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邹建华
“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什么问题都问不倒?”、“为什么不论记者提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外交部发言人都能对答如流,侃侃而谈”?、“外交部发言人有没有被问倒的时候”?“有没有说错话的时候”、“为什么不管记者问题多么刁钻、尖锐,外交部发言人都能从容以对、化险为夷?”许多人常常会提出这些问题。外交部发言人给公众留下许
多困惑。《外交部发言人揭秘》一书首次向公众全面解答了这些问题。外交部发言人之所以能轻松面对难题、巧妙化解圈套,除事先进行了认真准备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对媒体有窍妙。作者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邹建华长期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并长期担任新闻发布处领导工作。作为发言人的主要助手,曾协助过沈国放、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章启月、孔泉、刘建超等发言人工作,参与并负责组织了450多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发言人揭秘》第一次全面、深入地向公众介绍了发言人如何面对媒体的诸多策略和技巧。现摘取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
一、如何“回避”有奥妙。
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上,总会有记者问一些敏感问题或发言人不便回答的问题,有时记者甚至可能会在问题中设圈套。 外交部一发言人说,有些记者提问角度有时很刁,有时甚至是陷阱,一不小心你就会掉进去。碰到这种情况,就应该设法回避。 曾任美国防部发言人的卡托把新闻发布会形象地比喻为“布满地雷的战区”。
有些人认为现在讲政务公开,政务透明,发言人没有什么可回避的,实话实说就行。 当然也就没有必要谈什么回避技巧了。其实这是误解。政务公开,并不是国家任何机密都没有了,发言人任何时候都需要有问必答,言无不尽;提倡回答问题时要加大信息量,也不是对什么问题都要知无不言。机密的事情不该说的就是不能说,该少说还是要少说。 “答非所问”、“避而不答”或其它方式的回避有时是非常必要的。
唐家璇同志在接受《中华英才》采访时说:记者问你这个问题很刁钻,没法回答。你不一定就事论事。可以王顾左右而言它。要打一点太极拳。对方有备而来,给你设下陷井,有时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或激将或慢磨,就希望你爆出几句话来,正好入套。
沈国放说,遇到此类问题,发言人应十分警惕。无论记者问题如何绕,变化多端,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上当。
实际上,巧妙地回避问题,不但不会引起记者反感,有时还会赢得记者的欣赏和尊重。当然做到熟练地回避问题,需要一个积累经验和修炼的过程。 实际上,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发言人回避问题时比中国的发言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显得非常生硬。
美国务院一发言人在回答一记者追问说,我们所声明过的就是我们的立场,我们的立场仍然像我们所声明过的一样。
布什总统的第二任新闻发言人麦克莱伦可以绝对称得上回避的高手。在他就任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是记者关注的焦点,记者问了许多有关问题,但麦克莱伦的回答只有一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据报道,有人数了一下,他竟然把这句话说了9次。
回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空话回避。
用这种方式回答记者提问,表面上看似乎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但实际上,说的都是空话,没有任何实质信息。比如有人问你,在***问题上,你支持老王还是老李?你回答:谁是正确的我就支持谁。对方又问,那谁是正确的一方?答:谁坚持真理谁就是正义的一方。到底支持谁?天知道!
·案例一:
一、有一次,一记者问陈毅外长:“中国第三颗原子弹何时爆炸?”陈外长回答:“中国爆炸原子弹,我知道,你也知道。第三颗原子弹可能也要爆炸,何时爆炸,请你等着看公报好了。
·案例二:
在1994年9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发言人陈建:“邓小平先生会不会出席‘十一国庆 ”?
陈建回答:“邓小平同志是否出席,以及参加哪些国庆活动——我跟你们一样,会在10月1日的报纸上看到。”
(二)开玩笑回避。
顾名思义,即用开玩笑的方式回避记者的敏感问题。既没有提供信息,又不让记者难堪。
案例一:
1960年,中国打下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一外国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问陈毅副总理:“最近中国打下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中方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的”?
陈毅同志笑着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 记者听后哄堂大笑。这个问题涉及国家军事机密,显然只能回避。 陈毅副总理用这种方式巧妙地避开了这一敏感问题。
案例二:
一位记者在中国奥运代表团抵达雅典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问副团长崔大林:“如果不出意外,中国的奥运会金牌总数将在本届超过一百枚,第一百枚金牌有可能出现在哪个项目上”? 6pa崔大林答:“我刚才脑子里过了一遍电影,但没有查到有关资料”。 “我认为中国的第一百枚金牌可能会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体操、举重等项目上产生”。
这个问题要回答确实不容易,但崔大林用这种方式,在记者们的笑声中,回避了这个问题。
(三)转意回避。
即故意转换概念或转移论题来回避对方的问题。
·案例一:
1995年8月22日是邓小平91岁寿辰,适逢外交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陈建:“今天是邓小平91岁诞辰,关于他的健康状况的说法是不是还是那样没有变化?”
陈建答:“变化当然是有的,他又长了一岁。”
·案例二:
一位发达国家外交官问一位非洲国家大使:“贵国的死亡率想必不低吧?大使答:同你们国家一样,每人死一次。
(四)使用“模糊语言”进行回避。
就是故意把话说得不明白而达到回避的目的。看似回答了提问,但实质上却没有。模糊语言的优点是灵活自由,表述留有余地,可进可退,利于掌握主动。一般在当问题太敏感,没法正面回答,或有些问题不便回答时,但发言人在台上又不能不说点什么时采用。
·案例一:
1、曲啸先生在访问美国时,一记者问他:“曲先生,您对美国有何感想?”
曲啸答:“美国毕竟是美国。”
·案例二:
1945年,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率代表团访问美国。有一记者问莫洛托夫:“苏联有多少原子弹?”
莫洛托夫回答:“足够!”。
(五)进攻性回避。
这种回避方式,不是一味消极应付,而是在回避对方问题的同时主动出击。具体做法是对对方提出的问题不予理彩,或语焉不详,而重点在表达我对有关问题的立场上。
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一记者问发言人孙玉玺:据报道,俄于17日发射两枚核导弹,俄海军表示此举针对美国的NMD计划,你对此有何评论?
孙玉玺回答:关于俄导弹试验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清楚。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企图修改反导条约,发展NMD。其直接后果将是破坏战备稳定,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最终结果是损人不利己。
这样回答既避免了对俄罗斯方面的举动直接发表评论,又批评了美国,并表明即使俄罗斯发射了核导弹, 也是美的行为造成的。
·案例二:
1999年美国对南斯拉夫军事行动前后,西方媒体和政府都指责南斯拉夫联邦部队卷入了对科索沃平民的屠杀,记者经常问中方对此问题的看法,中方的回答一直是: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的内政,应由南人民自己解决。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一记者突然向发言人孙玉玺发难:那么中方是否认为,南斯拉夫政府对平民的屠杀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
孙玉玺答:你说的这一情况现在还有待核实。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南斯拉夫大批平民在北约的空袭中伤亡,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这个问题比较刁钻,不好回答,但孙玉玺这么处理不仅轻松地避开了关于屠杀与否的问题,并且有力揭露美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六)不回答假设性问题。
对记者提出的假设性问题,一般需要回避。碰到这种问题,可直接回答:“我不回答假设性问题”、“现在还不存在这一如果的问题”、“这是一个假设性问题”等等,否则,很容易绕进去,掉入陷井。
·案例:
一记者问美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你刚才提到美国政府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如果有一天台湾海峡两岸人民都同意台湾独立,美国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会继续坚持不支持台湾独立的政策吗?
阿米蒂奇答:用词是很重要的。在我们说不支持时,这是一回事。这与说我们反对台独是不同的。如果海峡两岸人民达成解决的办法,很明显美国是不会反对的。因此,我们使用“我们不支持台独”这一词。 这是应由两岸人民解决的问题。
对于记者的这一假设问题,阿米蒂奇如果回避不答,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但他答了,结果被一些记者恶意炒作,被演绎为美国“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台湾独立”,变成了一个外交事件,引起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记者纷纷打电话询问美政府,美国官员最后不得不出面澄清。很明显,阿米蒂奇是被这个“如果”绕进去了。
二、被动可以变主动。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有时会提出一些尖锐、敏感或刁钻的问题,甚至是刁难性的问题,难以回答,使发言人非常被动。发言人如掌握一些逻辑的知识,利用逻辑的力量,往往能达到很好的回应效果,并可以改变被动局面。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归谬法,也叫推至极端法。所谓归谬法就是顺着记者问题中的逻辑把其观点无限放大,以显示出其荒谬性,从而对其观点予以根本否定。记者问题中本来不明显的逻辑错误,通过归谬法就会使其错误被放大到让人人都感到荒谬的地步。如问:中国现在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中国是否会因此变成资本主义? 答:你认为每天喝牛奶就会变成奶牛吗?”。这就是归谬法。
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朱镕基总理于2000年10月14日与日本市民举行电视讨论会, 与日本市民进行直接的公开对话。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只允许每个家庭要一个孩子?”朱总理回答:“如果十二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无限制地生下去的话,那全球就都是中国人了!”
朱总理在这里运用的就是归谬法。让对方明白十二亿五千万人口的中国如果无限制地生下去的后果,使对方自己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荒谬的。这一回答影响很大。第二天,日本许多大报纸都报道了朱镕基总理的这一对话。有的报道标题直接就冠以“中国如不搞计划生育,世界上遍地都是中国人”。
·案例二:
李瑞环同志一次访问香港时,一记者问:您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
李瑞环同志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
李瑞环同志从对方问题的逻辑中推出了这么一个荒谬的结论,赢得了在场记者们心悦诚服的掌声。
顺水推舟法。先表面肯定对方观点,然后顺着对方的逻辑进行推理,在推理中根据需要增设一些条件,最后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使对方意识到自己观点是错误的。
·案例一:
一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中国为何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发言人答:我们也不愿使用武力。武力解决对各方都不利。和平统一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问题是台湾当局坚持要搞台独,如果我们放弃使用武力,和平统一岂不是一句空话?
·案例二:
一次吴建民在法国演讲时,一位听众问:“中国为什么不讲民主?”
吴建民说,民主是个好东西,然而每个国家对民主的理解各不相同。法国的民主思想出现较早,1789年法国大革命,就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可是,你们法国哪一年才给妇女选举权呀?是1945年。150多年之后,法国妇女才有了选举权。这就说明,民主体制在你们国家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而且,你们国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选举权,“积极公民”有选举权,上税的公民有选举权,不积极、不上税的公民就没有选举权。这说明,民主在你们国家也有一个范围。
吴建民说,你们走了几百年到了如今这个程度,而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新中国才经历了几十年,中国当然有着自己的民主历程。中国的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你们不能拿你们的模式来套中国。我们愿意与你们讨论民主问题,但讨论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是老子教训儿子,否则中国人不能接受!吴建民反问道:“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时候,你们谈民主了吗?”
吴建民先肯定民主是个好东西,中国也是要民主的。但又阐明各国对民主的理解不同,各国的民主都是有一定范围的,并且民主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环环相扣,让人觉得对方的看法是错误的。 听了这一席话之后,全场听众禁不住起立鼓掌。
釜底抽薪法: 有一种提问比较刁钻,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作哪种选择都对己不利。摆脱不利的方法就是跳出记者“非此即彼”的框框设定,对其前提予以否定,让其立论都不成立。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案例一:
一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中国政府现在是否以牺牲人民民主自由作为社会稳定的代价?
发言人答:一个不稳定的、动乱的社会怎么会有真正的民主自由?
·案例二:
一记者问沈国放:你是否认为台湾的民主化进程是台湾独立的行动?你是否反对这种民主化进程?
沈国放答:这不是一个民主不民主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这一事实都是不可取的。
·案例三:
一个记者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问发言人:中国在人权问题上是否准备按国际标准行事?
发言人答:“人权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包括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里的权利。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关于人权的看法和侧重点也不同。绝不可能把一国或几国的标准人权标准看成是国际标准。
有一位西方学者说过,某些政治家在人权问题上是实行双重、三重标准的--在本国问题上闭起双眼,在盟国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其它国家则说三道四,横加指责。”
这位发言人用这段话否定了记者关于人权国际标准的前提,再用西方学者的话道破了西方标准的实质。
步步进逼法或引君入瓮法,即通过一步步地严谨地推理,致使对方不得不顺着你的观点往下走,最后,显示出其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例如,
·案例一:
据报道,有一女老板对战斗英雄史光柱说:“你为什么不利用你在世人中的影响和知名度去做生意呢? 钱可以通神、通鬼,你知道吗?”
史光柱问女老板:“假如你在夜深人静的野外,突然遇到两个歹徒的袭击,他们把你逮住以后要侮辱你。这时候,不远处传来脚步,你怎么办?”
女老板:“那我肯定要大喊,救命呀,抓坏人呀!”
史光柱:“他们不一定过来救你,因为歹徒手里有刀,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事不关己,各人顾各人,过路人未必会来冒险救你;其二,既然钱可以通神通鬼,那么歹徒为什么不可以甩出一叠神力无边的钞票,来打发两个本来就不想冒险管闲事的人呢?”
·案例二:
一个外国记者问毛主席的扮演者古月:“你对扮演毛泽东有何感受?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问题上是有错误的,你对此如何看?“
古月问记者:“你觉得维纳斯美吗?”
记者答:“很美。”
古月又问:“维纳斯断了一个胳膊还美吗?”
记者答:“虽然断了一个胳膊,但不影响维纳斯的整体美。”
古月说:“你已经回答你自己的问题了。”
·案例三:
2001年,中美发生撞机事件后。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箎接受CNN记者采访回答问题时实际上就是采用了这一方法。
记者问, 美方只是要求中方返还24名机组人员,但中方在道歉问题上纠缠到底意味着什么?
杨大使答:这一事件完全是美方造成的,美方应负完全责任,应向中国人民解释并道歉。就拿美国举例来说,有一个家庭,他的房子的前院有一伙人总是在他家门口的街上开着车徘徊,他们不进他家的院子,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开来开去,这个家的人出来查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家人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我认为,这家人有权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权做一些检查和调查。你是否认为这一道理成立?如果你认为这一道理成立,我想你能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断,到底该怪罪谁。至少你应该说声“对不起”吧。车也毁了,人也失踪了,可你只说一句事件就是这么发生的,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