的声音应该让全世界听到。近期,中国的政府高官们纷纷高调发声:胡锦涛主席在《财富》论坛上告诉全球商界领袖,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崛起,不会威胁世界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上告诉与会各国财长,人民币汇率要坚持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对各国都有好处;央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长金人庆等均在不同场合告诉世界,中国人民币汇率肯定要改革,但会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不会屈服外界的压力。

  表达“中国声音”的场合与时机都是精心挑选的。5月16日至1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主席发表演说。6月7日,国际货币大会中央银行论坛首次在北京召开。6月11日,为期两天的八国集团(G8)财长会议在伦敦结束。应英国财政大臣布朗的邀请,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参加了八国集团成员国和中国、印度、巴西及南非四国财政部长(G8+4)对话会。6月26日,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首次来到中国,在天津开幕,温家宝总理强调人民币汇率原则。

  此外,一系列重量级的财经会议还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召开。这些事实无不折射出同一迹象———中国声音日渐响亮,中国“财经外交”拉开了大幕。

  “‘财经外交’当然不仅仅包括‘表达’。”沈骥如强调。他认为,通过对话可以将形势改善,但是行动更说明问题。邓小平曾有个观点,就是在争取自己战略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合作伙伴的利益。“在对待东盟的态度上,中国就充分履行了这个思想。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上,中国向东盟开放了农产品市场,给予东盟国家很大的利益,中国并没有一味地索取,这一举动表现了我们极大的诚意,而此举也换回了东盟各国的信任。东盟各国有一个共识:中国崛起对于它们来说是个机会。”

  随着中国“财经外交”的不断深化和逐步成熟,可以预见,中国在国际财经领域的话语权还将不断增大。这将在保证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和谐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7月13日 第八版)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