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传媒观察 > 正文
 

汽车广告病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 17:28 中华工商时报

  在汽车市场井喷时代,汽车厂家财大气粗,浪费几亿元的广告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今年以来,市场面临“黑色危机”,汽车厂家的利润大幅缩水,更多的经销商则陷入亏损困境,它们在广告费用方面很快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尴尬。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厂家和经销商一掷千金做广告的行为将大为收敛。

  用一句话来说:“中国的汽车广告病得不轻。”那么病因究竟在哪里呢?

  其一,广告主题空洞无力。一句“驾驶的乐趣”,曾让宝马成为运动型轿车的代言人。但在国产轿车品牌中,我们很难看到如此经典的广告语,更多的广告语内容空洞,像喊口号一般,“挑战未来”、“尊贵”、“时尚”、“动力”是厂商最爱用的字眼。大家都已同质化,又怎能奢望消费者过目不忘!

  其二,画面创意单调乏味。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电视广告,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一辆汽车摆在画面中央,急速而来,飞驰而去,一点新鲜感都没有。而国外的汽车广告要么意境优美、要么幽默有趣、要么情节感人,真正从内心深处打动人。单从这点来看,国内汽车广告要走的路还很长。

  其三,核心卖点频繁变换。宝马鼓吹驾驶乐趣,VOLVO始终强调安全,奥迪一贯突出科技含量,正是因为它们对品牌核心的坚持,才造就了品牌的强势形象。但大部分国内汽车企业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耐心,广告宣传的卖点频繁变换,今天强调动力性,明天突出外形美,后天又要鼓吹性价比了,如此反复,消费者如何知道“你是谁”?

  其四,媒体组合缺乏科学性。汽车广告投放剧增的直接后果,就是汽车类媒体的畸形繁荣,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报、电视台、电台、门户网站都设有汽车专版或专栏,杂志也把汽车广告作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媒体多了,选择也就难了,许多厂家在投放广告时,经常为难。

  其五,效果评估难得糊涂。媒体投放成了一笔糊涂账,广告效果的评估更是无从说起。厂家的广告创意、广告投放乃至整个的市场运作又重新回到了“摸黑走路”的状态,如此恶性循环,又怎么指望汽车广告的水平能够有所提升?

  找到病因,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治病了。汽车广告只是汽车厂家整体营销战略中的一个环节,汽车广告的所有病因,根子还在营销战略之中。

  这可是一个大课题了。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