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宁海积极构建循环经济示范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08:54 中国经济时报

  ——访宁海县委书记林静国

  杨益波 江宜航

  地处浙江东部沿海的宁波市宁海县是个山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山区小县,经济实力一直徘徊于宁波各县市区的中下游。然而,近几年来,该县通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进行生态
示范区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之路,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升,成为宁波经济的新亮点。

  为此,记者近日专门赶赴宁海,就如何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采访了该县县委书记林静国。

  “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又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要。我们宁海经济开发区临港区块有着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更有国华浙能宁海电厂为依托,是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理想基地。最近,该区块被浙江省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及宁波市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林静国开门见山地说。

  宁海是个典型的资源小县,土地供求矛盾非常突出,人均耕地0.6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1.9%。地域性、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电力短缺的情况在短期内得不到根本缓解;工业经济总体上仍未摆脱“低、小、散”的特征,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大,资源产出率和利用水平低。去年,全县的万元工业产值能耗高达0.372吨标煤。工业园区产出率为4.1亿元/平方公里,土地投资强度为9亿元/平方公里,均低于宁波市平均水平。“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我们提出必须以临港经济示范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林静国如是说。

  据他介绍,该临港区块规划总面积76.2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41.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4.58平方公里,内有海山、岛屿21个。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海陆交通便捷,土地和海洋资源丰富,具备建设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诸多有利条件。

  “像国华浙能宁海电厂一期投产后每年产生的工业衍生物有粉煤灰60万吨、脱硫石膏20万吨、硝6000吨,这些大量可持续利用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了可能。临港区块最大的特色就是陆上有山、海上有岛、陆海相连、城海相融、陆海岛结合完善,资源优势明显。土地、水、旅游资源都很丰富,除了可以连片开发和兴建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外,还是建设大型海滨休闲度假基地、高档会所、别墅的理想场所。而且,由于近几年来在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县创建过程中,宁海县始终突出生态主题,加大生态文明宣教力度,生态立县战略和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走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县上下的自觉行动,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随着生态重点工程的深入实施,城乡一体的‘水网’、‘路网’、‘垃圾处理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框架,为区域循环式开发提供了有效保障。”林静国侃侃而谈。

  “以科学发展观和‘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国华浙能宁海电厂为龙头,按照‘整体规划、梯度推进、产业联动、循环开发’的原则,着力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区域循环式开发,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临港区块建成为三次产业互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典型的循环经济示范区,这是我们的总体思路。”

  林静国说,整个区域被划分为工业生产、旅游度假、生活居住、生态涵养四个功能区块。主要通过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着力打造循环经济核心区块;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着力打造长三角黄金海湾旅游休闲度假区;推进区域循环式开发,着力打造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新城这三个途径来实现。

  他同时向记者谈了该县下一步构筑循环经济的一些工作重点以及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观念上应该有所转变,要提高认识,这是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从宣传、培训、教育着手,在全县上下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真正从战略高度出发,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要使社会各阶层了解并认可循环经济,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合力推进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全县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其次,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县循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搭建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班子,加强对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领导,对重大事项进行综合决策、统一部署、统一协调。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包括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群众福利和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实效。

  第三,搞好发展规划,抓紧编制《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和节水、节能、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

  第四,强化政策保障,向上积极寻求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扶持方向,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资金,对一些循环经济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第五,推进招商引资。尽快出台《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提出进入园区的项目在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并以此为招商基本依据,围绕电厂工业副产品发展相关产业进行产业招商,形成资源利用的核心产业链。同时推出一批旅游、物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对外招商,不断拓宽招商领域,积极利用“5·19”徐霞客开游节等重大节会开展招商活动,适时召开以临港循环产业区循环经济为主题的专业招商会。

  第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继续加大临港区块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区块内主骨干交通网络建设,完成“三通一平”,让企业能够尽早进场施工。加快临港3万吨/日自来水厂的建设步伐,并统一铺设供水管网,实现供水到户。建立区内雨污分流和集中供热系统,尽早规划建设4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同时,还要大力推进区块内绿化造林、边坡复绿及周边山体林相改造工作,切实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林静国最后还向记者表示,循环经济毕竟还是个新生事物,面对的困难很多,需要不断去摸索,去学习。不过,一旦宁海的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建成,它必将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龙头、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生态与经济和谐和发展的典型,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看得出,他对此充满信心。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