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杉
经济学家大都是近视眼,看得到的都是眼前的东西。
北京经济学界近来热议宏观经济走势,但大多数人议论的话题都聚焦在中国经济是否会发生通货紧缩上。
以两三个月的物价和投资数据即作出判断,显然既会干扰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选择,也无法看清中国经济内在的走势。从媒体报道看来,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对宏观经济发表意见时,都没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我对经济学界草草作出通缩的判断不以为然。
不过,有两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值得关注。
一个是张曙光,一个是薛敬孝。
张曙光是媒体熟悉的经济学家,薛敬孝是在“业内”受到尊敬的学者。他们两人一个共同点是,都提出中国经济是否存在长期失衡问题。
张曙光坦言,“我觉得大家的眼光都停在短期问题上,忽视了长期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现在是宏观经济热,学界也热,政府也热,政府部门全都关注在宏观经济上,而宏观经济是短期问题”。
张曙光认为,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长期问题是内外经济的失衡问题。在市场上完全形成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的两个外向循环。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这个战略到底怎么样,我们需不需要改变。在研究问题的时候,要把眼光看得远一点。
同样,在上个世纪80年代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的薛敬孝教授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周期是否会发生变化,中国经济依靠贸易拉动的增长模式是否应该进行调整。薛敬孝教授是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以研究世界经济周期理论见长。他认为,大国在经历高速经济增长后,必然面临本币升值的现实。而本币升值必然对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深刻影响。因而他强调,中国应该调整依靠国际贸易带动增长的模式。
中国目前的外向型经济是建立在劳动力供给无弹性的基础上的。中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其所需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由于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工人工资几乎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力依然保持了充足的供给。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对工资没有反应。
但现在形势似乎发生变化了。
这种变化也许是静悄悄的。
一个变化是广东等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劳动力供给开始对劳动力的价格敏感了。另一个变化是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与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持久性的冲突。这种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中国出口产品实行的贸易保护措施加剧了,一个是要求人民币升值。
维持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增长模式面临着挑战。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所发生的短期波动,实际上都与影响长周期的因素相关。比如,对近几个月外资流入下降的判断,用短期和长期的眼光看结论就不同。短期的观点是,宏观调控政策导致外资流入下降,而长期的观点则认为,外资的全年投资计划并没有改变,而是因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改变了设备的进口计划。比如,对国内供给与通缩的关系的看法,用短期和长期的角度看,结论也不同。短期的观点是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跌,从而产生通缩。长期的观点是,由于保障性产品供给不足,致使居民不得不保持高储蓄率,从而限制了一般性消费。
经济学研究之所以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所设的前提条件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如果经济学家们能够研究长周期,研究影响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增长问题,或许就会对中央政府提出不同的政策建议。
当然,研究经济波动问题也是必要的,但不要因为过于关注短期因素而忽略了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经济政策的制定也如此。(11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