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宜昌扶贫先扶智培训就业率98%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9:3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采取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搬迁扶贫三大治本措施,使全市11万多人实现脱贫

  本报记者郑波 肖敏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地处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老、少、山、穷、库”区面积和人口达到全市70%以上,
13个县市区中有8个地处山区,扶贫开发的任务非常艰巨。

  由于该市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介于东部技术优势和西部资源优势的交汇处,所以从区位上一定程度地承担着联系东南西北、维系四方交流、策应东南沿海、支援西部发展、开发长江中上游的枢纽和传递作用,是全国生产力由东向西推进的“接力站”和“支撑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由沿海向西部发展的重要“发展极”和“生长点”。可见,今后几年,它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如何破解区域特色与农村经济发展这一难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郭有明。

  据郭有明市长介绍,2001年以来,该市市委、市政府采取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搬迁扶贫三大治本措施,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有11万多人实现脱贫。培训就业则是三大措施中的重中之重。

  扶贫先扶智。面对当前劳务市场需求旺盛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他们把帮助贫困农民培训就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三大治本措施之一,以青华职业学校为依托,着力破解“资金筹措、对象选择、质量保证、就业安置、合力扶贫”五大难题,走出了一条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学校承办、社会帮扶的贷款参训、就业脱贫的培训就业扶贫的新路子。

  农民要培训,资金是难题。破解不了培训资金这个难题,贫困地区农民就进不了校园,迈不出山门,跳不出“之所以穷,是因为穷”的怪圈。他们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对符合外出务工基本条件的贫困农户的劳动力,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扶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他们在集约使用扶贫培训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的基础上,从2003年开始,积极探索小额贷款培训试点,一种是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直接贷款给参训学员家庭,另一种是通过青华职校转贷给学员,学员用就业后的工资偿还。市政府出台了《宜昌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贴息贷款管理办法》,基本做法是:财政安排担保和贴息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到学校;学校转借给贫困学员并负责回收;学员只还本不付息,因特殊原因不能偿还本金的,用担保资金弥补。从今年起,市级财政又安排80万元,作为培训贷款的担保资金;安排70万元,用于贫困学员培训经费补助和贷款贴息。预计今年全市发放培训专项贴息贷款将超过300万元。随着担保资金的增加,贷款发放数量将逐步增加,培训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县两级通过各种渠道的扶持资金,每年培训转移贫困农民5000人以上,带动2万多人实现稳定脱贫。

  几年来,全市通过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98%,贫困农民培训就业后人均月工资达到800多元,带动2万多户、7万多人脱贫致富。目前,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农民加入到就业培训中来,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因此脱贫致富,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紫/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