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部委专题--商务部 > 正文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奋力推动安徽商务经济崛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9:32 商务部网站

  王福宏厅长在薄熙来部长主持的“中部崛起”商务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

  (2005年6月11日)

  今天我主要汇报三个问题。但在汇报之前,我想讲两句话。

  第一句话,部长这次亲临我们安徽视察、指导工作,我们感到太荣幸、太高兴了。

  我想至少有四点理由:第一,继6月9日部长在世界服务贸易论坛发表精彩演讲后,昨日部长又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经过长达十个小时的谈判,就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一致,避免了一场贸易战。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外经贸战线上的一件大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特别是看到报纸上登载的,部长向曼德尔森赠送中国纺织企业生产的T恤时露出的舒心笑容,我们特别欣慰、特别开心。第二,部长这么辛苦,谈判一结束就风尘仆仆地赶来安徽调研。据未经确认的信息,部长到商务部以后,专程到省市作专题调研,好像是第一次,我们不能不感到荣幸之至。第三,随部长一行来的部里领导有19位同志,其中有12位司局领导,都是关键司局、关键人物。在我的印象中同时来这么多司局领导也是第一次。第四,湖北、河南、江西三省的厅长及有关处长也来到我们安徽,好像最近几年各位也没来过。所以说深感荣幸,倍受鼓舞。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今晚的座谈会太重要、太关键了。

  至少也有三个理由:第一,今天的座谈会是在中央作出中部崛起重大决策之后、国家“十一五”规划正在制定之时召开的。这样中部各省的意见和建议就可望最大限度地纳入国家政策的视野,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第二,从我们省来说,对商务崛起这件事,我们已做过几次认真的研究和讨论,但方向定得准不准,路子走得对不对,我们心里并不托底,这次部长来,我们可以面对面地得到指点、指教和指导,机会难得。第三,中部商务崛起不是哪一个省的事,涉及到六个省,现在部里已有统一的要求,我们也有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共同的利益。这个会使我们有个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的机会。所以说,这次座谈会定性好、定时好、定位好,是关键之举,意义重大。对我们中部商务部门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不为过。

  一、安徽商务经济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安徽省商务厅于去年5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其职能包括原外经贸厅的全部职能,原经贸委的内贸管理、口岸管理、有关外贸管理职能,以及原计委的相关职能,与商务部的职能基本对口。商务厅现有厅级干部11名,其中正副厅长6名(5名硕士研究生,1名高级国际商务师),纪检组长1名,巡视员2名、助理巡视员2名。厅机关内设21个处室,编制117个,其中公务员105名,处级干部69名,研究生29名,本科生70名,大专以上学历100%。现有厅属企事业单位34家,协(学)会8家,员工2700余名,总资产38亿元。2004年厅属企业进出口额16亿美元,占全省的22%;进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有5家,其中超5亿美元1家;进入全国进出口500强企业的有2家。我们还拥有1所自己的大专院校—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在校学生2300多人。目前,全省17个市机构改革除合肥市尚未启动外,其他16个市已经省编办批准成立商务局,职能和编制已明确并得到加强,已有3个市正式挂牌,年内全部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商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外贸易:我省自营进出口始于1981年,当年完成进出口1.1亿美元,2004年达到72.1亿美元,年均递增19.8%,有9个市、16家企业和8个大类商品的进出口额超1亿美元。利用外资:1984年,首家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安徽,经过20多年发展,到2004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178家,实际利用外资97.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7.5亿美元。外资来自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30多个行业领域,24家世界500强投资我省,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10家。2004年当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72家,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3亿美元。全省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33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家。对外经济合作:始于1983年,当年完成59.3万美元,2004年完成营业额2.1亿美元,年末在外劳务1万人。国内贸易: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3亿元,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9亿元,占全省总额的51.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7亿元;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1亿元。今年以来,全省商务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5月份,进出口额34.3亿美元,同比增长25.9%,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近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2亿美元,同比增长98%;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9554万美元,同比增长5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0.9亿元,同比增长12.6%。

  安徽商务经济具体有四个特点:

  一是总量不算大,但发展势头比较强劲。

  近两年对外贸易步入快速发展通道,连跨50、60、70亿美元三个台阶,两年增长72%,增量是前10年的总和,今年力争超过85亿美元,实现三年翻一番。利用外资近两年增长了84%,今年力争完成16亿美元,实现三年翻一番。以住房、通讯、汽车、教育等为代表的新的消费热点加速形成,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近两年几乎翻了一番,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53%。

  二是结构不算优,但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2004年,生产型企业出口达到21.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首次突破50%,达到55%,上升了9个百分点;集体民营企业出口8.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22%,上升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12.1亿美元,占比首次突破3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亿美元,占比提高到17.8%;加工贸易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1.4亿美元,增长72%,占比提高到16%,上升了4个百分点。县域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从不到10%上升到16.3%;3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39.6%;大企业利用外资增长1.1倍,占比为13%;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9%。连锁经营实现销售额2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提高了2个百分点;流通企业集中度逐步提高,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8%,提高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娱乐文化等生活质量型开支所占比重达28%;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跨国商业企业入驻安徽。对外投资从初期的设立贸易公司、代表处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设立研发中心。

  三是占GDP比重不算高,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

  2004年全省商务领域创造税收1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2%;带动就业700多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20%;出口、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以及利用外资拉动GDP增长约3个百分点。

  四是外贸在全国不算强,但在中西部地区位次靠前

  。外贸依存度2003年首次突破10%,2004年为12.4%,与全国差距较大。2004年进出口完成72.1亿美元,占全国的0.62%,但排名居全国第11位,暂居中西部首位。

  二、推进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战略构想及其举措

  安徽商务经济崛起面临较多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挑战

  。主要机遇有:一是中部崛起战略提出所带来的机遇。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一改政策洼地、不东不西的状况。二是发展新阶段所蕴涵的机遇。目前我省的人均GDP已接近1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商务经济也将随之步入快速增长期。三是国际国内资本转移所产生的机遇。不仅国外资本日益看好中部,沿海资本外溢、北上西进的趋势也日趋明显。现在,有人提出未来三、五年是发展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突显期,也有人仿照狄更斯《双城记》的开篇词,谓之“高增长的春天、多矛盾的冬季”,都有道理。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机遇,更要看到挑战。我觉得,目前最主要的挑战有:一是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重。我们面对两条战线作战,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此外还有局部领域的“内战”。二是国家重大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日益加大。主要是汇率,如上升5%,按今年我省出口50亿美元计算,企业将损失20亿元。三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之间转换、替代、衔接和融合的难度加深。有人提出,外向度高了,外资多了,要适当压低、压减,但国际市场一旦失去,可能失之不再,即使能收复,成本必会成倍增加,这且不说,引起挤压国内市场、增加失业的问题就了不得。四是区域之间、各省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加重”、“加大”、“加深”、“加剧”表述上虽有差异,但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安徽商务崛起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制约因素不可小觑。

  安徽增长的优势很多,概括起来,可表述为“升值中的区位优势”、“增值中的资源优势”、“增强中的产业优势”、“发展中的科教优势”以及“前进中的人文优势”。虽说这五个方面的优势是从宏观层面上说的,但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商务经济的发展,而且它们决不是单一地发挥作用,而是同时发挥作用,起着综合性的作用。辨证地看,与优势相伴的有劣势,与潜力共生的有压力。我认为,至少有三大制约:一是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制约。我省人均GDP是7768元,折合939美元,不到1000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在全国排26位,中部地区末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511元,比全国少了1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9元,比全国少437元。人均GDP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实力弱;人均收入水平低,则反映了购买力低。这些都制约着商务经济的发展。二是增长后劲相对不足的制约。我省外向度低,只有12.4%,这还是最近两年上来了,2003年以前连10%都不到;工业化36.1%;城市化率只有33.5%;非公有制的比例是40%,全国是57.6%。这些都决定了我省商务发展的后劲相对不足。三是我们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制约。这是最主要的。客观的东西我们不好办,主观上的差距则必须引起我们的自觉反省。我们对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规律以及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规律、贸易与投资的互动规律、内外贸一体化规律、国际产业资本流动规律、市场配置资源规律等等认识还不深透,我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和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引导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等等,都存在很大欠缺和差距。

  推动安徽商务崛起的最终力量、最关键要素取决于实际的举措和扎实的工作。

  机遇讲的是可能性,优势和潜力讲的也是可能性,至多是代表部分意义上的必然性。要取得现实的必然性,真正实现中部商务经济的崛起,就是真刀实枪地干,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从安徽实际出发,我们拟从五个大的方面大力加以推进。

  (一)依托于“861”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锻造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坚实脊梁。这是促成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最重要的关节点。

  为了打造安徽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新优势,全面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研究并制定了“861”行动计划,即重点建设八大产业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原材料产业基地、化工产业基地、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工基地、旅游基地、文化产业基地),构筑六大基础工程(防洪保安工程、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信用工程、人才工程),力争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861”行动计划为商务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将藉此锻造商务经济崛起的坚实脊梁。

  以大项目为载体,加速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

  。“861”计划共有重点项目825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这些项目规模大、基础好、水平高,是我省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建设的重点项目。我们将根据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从中优选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对外推介,积极寻求与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合资合作,力争到2010年“861”项目利用外资规模达到50亿美元。

  以大企业为龙头,积极培育进出口快速增长的骨干力量。

  随着“861”计划的深入推进,一批重点企业的产能将迅速扩大,到2010年马钢集团将年产钢1800万吨,江汽集团年产整车50万辆、发动机30万台,芜湖奇瑞年产轿车100万辆、发动机100万台、变速箱80万台,海螺集团年产水泥1亿吨,丰原集团年加工粮食700万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年产铜70万吨。我们将围绕这些企业加强跟踪服务,推进品牌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力争到2010年形成一批大型进出口企业,其中超20亿美元1家,超10亿美元2家,超5亿美元5家。

  以大市场拓展为支撑,努力开创“走出去”工作新局面

  。“861”计划的全面实施,将造就一大批超大规模的外向型企业。这些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实力的增强,势必要寻求国际发展空间。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推动马钢集团、铜陵有色等大型企业“走出去”进行境外资源开发,江汽、星马、奇瑞、丰原、海螺等重点企业在境外建立销售网络和生产加工基地,拓展我省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

  此外,“861”计划1万亿元的巨大投资,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将会有力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社会消费总量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水平提高。“861”通达工程、信息工程、生态工程、信用工程的不断实施,也将大大优化国内贸易发展环境。

  (二)致力于增长方式的积极转变,增强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内在动力。这是推动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主要着力点。

  薄部长在今年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了增长方式问题,可以说,不断优化和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实现商务经济迅速崛起的必由之路。我们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转变:

  大力推动进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深入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品牌发展战略,力争到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以25%平均增速发展,出口规模由12亿美元增加到45亿美元以上,占全省出口比重超过45%,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奇瑞、JAC、丰原、马钢等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力争出口达到25亿美元,占比25%左右。支持生产型企业扩大出口,力争占比达到75%以上。积极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重要原材料进口,提升国内产业水平,解决资源瓶颈制约。

  积极推动利用外资增长方式的转变。

  把利用外资与促进产业升级、改造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人才结合起来,强力推动市、县(市)、开发区和省属大企业“四个轮子一起转”,引导外资更多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力争形成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家电、纺织等利用外资的产业集群。

  加快推动国内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培育10个重点流通企业,每年新增200个连锁店(点),推动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快速发展。结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实施,打造具有特色、相对集中、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型商业中心街区。深度开拓农村市场,实现城乡市场的双向对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构筑适合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络。全面实施《安徽省三绿工程建设规划》,力争到2010年培育30-50个无公害蔬菜、茶叶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个国家级三绿工程示范城市,5个国家级绿色批发市场示范单位,10个省级绿色批发市场,100家绿色门店,形成有序的农产品购销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

  (三)着力于薄弱环节的重点突破,培育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新优势。这是推动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新的增长点。

  和全国商务发展相比,我省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县域外向型经济、流通现代化、农产品出口、加工贸易等发展相对滞后。这些方面既是我省商务发展的瓶颈,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而且,在这些方面我省也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措施得力,完全可以实现突破,变劣势为优势,使之成为商务经济崛起的现实突破口。

  推动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理顺管理体制、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强县。力争到2010年县域进出口增速保持30%以上,进出口总额由6亿美元增加到30亿美元,占全省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全省一半以上县(市)当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四分之一的县(市)当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00万美元,消灭利用外资空白县。

  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通过流通组织创新、业态创新、流程再造和技术更新,推动徽商集团、合肥百大集团等骨干流通企业优化零售业态结构,鼓励城市连锁和超市向农村延伸;以农家福、辉隆等公司为依托,建立农村生产资料流通网络。力争到2010年,形成5家左右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流通连锁企业,全省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以上;力争到2010年农资连锁店的县、乡覆盖面超过70%;加大商业利用外资力度,力争更多跨国商业企业入驻我省。

  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打破封锁,优化环境,精心组织,加大投入,以县城为依托,以乡镇为重点,向行政村辐射。积极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企业,以投资新设、吸收加盟等多种方式,在试点县、乡、镇和人口聚集度较高的行政村,按部颁标准建立和改造“农家店”,力争到2010年在全省建立2500-3000家乡、村两级农家店,逐步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

  积极扩大农产品出口

  。加强重点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每年不少于10个);大力发展绿色和深加工农产品出口,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强化部门协作,简化商检和通关手续,开辟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制订并落实国家以及省里对农产品出口的促进政策,对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费实行全额补贴,推动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认证。力争到2010年建立50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实现出口额翻一番。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加强加工贸易的政策宣传和培训,努力提高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业务能力;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扩大加工贸易规模;进一步加强关贸协作,简化审批手续,改善监管方式;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上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增值率,延长产业链。力争未来几年加工贸易保持25%以上的增长,占全省进出口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监测调控体系。

  在商务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大投入,逐步强化调控手段,以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和茧丝绸行业4个网上直报系统为重点,力争到2010年建立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及限额以上流通企业的省、市、县、企业四级市场运行调控体系。

  (四)着眼于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优化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外部条件。这是推动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多年来,商务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商务促进政策,并引导地方配套制定了各自的商务促进政策,有力促进了商务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商务经济市场变化大,制约因素多,促进政策对商务经济发展仍然十分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促进工作,加大政策促进的力度。

  认真落实中央促进政策。

  着力落实好中部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技改及研发资金、出口品牌建设资金、“走出去”支持资金等中央促进政策。支持增长潜力大的出口项目扩大产能(每年项目不少于20个),支持纺织服装、电子电器、化工产品及绿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每年基地不少于10个),支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每年新增企业不少于200家),建立市县出口孵化资金,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鼓励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和资源加工型企业“走出去”,实现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国际化。

  不断强化省级促进政策。

  根据WTO规则和我省实际,科学制定省级出口、利用外资及现代流通业发展促进政策,确保年促进政策资金规模超过6000万元,如包括省级财政安排的超基数出口退税,每年规模超过1.35亿元,力争逐年有所增加。支持重点生产企业扩大出口,支持出口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和远期人民币结售汇业务,化解出口收汇风险和汇兑损失;资助利用外资工作,充分调动各地利用外资的积极性,推动市、县、开发区、省属大企业利用外资;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和城乡双向流通网络建设,建立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推进流通业现代化。

  大力加强部门协作。

  商务发展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一直努力做好协调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今后将继续加强财商、税商、银商、关商、汇商、科商、检商、信商协作,在落实和完善商务促进政策、加速出口退税、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开辟出口产品绿色通道、加快出口产品通关、实施科技兴商战略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形成相关部门共同支持商务发展的合力,为商务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立足于商务系统的能力建设,夯实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发展基础。这是促成安徽商务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点。

  商务经济的崛起最终是靠人、靠人才、靠人的素质。在商务系统自身能力建设上,我们将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健全商务管理体制。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积极推动市县两级健全商务机构,整合强化职能,并在人员、职能、编制到位之前做好业务衔接,保证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努力建立一个上下对口、内外贸统一、运转顺畅的商务管理体制。

  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近两年我们提出了“发展、廉洁、团结、服务”的自身建设总要求,大力建设“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努力克服“粗、拖、浅、糊、混、捣”六种机关通病,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倡导做一个“认真的人、老实的人、负责任的人、健康快乐的人”,不断改进作风,提升干部素质。同时,我们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赴境外学习、深入基层调研、宏观课题研究、业务培训、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对全省商务系统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业务员三支队伍的培养。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去年省商务厅一成立,就借《行政许可法》和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的东风,制订了全省商务系统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培训、研讨;对所有政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共保留行政审批、审核、登记、鉴定等各类政务事项49项;对所有这些事项,都制订了统一规范的实施程序。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努力使商务部门的一切行政理念、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结果都置于法律法规的规范之中。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法制建设,抓紧修订《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拟定《安徽省口岸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强化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

  不断推进工作方式创新。

  为积极拓展贸易空间和渠道,我们举办了首届安徽省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取得了初步成果,这在中西部尚属首次,今年将继续举办,同时我们还组织了9场国际采购对接会,效果明显。为提高招商引资效果,我们不仅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还根据国际产业资本流动趋势和投资者需求,相应筛选项目、包装项目、推介项目。为了发挥省级促进政策的最大效用,我们结合商务政策变化,动态把握和创新省里促进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着力点,争取省级财政对出口潜力大、超基数退税负担重的市县和生产企业给予补贴,鼓励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为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我们每年组织企业与各大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对接,深受企业欢迎。根据薄部长“外贸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在‘放权、少管、优服务’上下功夫”的要求,我们积极下放审批权限,充分发挥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重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加强宏观指导、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全面实行承诺服务制、首问负责制,等等。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按照薄部长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网站,为公众服务,为地方服务,为国内贸易服务,为国外客商服务”的指示精神,我们陆续开通了“安徽省出口商品网”、“安徽招商网”、“安徽商务业务网”三大专业网站,加上公众网和内部办公网,基本实现了多网并联、业务协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目前,出口商品网上展示的企业有1500余家、5000余种商品,招商网上推荐的项目有964个,业务网上办理的事项有42项。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强化三大专业网站功能,建立健全以4个网上直报系统为重点的省、市、县、企业四级市场运行监测调控体系,推进网上办公,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电子政务。

  通过以上工作举措的有效实施,到“十一五”末,力争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00亿元,5年净增1000亿元,年均递增10%;全省进出口额达150亿美元,年均递增12%以上,5年累计600亿美元,比“十五”累计翻一番;全省利用外资额达26亿美元,年均递增10%,5年累计超过100亿美元,比“十五”累计翻一番;全省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达5亿美元,年均递增15%,实现5年翻一番;全省商务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达3.5百分点,累计提供税收1400亿元,提供社会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个。

  这些目标还是初步的,但我们有这个信心。我体会到,在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省的商务部门实际上承担着双重责任:一是部里领导提出的中部商务崛起的要求,我们要不负厚望,不辱使命;二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安徽经济要崛起,商务部门也要打先锋。率先崛起不敢说,但绝不能拖后腿,最终这是老百姓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在商务战线上工作,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使命。

  三、推进中部商务崛起的若干建议(略)

  商务部自成立以来,尤其是薄部长履任以来,对我们省商务工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从到部里汇报工作和寻求指导支持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从部长到司局长、处长,从办公厅到任何一个职能司局,能力、作风、素质,无一不给我们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确实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尤其薄部长,从大的方面讲,那是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水平和形象,从商务系统来说,我们在您的麾下工作,确实引为自豪。当年你在大连接受鲁豫的采访,离开大连时出租司机自发驱车相送,离开辽宁时省政府办公厅干部夹道送别,我们经常津津乐道。到了部里以来,且不说部长代表国家的演讲、报告、讲话,睿智从容,掷地有声,5月30日说的“你给我企业半斤的压力,我就撤掉它们八两的负担”,企业听了舒坦,老百姓听了长志气,且不说这些,部长从严要求,天天带头加班加点,更让我们钦佩不已。请部长放心,我们安徽商务厅这个班子,论个,尤其是我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但我们这个整体,可以说非常团结、非常和谐,也很有战斗力。我们将以部长视察为东风,更好地带领全厅上下、全系统上下共同努力,把安徽的商务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

  (信息来源:安徽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文章类型: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