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王春:神秘资金力保千点不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5:4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昨日,当上证指数重新面临千点大关之时,神秘资金出手以招商银行、中信证券、海虹控股、中国石化、上海汽车等为代表的指标题材股,从而大幅拉抬股指,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的好戏。与前期的6·8行情相比,我们可以发现两次行情之间,在时机选择、政策环境、操作手法、选择股票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那么,本次反弹是否会成为6·8行情的翻版?神秘资金在千点附近不断出击,究竟是一种战略建仓行为,还是一种短期炒作行为?

  手法惊人相似

  7月12日的反弹,与6月8日的反弹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时机选择一致。两者都是在上证指数刚刚或者即将跌破千点关口时所引发。应该说,千点尽管不具备实际意义,但却是2001年以来坚守股市的众多中小投资者心理防御的底线,跌破千点对于熬过漫长熊市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在心理上是无法忍受的,因此,游资所主导的千点保卫战,迎合了广大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其次,政策环境一致。两者都是在朦胧利好政策即将推出的氛围中爆发。6月8日市场流传着注资券商等利好预期,而7月12日管理层则提出了扩大QFII额度、取消对国有企业投资股票的限制性规定等政策预期。

  第三,操作手法一致。两者都选择突然拉抬指标题材股来拉抬指数,以巨量大单逼空涨停的方式激活人气。

  第四,选择股票基本一致。两者均以中信证券、中国石化、招商银行、海虹控股等具备较高人气度的股票为出击对象,并且多数是上证50指数样本股,两次反弹上证50指数的涨幅都超过了上证指数的涨幅。

  因此,7月12日的反弹行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作6·8行情的翻版。众所周知,6·8行情从蓄势到结束仅仅维持了4天时间,而7月12日的反弹力度虽然强于6月6日,但要明显弱于6月8日,考虑到本次反弹距离前一次反弹时间较近,1100点附近已经聚积了一批新的套牢盘,继续大幅上涨的难度较大。而且考虑到2005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普遍减缓,大规模的股改也将全面推开,因此当前市场尚缺乏大规模做多的机会。

  信号相对积极

  尽管中短期而言,上证指数仍然存在再创新低的可能性,并不具备大规模反弹的条件。但是从长期来看,若市场在千点附近开始频频放量,却可能是一个较为积极的战略信号,这可能预示着已经有部分场外资金,尤其是投机性资金开始尝试建立股票市场的战略性仓位。这其中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

  首先,除了股票市场,当前我们已经难以发现另外一个可以替代股市的处于历史低位的市场。多数实业投资的暴利让位于宏观调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历史高点,黄金价格随着美元走强开始疲弱,房地产价格受到监控,债券市场收益率已经下降至2003年年底水平,国债收益率已经与当前银行存款的税后收益率相当。显然,股票市场已经变成为2001年以来投资领域最后一块处女地。从投机吸引力角度来看,随着其它投机机会的逐步消退,股票市场无疑越来越具备投机吸引力。但是,考虑到社会资金流动方向的战略转移将是一个持续渐进过程,在财富效应尚未树立之前,流向股市的增量投机资金必然是处于一个相对缓慢、试探性的阶段。

  其次,投资价值是长线资金战略入市的基础。随着股票市场四年多的大幅度下跌,尽管市场整体上仍然不具备明显的绝对投资价值,但潜在的估值吸引力无疑在大幅提高,尤其是以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绩优蓝筹股,在考虑到对价因素之后,整体上已经处于可长期投资的合理价值区域。当前市场之所以仍然缺乏长线资金大规模入场,主要原因是经济周期性因素带来业绩下降担忧。因此,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面前,长线资金的入市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过程,这使未来股市更可能长期表现为低位箱体震荡过程,而非持续上涨。

  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近期在千点附近的反复放量,可能是某些场外投机性资金的试探性建仓行为。由于投机性资金流动性强、短线盈利愿望强烈,这类增量资金有可能会使未来股市震荡加剧。另外,在当前市场基本面因素尚未明朗之前,长线战略资金尚无法与投机性资金形成合力,这也决定了下阶段市场仍然存在继续向下波动的空间,市场再创新低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大。当然,从中长期来看,近期市场所出现的反复低位放量仍然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适当关注预增蓝筹

  从市场运行趋势来看,由于下阶段市场继续下跌、再创新低的压力仍然存在。在市场系统性风险尚未释放完毕的时候,多数绩差个股的投资风险将进一步释放。对于不得不留在股市的部分机构资金来说,更加需要寻找到相对安全的避风港,这很可能会导致部分股票出现较为明显的相对投资机会。

  除了前文提及的上证50指数值得长期关注外,在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减缓的时期,那些半年报业绩能够继续大幅预增的股票就显得特别珍贵。在近期已经公布业绩预增预盈的160家上市公司中,其行业分布特征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20家为房地产上市公司;26家为投资品(电气设备、机械、建材)上市公司;37家为消费品及服务(纺织服装、酒店旅游、零售、家电、汽车)上市公司;29家为原材料(钢铁、化工、有色金属、造纸)上市公司。其它行业如医药、信息技术、电力、交通运输、能源等均有8家左右的上市公司。

  遵循弱势反弹思路,投资者不妨多关注业绩预增的消费和服务行业类公司。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兴业证券 王春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