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王利敏:股市需要赚钱效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5:44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继周一市场遇重大组合利好不涨反跌后,昨日,沪市在千点附近终于拉出长达34点的中阳线,但其量能和上攻力度,与6·8大阳线显然不可同日而语。种种迹象显示,目前股市不缺资金,不缺利好,真正缺少的正是股市赖以生存发展的赚钱效应。

  股市应有赚钱效应

  股市应有赚钱效应,看似不争之理,然而这一说法未必正统。翻遍国内证券书籍,在谈及证券市场功能时,可谓众口一词:一是融资功能,二是转换经营机制功能,三是资源配置功能,四是定价功能。很少谈到股市的投资功能,更不用讲赚钱效应了。

  然而,综观世界股市的发展史,股市在解决融资、大规模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其间屡屡为投资者带来的财富效应则是有目共睹的。从美国老太太投资股市成富婆到股神巴菲特成世界顶尖富豪,无不反映了股市迷人的财富神话。

  然而,沪深股市给人的印象更多是一个筹资场所,而不是一个投资场所,对于股市赚钱多少还有点不好意思。而2245点调整以来,股市更是以财富大幅度缩水的角色出现,投资者已不知股市赚钱为何物。显然,要让股市真正走出低迷,必须恢复股市理应具备的赚钱效应。

  投资基础正在夯实

  平心而论,经过长达4年多的挤泡沫,沪深股市已经达到了平均市盈率最低,平均股价极低,相当多的股票已价廉物美的地步。从历史上平均高达七八十倍的市盈降到了15倍多,按照目前近30%的对价,甚至可降至12倍左右。历史上平均高达20多元的股价如今已跌到4元多。大量股票跌破发行价,跌破净资产值,甚至跌破面值。在国内众多机构纷纷看空之时,QFII则非常看好,多次要求增加投资额度,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从资金面看,尽管场内存量资产有限,但场外资金极为充裕。一是近期债市屡创新高,个别国债的内在收益率已经低于存款利率,巨额资金宁可围着几乎无利可图甚至风险很大的债市转,主要还是因为无投资方向。二是堆积于房市的资金仍然庞大。虽然房市走向已显不妙,但房价未大幅下跌,表明因为无新的投向,房市巨资尚未大规模离市。至于前几年高位退出股市,或已从房市退出的资金,目前更多的也是股市的看客。由此可见,股市一旦起行情,增量资金的潜力是巨大的。

  随着两市股价的大幅下跌,以及各类政策的逐渐落实,股市的投资平台正在建立起来,而这为股市出现赚钱效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让利好真正成为利好

  周一的利好,共计11条之多。尽管不少是先前已宣布过的,如推进银行组建基金公司,加大社保及保险资金入市力度等等。但也有不少新内容,如允许基金股票质押融资,以股改为契机推进绩差公司重组,特别是取消国企投资股市限制性规定等。

  市场之所以对众多利好不予理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少利好仍是期货性质。二是有些利好未必能成为真正利好。现在最普遍的看法是资金入市已经开闸了,但资金能否源源而来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事实上,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入市闸门早已打开。入市的保险资金出现亏损,至今还在不时地赎回基金。社保基金也有疑虑,动不动转念欲投海外资本市场。为什么呢?因为A股市场没有赚钱效应。

  因此,只要股市继续没有赚钱效应,不要说让社保、保险加大入市力度,甚至连现有的规模都很难维持,更不要说期待国企入市了。

  综上所述,近期的不少利好,仅仅是打开了资金入市的闸门,至于资金是否沿通道而入,还取决于股市本身是否有赚钱效应。换言之,有赚钱效应,这些利好会成为推动股市大幅上行的利好,利好的效应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世基投资 王利敏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