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研究 > 正文
 

银行热衷垒大户 信贷风险加速集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1:17 经济参考报

  垒大户,指的是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上市公司)、大项目和某些行业过度集中的一种现象。对此,舆论多有指责,认为银行只会“锦上添花”,而相关部门也屡次作出风险提示。但最近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银根相对紧缩的背景下,大户仍是银行竞相追逐的对象,银行间同质竞争加剧,利率打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信贷风险集聚。

  这究竟是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必然,还是信贷市场供求关系的扭曲?

  大户风光无限 银行相煎何急

  垒大户,在银行界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大户到底有多“大”,鲜见披露。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以湖南省前100家贷款余额大户和1999年以来68家不良贷款大户为对象,完成的一项专题调查,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

  调查显示,2004年末,全省前100家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的近1/3,其中前10户贷款大户的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的近1/6。四类企业,即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企业,汽车、钢铁等热点行业以及公路、城建等有政府信用背景的企业备受各家银行青睐。仅统计贷款余额过亿元的企业,2004年末,这四类企业贷款余额就占全省贷款余额1/3强,分别为13.1%,12.3%,4.8%和8.7%。

  以贷款余额过亿元企业的户均贷款看,上市公司及其关联集团户均17.3亿元,成为当然的“大哥大”;电力、电信、卷烟、石化等垄断行业企业紧随其后,户均10.5亿元,公路、城建等有政府信用背景的企业以及汽车、钢铁、房地产和水泥等热点行业次之,分别为7.6亿元和5.6亿元。即便是全省累放贷款过亿元的企业,其户均贷款也达3.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2001年相比,前10户贷款大户的贷款余额、过亿元企业累放贷款占比、以及户均贷款数均有上升,呈现出贷款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态势。

  “有的大企业简直就是爷!谈判中我们完全处于弱势。”某商业银行公司部老总抱怨。

  然而大户的风光正源于银行的吹捧。用“混战”来形容当前信贷营销市场也许并不为过,“就连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也背离自己的职责定位,拼命与国有商业银行等大银行争客户”。“僧多粥少”,形成资金借方市场,银行丧失议价的主动权。

  人民银行在湖南省进行的专题调查中发现,为了本行能挤进某个大项目或大企业,商业银行与大型企业根本没有谈判条件和资源,抵押担保要求被迫降得很低,部分大企业信用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40%以上。同其他行业一样,同质竞争下,价格战在所难免。对湖南大户的调查显示,34%的贷款利率下浮,一般下浮5%-10%,加权平均年利率低于当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32个百分点。一些企业的某些业务向银行招标,除了要求放宽信贷条件、下调利率外,还要代为装修电脑房甚至无条件安排子女就业!为了挽留所谓优质客户,个别银行甚至婉拒企业偿还到期贷款!

  经营剑走偏锋 风险加速集聚

  大户之于银行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有限资金的集中,将降低经营成本、规避信贷风险、实现规模效益。事实上,资金向大城市、大客户的集中,正是近些年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大转移的结果,也有效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对于相当一部分银行来说,高成本抢占的信贷制高点,并没有带来预期的高收益。调查显示,贷款越集中的大户,利率越低,一些大型企业长期贷款利率甚至低于某些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利率。由于利率打折,资金成本高的银行已基本无赢利可言。银行想靠贷款带动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增加收益,而这种带动效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而风险不仅于此。由于信息相对封闭,各商业银行实际是通过降低抵押要求和利率、放松贷前审查、减少事前筛选成本来抵御其他银行的竞争,获取大型企业信贷市场份额,这使银行面临着管理风险、道德风险、政策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一系列风险。

  据了解,各银行对大企业的贷款放松贷前调查几乎是普遍现象,为争夺大客户,有的银行明知企业贷款手续有问题也视而不见,对大客户的贷后跟踪管理就更是流于形式。有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大量关联担保、有意违规担保、甚至伪造担保骗取银行贷款。被调查企业中,个别企业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而情况不明的银行仍在提供贷款;有的股东动用各种手段更改信贷资金用途,致使大量资金账外循环。

  业内人士曾比喻,垒大户就像吹气球,越吹越大,乍看摇曳多姿,可只要用针轻轻一扎,瞬间就化为碎片。德隆系给银行的教训可谓深刻。仅在湖南,就波及两家城市商业银行、一家证券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和十几家关联企业。

  有关人士认为,信贷集中并没有错,错在“集中过度”。“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稍具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明白的分散风险的原则,作为专事经营风险的银行业,不可谓不明。对此,监管部门也数次出台政策提示,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人行的调查分析认为,这有银行盲目“崇大”、“崇众”的经营理念的偏差,也有内控不严、有章不循的原因,但银企信息封闭和不对称,是重要根源。一方面,银行与企业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称。当前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形成复杂的担保圈,银行很难掌握企业相关信息,一些企业甚至提供虚假数据,加上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加严重,导致银行决策的简单化、片面化;另一方面,银行间信息也不对称。因为竞争,银行不愿将自己掌握的企业和市场信息共享,相互之间对贷款情况、贷款利率等很难了解,导致银行间重复授信、过度授信。

  “其深层次原因,仍是机制僵化、管理体制滞后。” 主持此项调查的人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张瑞怀一针见血。

  一位基层信贷人员赞同这种说法。他说,小项目一笔贷款,费时费力地放出去了没有奖励,可是出了问题,就落实到一个信贷员头上,“终身责任制”,吃不了兜著走;那些大项目大企业就不同了,不会是一个人拍板,就是有责任也是大家挑。“再说,放贷给大企业、大项目,一旦发生的呆坏帐损失,可以通过核呆等方式解决。”在这种制度设计与安排下,趋利避害、追求相对成本低的大额贷款自然成为信贷人员首选。

  着眼制度优化 人行小心求证

  垒大户不仅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信贷风险,也对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传统的信贷管理模式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挑战。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行长缪曼聪认为:“各家银行首要的是突破认识上的误区,更新信贷营销定位。其次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实力、发展方向和经营特点等准确定位,培育符合自身银行特点和优势的客户群,实行错位经营,避免信贷投放的盲目性和非理性。”

  按照设想,在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础上,将由人民银行牵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构筑预警预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发布辖内重大金融经济信息,包括重点企业、重点地区信贷集中状况以及信贷风险动态评估监测报告、市场化评级机构对集团大户、关联体系整体评级及最高授信额度、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走势分析等,为商业银行合理确定信贷投量和投向提供科学依据。

  5月,一项名为湖南省区域金融协调与稳定联席会议的制度已经实施。湖南省副省长担任组长,“一行三局”(人民银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和湖南省相关机构参加,每季度定期会晤,就辖内贷款大户关联贷款和担保、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上市公司大额贷款及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风险监管等开展广泛的协调与磋商,以及早发现风险苗头。

  “我们希望,通过机制的完善,不断加强‘窗口指导’水平和风险预警提示,探索出一套信贷结构优化的长效机制,帮助商业银行推进稳健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缪曼聪表示。

  作者:: 易红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