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润转型伺机入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 02:45 东方早报

  在标准超市业态无法进入上海之后,香港最大中资机构华润在沪积极买地,一度曾想以大卖场业态开进上海。但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它又一次改变了主意,被称为SSP的“百货超市”现在又成为它们即将进入上海的主打业态。

  华润也曾想以其最擅长的收购模式入沪,但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最终只买下了上海华联吉买盛20%股权。华联吉买盛是上海网点最多的大卖场经营者,每年千万元的盈利让其受
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去年年初,华润万家与华联吉买盛正式签约,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购得了华联吉买盛大卖场20%的股权。此后,华润万家便放弃了自己开设卖场的念头,将其在上海江湾投资兴建的第一家卖场,转交给华联吉买盛经营,上个月这家卖场正式开张,成为华联吉买盛在上海单体面积最大、配套设施最全的一家旗舰店。

  在参股华联吉买盛之前,华润集团一直寻找机会,打算在上海以华润万家的品牌开设大卖场。因此它在上海派出大批人马搜寻合适的商业地产,并成功购得了紧靠江湾轻轨站旁、位于逸仙路高架与纪念路交界的一个地块。据悉,此处原来属于一个小型印刷厂。华润接手后,将原来的厂房推倒,按照大型超市的建造标准新造了总体经营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

  华联吉买盛总经理赵德发告诉记者,华润最初的打算是自己在上海开设大型卖场,这个商业项目的购买时间在去年正式参股华联吉买盛之前。在成为华联吉买盛股东之后,为了避免同业竞争,华润决定只充当房东的角色,将自己建设好的卖场以出租的形式,转交华联吉买盛进行管理。“从采购、配送等经营角度来说,由在上海已经拥有16家网点的华联吉买盛进行管理,肯定比华润自己在上海的单店经营获利更高。”

  多元发展的华润集团一心成为国内的零售大鳄,确定了5年实现500亿元零售营业额、50亿元利润的战略目标。目前华润万家正以每月新增2―4家门店的速度抢占苏州市场,但除了最早时期的华润时代广场之外,在上海的连锁商业零售市场他们还没有找到机会。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发展高级总监谢小强表示,上海是华润不可能放弃的市场,进入上海只是时间问题,同时进入上海时会采用全新业态SSR,即SUPERSOTREPLUS。据他介绍,华润的SSP这种业态会重点突出生活的便利(CONVENIECE)、时尚(LIFESTYTLESTORE),面积大概在15000平方米,配套的设施将会跟大家熟悉的超市、卖场不同,将进行差异化经营。在商品上则更侧重于百货等。比如服装采取国外“GAP”的做法,实行自有品牌;而考虑到生活便利程度,卖场中会加重家居概念,比如加大床上用品份额等。

  据悉,华润的第一家SSP卖场明年4月在苏州亮相。而明年到2007年的时间里,华润会花费更多时间,用来磨合这一新兴业态,从而为进入上海铺通道路。

  作者:早报记者 陈华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