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8日)同志们:
这次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全面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各项外经贸工作。王省长对这次外经贸工作会议做出了重要批示,给我们以极大鼓励。刚才,文省长做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切实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实现了外经贸快速增长
2003年是我省外经贸工作在重重困难中拼搏奋进,实现较快发展的一年
。年初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带来成本激增;3月份伊拉克战争使我省对中东出口受阻;4、5月份的SARS全面阻滞了外经贸工作的正常开展;7、8月份的淮河洪涝灾害让淮河两岸的外经贸企业雪上加霜;10月份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影响已在年末凸显;年底运费和新一轮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银根相对抽紧又让出口面临新的考验。面对重重困难,在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市、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省外经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振作精神,迎难而上,团结拼搏,开拓奋进,实现了外经贸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8亿美元,其中出口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亿美元;国外经济合作业务营业额实现1.5亿美元。
纵观去年全省外经贸运行情况,呈现5大特点:一是外贸、外资、外经均创历史新高。去年全省进出口增长3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一年新增额相当于过去3年的总和,在出口保持全国第12位的同时,进出口和进口分别由第13位和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0%以上,净增额为历史最高;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增长36%,也是近年来最快的。二是进出口比肩增长。去年全省出口增长22%,进口增幅则超过65%,进口净增额是前7年增量的总和。这不仅有效扩张了我省外贸总体规模,而且大大改变了我省长期以来出过大于进的局面。进出口比翼齐飞、协调发展,预示着我省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的程度加深,也表明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加快。三是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占全省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了4.7个和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和生产企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张,比重分别上升了6个和3.8个百分点;科技兴贸取得积极成效,我厅获得商务部等8部委评选的“全国科技兴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四是“以外引外”成绩突出。去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15.3%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和配套项目投资,显示出外商投资我省的信心。联合利华将其在上海的生产基地和营销中心搬迁到合肥,表明了跨国公司开始认同我省在中国独特的投资价值和战略地位。芜湖海螺股份在港成功配发H股5.92亿港币,体现了我省大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融资能力的增强。五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省各市都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市长直接抓,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定点包片制度,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外贸出口促进政策,大力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有效地推动了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各开发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其龙头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回顾去年,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晰思路,细化措施
。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省外经贸工作五年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来五年全省外经贸发展“四个坚持”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坚持以招商引资为重中之重,加快放开投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坚持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不断扩大进出口,加快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带动更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具体到利用外资工作,提出了“突出第一重点,强化四大招商主体,拓展六大引资通道”的要求,即坚持把利用外资作为外经贸工作的第一重点;积极发挥省属大企业、各市、各开发区以及有条件的县区作为利用外资主体的作用;加快以优质国有资产重组、优势产业扩张与优势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引外、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业创新来吸引和扩大外资。具体到进出口工作,提出了“四稳定、四促进”的要求,即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把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稳定现有骨干企业出口,大力促进非国有及中小企业出口;稳定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大力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稳定一般贸易出口,大力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稳定对传统市场的出口,大力促进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努力增加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具体到外经工作,提出了“三个一批”的要求,即总结一批成功项目的经验,跟踪落实一批已签约项目,发掘推介一批新项目。对于上述思路,我们一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二是坚持细化措施,配套推进。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已经或正在成为全厅上下乃至全系统的共识,并施之于有效的工作措施,有力推动了外经贸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把握关键,力促落实
。针对去年年初出口下降的情况,我们及时召开企业座谈会,分析形势,研究措施,迅速使出口转降为升,扭转了开局被动的局面。针对突如其来的SARS影响,我们坚决贯彻“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积极防范,主动应对,不仅就防治非典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全系统尤其在广交会期间无一例疫情发生,而且就努力克服非典影响,进一步做好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外经工作及时下发了三个指导性文件,提前组织了“四个一批”活动,从而有效地把SARS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针对利用外资工作低速徘徊的局面,我们一方面强力推动督促省属大企业、各市、各开发区加快利用外资步伐,另一方面注重切实组织好重大的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引资效果,去年我们成功举办或参加了日韩招商、投洽会、高交会、合肥市资本对接会、徽商大会和皖苏沪活动等6次重大招商活动,其中任省长亲自率队的日韩招商活动引起强烈反响。针对外贸出口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分管省长和财税部门强有力的支持下,出台了出口退税贴息、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等促进政策,去年省内各项出口促进政策资金支持超过1亿元;配合国税部门安排了出口退税计划8批共34.7亿元;此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机电产品研发资金、技改项目贷款贴息、境外加工贸易贷款贴息等也比上年有所增加。针对外经贸工作涉及部门多的特点,我们紧扣协调这一关键环节,多形式、多层次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及时沟通,寻求支持。去年我们配合银行、国税等部门推动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帮助出口企业获得托管贷款1.26亿元;配合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突破性地以买断债务的形式,帮助土产、工艺公司减免债务6.06亿元。正是抓住了这些关键时点、关键环节、关键主体、关键政策,力求超前谋划、掌握主动,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保持了外经贸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三,夯实基础,提升水平
。为了推动利用外资工作落到实处,按照省领导“储备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实施一批、服务一批”的要求,我们坚持以项目为核心,面向全省收集整理了712个“五个一批”项目,总投资116亿美元,并按照“新报项目求质量、在谈项目促签约、已批项目抓落实、跟踪项目强服务”的工作方针滚动推进,夯实了利用外资项目基础。为了扩大进出口规模,壮大外贸主体,藉国家降低外贸经营权门槛,加快了进出口经营权的扩散,积极培育新生力量,去年全省累计新批进出口企业52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3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8家企业的成功经验,落实了20个已签约项目(合同额1.34亿美元),发掘了31个新项目(意向合同额4亿美元),并争取国外无偿援助项目6个,还就进一步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县建设、规范全省对外经济合作和外派劳务经营秩序加大了工作力度。为了高效开拓国际市场,我们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华交会、南非国际贸易博览会、沙迦中国商品交易会等20多个国内外展会、博览会,并先后举办了全省新批进出口企业外贸综合业务知识及政策培训、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培训、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工作培训、加工贸易培训、“走出去”工作培训、外资企业政策培训、出口退税政策宣讲及电子商务培训等活动20多次,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和有关外经贸政策。为了推动企业尽早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应对绿色壁垒,我们积极帮助企业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开展出口产品国际认证,会同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举办了“安徽省农产品国际认证”报告会,帮助企业进一步明确了国际认证的程序和途径。为了增强厅属外贸企业内在活力,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厅属外经贸企业改革方案,目前已上报待批。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外经贸企业发展实际,提高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年我们先后组织了40多次调研活动,召开了10多次不同形式的形势分析会、专题工作研讨会,开展了近30个课题的研究,编发了74期《外经贸送阅材料》,显著提高了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通过抓基础工程,夯实发展根基,有效提升了外经贸工作水平。
第四,改进作风,强化服务
。建立了50家重点出口企业、40个大宗商品和47个重大利用外资项目联系制度,实行跟踪服务。多次赴京,帮助解决了佳通轮胎、联合利华、博西华制冷、华润电力等12个重大项目的有关审批问题和明光乐斯福公司糖蜜加工贸易有关问题以及源牌集团等民营企业特定商品的出口经营权,帮助丰原集团等5家企业争取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政策贷款4.5亿元。广泛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限时办结制、AB角制、公示制、二审终结制等服务承诺,并加强和改进了省政务服务中心我厅窗口工作。陆续新建开通了安徽出口商品网、安徽招商网、安徽外经贸业务网,更新完善了省外经贸厅公众网,有效整合了各种信息资源和审批事项,为办事者提供了统一、方便、快捷、透明的网上平台,“网上安徽外经贸厅”已初见雏形。此外,去年我们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全厅上下发展意识和团结氛围越来越强。通过改进作风,加强服务,优化了外经贸发展环境,从而有力保障了全省外经贸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外经贸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部门尤其是财政、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工商、外管、外事、公安、贸促会、银行、保险等部门的积极配合,离不开各市、县政府对外经贸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离不开外经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省外经贸厅向战斗在外经贸第一线的全省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外经贸事业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外经贸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认识是前提、是基础、是先导,也是一种资源。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激发潜力、形成合力、促进生产力。
首先要辨证把握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世界经济贸易投资回升,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我国和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通道,这些都无疑会为今年外经贸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一是世界经济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占世界经济总量70%以上的美、日、欧经济仍存在众多变数和风险;台海局势、美国大选和欧盟议会换届均会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美元走势仍有波动,发达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持续施压;伊拉克秩序远未恢复,朝核问题依然如故,中东和平进程未卜,恐怖事件和地区冲突不断,仍将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困扰。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能源短缺、电力不足、原材料价格和运费高位运行,延续时间过长,不仅将增加出口产品的成本,也将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出口。三是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可能对出口带来一定影响。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有利于我国外贸的长期发展,但退税率下调直接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并且涉及商品广、下调幅度大,企业需要有消化适应的过程,短期内一些保本微利和竞争激烈的产品有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市场。部分企业为了享受改革前的高退税率,在去年四季度突击成交、集中出口的现象突出,增大了今年扩大出口的难度。四是吸收外资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作为国际资本主要流向地的格局虽然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跨国投资的选择性已明显增强,对我国法律、体制、政策、服务等软环境的要求会更高,世界各国引资竞争会更加激烈。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也将产生关联影响。五是入世应对压力增大。今年是履行入世承诺的关键一年,大部分过渡期保护措施将在年底到期,批发、零售业将基本取消地域、股权和数量的限制,有可能对某些产业带来严峻挑战,应对任务更加艰巨。六是贸易摩擦增加。近年来国际上针对我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明显增加,发达国家频繁利用技术、环保、质量、劳工等标准限制我出口,涉及知识产权的争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呈递增之势,特保条款、纺织品限制措施、非市场经济地位等对我扩大出口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据了解,去年涉及我省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有4起,涉及4种商品、10家企业,也呈上升趋势。对这些问题,必须辨证地把握,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减少片面性、盲目性,见微知著,早谋对策。
其次要清醒认识全省外经贸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经贸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中外经贸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是相对领先的,成绩很大,但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一是总量偏小。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仅占全国总量的0.7%,自然不能和沿海省市相比,即使与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相比,反差也很大;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也仅占全国总量的0.7%,历史上全省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曾一度居全国第11位、中西部首位,但前年已被四川赶超,出口落至第12位,进出口落至第13位,去年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位次有所进步或保持,但必须看到,河南、湖北紧随于后,出口增速均高于我省,追赶势头很猛,稍有松懈,就会失去我省在中西部相对领先的位次。二是结构欠优。去年我省出口结构有了可喜变化,但总体层次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几个反映出口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外贸依存度只有12%,大大低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0个百分点以上;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高达40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的比重也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1-11月我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合同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45个,比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纵向比我们取得很大进步,但同期江西新批合同外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则有98个,是我省的2倍有余,差距十分明显。三是后劲不足。出口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引致出口后劲不足,加上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将进一步弱化出口增长的势头。作为体现利用外资后劲的指标,去年全省利用投资在手合同存量按通常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测算,要完成今年增长15%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地区发展不均衡。去年1-11月,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4市进出口额占各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72%,其余13个市分享剩余28%的份额,其中9个市不到1亿美元,最低的市则不足2000万美元;全省61个县进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只有10个,500万至1000万有9个,其余均在500万美元以下,其中有6个县是空白。利用外资情况也不平衡,全省利用外资超亿美元的市只有2个,最低的则不足1000万美元。五是制约外经贸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持续、稳定的外经贸促进体系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职能仍不完备;外资管理体制上下不完全顺畅;外贸企业改革尚待进一步深化;中介组织发展现状与外经贸发展进程也很不相适应。对于这些矛盾,需要我们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付出更大的努力,认真地加以解决。
第三是要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外经贸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当前外经贸事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外贸特别是出口能否挺住并保持现有在全国的位次和增长态势,外资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对外经贸工作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各市县、各部门对外经贸工作的支持力度。解决外经贸工作中的问题,并非外经贸部门一力可为;发展外经贸事业,也并非外经贸部门一肩可担。在目前关键阶段,各级领导的重视、政府的扶持、各方面的支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就出口而言,现在的关键是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机制以后,出口退税超基数25%地方分级负担部分无论如何都要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到位,这直接关系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哪个地方不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放松对出口的支持,那个市、那个县(区)的外贸无疑就会掉下去,而国际市场份额是失之不再,要想收复则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就外资而言,也有类似问题。有的地方认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我省还免征地方征收的3%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如内资企业,因而对吸收外商投资并没有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可能是一些地方包括开发区利用外资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这些模糊认识,我们必须予以澄清和摒弃,否则就难以迈出加快外经贸事业大发展的步伐。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外经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导力量,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扩大和吸纳社会再就业的现实载体,也是实现对外开放的广阔舞台。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外经贸事业发展越快,那个地方的活力就越强,经济社会就越进步、越繁荣。从定量的角度来说,出口的贡献,我省产品基数内每美元出口可对地方财政贡献0.49元,超基数出口每美元也可对地方财政贡献0.26元,全部地产品出口提供地方财政收入超过7亿元,并可带动55万人就业;利用外资的贡献,去年全省各种涉外税收达到30亿元,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3万,而且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工业增加值的16%、进出口总额的26%都来自于利用外资。
总而言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外经贸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外经贸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牢牢把握机遇期,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努力加快自身的发展”的要求,把省委七届五次全会作出的“强力推进大开放主战略,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的良好势头”的部署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
三、明确任务,强化落实,努力做好今年各项外经贸工作
做好2004年全省外经贸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大开放主战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快利用外资步伐,努力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态势,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确保实现利用外资增长15%、进出口增长10%的目标,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围绕上述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推动利用外资上规模上水平
目前我省利用外资正处在孕育突破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和其他投资“三箭”齐发,突出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成功率,努力实现利用外资质的跨越。
1、进一步夯实项目基础
。项目是核心。今年要继续围绕“五个一批”项目,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层层督促,滚动推进。对于新报项目,着重提高项目质量和包装水平;对于推荐项目,综合采取网络、定向、产业、代理、节会等多种形式对外推介;对于签约项目,责任到人,加强跟踪服务,落实资金到位和开工建设;对于在建项目,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尽快投产开业;对于建成项目,采取全方位“安商、亲商、富商”服务措施,促使项目成功,促成增资扩股。要建立大项目“绿色通道”,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前期洽谈、审批、成立以及投产建成后的各类难点问题,加强对利用外资大项目的“全程服务”和“贴身服务”。“五个一批”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实际上是各市招商项目质量和水平的反映,直接关系到利用外资工作的成效。请各市予以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并对项目前期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利用国外优惠贷款的项目推进工作。对外借款对提高我省利用外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国外优惠贷款又是对外借款中最具利用价值的部分,利率低,还款期长,项目成功率高,但2010年前后,我国将不再有资格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我们应把握住最后的机遇,针对国外优惠贷款的投向,准备环保、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扶贫、卫生等领域内的好项目,以申请利用更多的国外优惠贷款。
2、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
。主要在两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要赋予传统招商方式新的内容,将节会招商、产业招商办出新意;二是要积极尝试招商新方式,探索网络招商、代理招商的有效途径。除继续办好投洽会、高交会外,要尽全力办好安徽赴香港招商会,这是为积极应对CEPA实施而举办的一次重大招商活动,拟按照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国有资产并购、旅游、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等六大模块向外推介项目,并谋求与港方签订皖港经贸协议,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紧张开展,请各市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并予大力支持。要精心组织针对性强的产业招商活动,重点是围绕我省优势产业组织项目和企业,到具有产业优势的国家(地区)开展定向招商和对接,今年拟组织赴德国、台湾进行汽车及其零部件、家用电器和IT产业招商,亦请各市组织精干力量、优选项目积极参与。在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代理招商,今年尝试在德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地设立招商代表,并加强同若干重点引资国家(地区)的专业招商中介机构、大企业、大财团进行合作,委托其开展引资活动。要努力提高网络招商实效,继续改进安徽招商网,及时更新内容,充实项目,增加语种,扩大链接,增强双向、多向沟通功能,进一步发挥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3、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
。客商资源匮乏、特别同世界重要跨国公司联系较少,是制约我省利用外资工作大跨步前进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年要重点打通和拓宽同世界500强的联系渠道,拟采取“三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吸引500强企业来我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和培训基地,以及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二是督促大企业、大项目与世界500强进行嫁接联姻,实行强强联合;三是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与世界500强进行配套合作,更多地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销网络。今年,我们将选择50家汽车、化工、电子、现代农业、服务贸易等行业的世界500强进行重点联络,高频、定向发送我省招商引资相关材料和项目信息;邀请最具合作潜力的跨国企业来我省考察洽谈,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我省开发区和对口企业登门拜访跨国公司总部或驻华机构,探讨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对已来我省投资的跨国公司、特别是500强企业,继续加强跟踪服务,及时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其投资信心,吸引其增资扩股。力争今年有3-5家500强企业到安徽投资,包括已来我省投资的500强企业增资。
4、进一步强化招商措施
。首先要强力推动省属国有大企业利用外资的步伐。省属国有大企业是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的最佳载体,是实施“861”行动计划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但目前其利用外资的潜力和魅力远未充分发挥出来。要加紧研究出台强力推动省属国有大企业利用外资的促进措施,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重奖企业班子和引荐人,适当给予财税、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抓好国有资产评估和职工安置,鼓励省属国有大企业果断拿出优质资产、优良品牌、优选项目,采取合资建厂、新建项目、并购重组、出让股权、境外上市、转让经营权、设立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同代表世界产业发展水平的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其次要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今年拟将责任制扩大到省级以上开发区,分别下达利用外资目标任务,同时修改招商引资工作经费补助办法,未完成全年利用外资任务的不予以奖励。利用外资关键在各市,潜力在县区。为进一步掀起各市县利用外资的新高潮,今年将开展利用外资“过亿美元市、过千万美元县(区)”表彰活动,对利用外资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县给予特别奖励,并在适当时候召开县(区)利用外资工作经验交流会。
5、进一步优化招商服务
。今年要在继续完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创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要依法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下放审批权限,建立审批责任追究制。继续做好外商投诉受理工作,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了进一步加强利用外资工作,日前,省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设置进行了调整,明确“利用外资办公室”设在省外经贸厅,其主要职能是: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全省利用外资工作,推动解决影响利用外资发展的重大问题,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定。我们将主动谋求省直各部门和各市的支持,认真履行职能,努力做好工作,同时建议有条件的市县可仿效省里的做法。
(二)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协调发展
当前,我省外贸正处在重要转折期。工作到位、措施有力,就能够乘势而上;稍有松懈,就可能痛失来之不易的竞争地位和发展良机。要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坚持进出口双向并举,突出优化结构这一主线,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1、找准抓手,优化结构
。主要任务是:以我省骨干企业、重点产品、优势产业为切入点,采取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措施,加快形成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龙头,轻纺产品和农副产品为两翼,加工贸易为重要形式的进出口新格局,不断增强我省外贸的发展后劲。要大力推动机电产品出口,重点促进船舶、汽车及零配件、叉车、挖掘机、机床、家电等产品的出口,力争2004年实现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0%,出口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四个行业为重点,在出口信贷、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2004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5%,出口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技术引进规模与全省GDP同步增长。大力推动我省特色农产品出口,支持和鼓励茶叶、蔬菜、蚕茧、羽毛、羽绒和草竹柳制品等优势农副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出口,力争2004年实现农产品出口增长10%。大力推动我省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加强与海关、商检部门合作,探索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和“大手册”管理模式,进行加工贸易企业电子账册管理的试点,便利加工贸易货物的进出,力争2004年实现加工贸易出口增长20%,出口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大力推动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进一步扩散进出口经营权,加强业务、政策培训和人才培养,加大对重点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力争2004年实现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增长15%,出口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
2、扬长补短,开拓市场
。市场多元化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抵御贸易争端等市场波动风险、建立合理市场布局、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我省外贸进出口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要积极参与联合国采购和跨国采购活动,主动融入国际采购网络,开辟进入国际市场的新渠道,拓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空间。因地制宜地举办省内特色产品与出口强县对接展示会,引导企业和地方共同建立出口基地,做强做大优质特色出口产品。精心组织好广交会、华交会等大型国内展会,有重点地组织企业参加国际专业博览会,充分发挥国内、国际知名展会、博览会的辐射效应,以此为平台,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深化贸易投资环境调研活动,选派精干小组对新兴市场的环境、潜力、消费习惯及有关政策进行调研,及时发布调研报告,建立国际市场信息资料库,并尝试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举办我省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展综合贸易推销活动。继续推行电子商务,完善安徽出口商品网功能,办好网上交易会。
3、推动认证,增创品牌
。要将认证和品牌工作作为增强我省出口竞争力的战略性工程来抓,拟通过加强培训和给予交易会摊位、进出口配额、市场开拓资金等多种扶持办法,帮助更多的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国际认证,同时加快制定我省出口名牌的评选标准、奖励办法和推动品牌注册、定牌出口的各项扶持政策,推动更多的企业在国外注册品牌或进入商务部“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目录。
4、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和物价、运费的上涨,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但也可转变为企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动力。要贯彻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政策,确保超基数出口退税全额兑现,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新的出口退税机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顺应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需要,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出口从收购制向代理制转变,帮助实现工贸、科贸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引导外贸企业进出口结合、内外贸并举,增强发展后劲。在稳步推进外贸企业政企分开的同时,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深化省直外贸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指导出口企业立足于保规模、保市场、保人才,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外提高售价,对内强化管理,苦练内功,降低费用开支,消化政策调整和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积极引导省直外贸企业处理好效益与规模的关系,形成效益与规模的良性互动。
5、创新机制,改善服务
。要建立和完善外贸促进机制,大力争取并切实用好国家现有和即将出台的出口促进政策。要建立和完善进出口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海关、民航、交通等部门沟通与协作,推行快速通关模式,实施通道分流管理,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积极配合检验检疫部门,提高检验检疫效率;加强与财政、税务、外汇等部门的协调,确保出口退税及时到位;配合银行、税务等部门继续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积极探索建立省级出口信贷担保基金和保险保单融资,寻求解决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问题的新途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外贸监控和反应机制、外贸管理机制和外经贸中介服务体系。
(三)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我省目前大面积推动这一工作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但发展态势良好,一些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效益,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要动员、鼓励更多的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对外投资,力争全省外经业务营业额突破2亿美元、在外人数突破1万人。要建立健全“走出去”的促进、服务和支持体系,创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提高便利化程度。加快拓展国际合作市场,推动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装配,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带动我省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打造“安徽境外品牌”。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推动开展境外带资承包、BOT项目,逐步尝试自主开发境外资源,打造“安徽形象工程”。
(四)大力培育开发区新优势
今年是我国创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周年,要以此为契机,把开发区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办出新特色。要继续贯彻“三为主、一致力”的方针,建立健全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创造“精简、高效、务实、安商、亲民”的行政环境,推进二次创业,不仅要充分发挥开发区在我省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更要发挥其在对外开放中的龙头作用;不仅要发挥开发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更要发挥其对所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仅要使开发区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更要努力成为区域经济重要的辐射源。
这里有四个具体问题需要强调一下:一是要以国家拟出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为契机,配合有关部门加紧修改和完善《安徽省省级开发区管理条例》,以明确我省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行政职能,构筑开发区在体制、政策、人才、引资等方面的新优势。二是合理规划和用好土地。我们认为,我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供应调控政策,主要是清理违规、乱用地的行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我们应从积极方面去把握,配合有关部门规范开发区建设用地审批,并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单位土地的外资承载量和产出率,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对开发区的发展给予进一步的支持。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利用外资最佳载体的作用。开发区利用外资上不去,我省利用外资就不可能有大的突破。目前全省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总量的24%左右,开发区作为利用外资主力军和重要载体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我们考虑,今年拟对全省开发区利用外资进行任务分解和考核,其中对国家级开发区除了数量要求外,还要求今年分别引入1-2家世界500强企业,一年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的撤销省级开发区称号。四是切实办好出口加工区。要坚持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高水平效益”为建设目标,完善出口加工区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协调区内海关、检验检疫、运输、口岸等监管工作,降低物流成本,推进贸易便利化,引进沿海和国外先进的开发管理模式,吸引出口加工贸易企业,使之尽快成为全省各类出口加工贸易企业的规范管理集中区。
(五)切实做好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对
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一方面要以平常心看待,另一方面要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积极应对。要把提高产业竞争力作为应对工作的基础常抓不懈,协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我省农业、汽车、纺织、服装、化工、金融服务、电子信息等重点敏感行业的应对之策,特别是要抓紧落实流通业的应对措施。建立我省全口径进出口监测、外资监测和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切实维护相关产业安全。加强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条款等的应对工作。建立和完善政府、中介组织与企业相结合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企业应诉意识和应诉水平。引导企业立足长远发展,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自律和协调。
为了保证上述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推动外经贸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外经贸工作全局。切实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外经贸系统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外经贸领域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中去,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风气,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将正式实施,要借此东风,认真做好宣传、学习、培训和落实工作。抓紧做好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相应的备案、统计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政权力,强化行政监督。第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加强省政务服务中心我厅窗口建设,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权、加工贸易审批权、进出口经营资格初审权、技术引进合同登记等审批事项向市、县的下放。经常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注意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对策。第四,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外经贸工作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干部职工队伍,当前尤其要加快培养一大批掌握国际国内经济和现代科技知识,精通商务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今年要从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贸业务员“三支队伍”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组织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交流、培训、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外经贸队伍素质。继续做好“安徽省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加快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第五,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同志们,今年外经贸工作任务艰巨,既充满希望,也面临新的考验。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开阔视野,胸怀大局,团结奋进,扎实苦干,努力开创外经贸工作新局面!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借此机会,我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所有从事外经贸工作的干部职工和家属,向所有关心、支持外经贸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安徽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