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外资垂涎 中金网融资之路怎么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9:33 新浪财经

  外资金融机构拟持巨资收购中国金融网的消息,最近在业界传的沸沸扬扬。记得在今年三月举办的“2005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上,这就引起了与会记者的关注。目前,双方的谈判仍在秘密进行中。就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金融网予以证实。

  中国金融网遇烦心之事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外资金融机构进攻中国市场的战略步伐迅猛加快,中国市场逐渐成为庞大的外资金融机构争夺利益的主战场。随着外资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跟进,发展还不足三年的中国金融网最近也受到了来自海内外金融机构资金的巨大引力。据悉,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五六家外资金融机构与中国金融网密切联系,并开出巨大筹码拟吞食这一刚刚发育起来的雏鹰,想借助于它的平台来拓展在中国的市场。

  外资疯抢中国传媒业巨大蛋糕

  过去的两年里,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大都在互联网。然而,在网络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今天,敏锐的同际资本又把目光投向了日渐升温的传媒产业。有了资本的关注,21世纪初就成了一个传媒产业大改革与大发展的新兴时代。

  就在去年8月27、28日召开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大会上,维亚康母中国区总裁李亦非就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没有被开发的传媒市场。中国经济连续保持高增长,导致市场对传媒的需求有了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本身使国际大传媒公司与中国有了合作的机遇,来到中国的跨国传媒公司都想抓住这个机会。”李亦非对此毫不讳言。

  2004年以来,海外传媒巨头频频在中国活动,全球第二大传媒娱乐集团ViaCOM的首席执行官雷石东以及默多克都看中了中国传媒市场这块肥肉。海外投资者首先抢占的将是体育、娱乐、时尚、儿童、财经和技术类专业媒体等领域,最后渗透到整个大众传媒和相关产业。有人说只要中国禁令一开,来自国外的电视信号就会像倾盆大雨狂泻。

  为什么国外金融巨头关注中国金融网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外的金融巨头除了盯紧了中国的金融企业以外,又把目光投向了IT领域。也许这才是他们想要进驻中国金融市场的最佳捷径,而中国金融网首当其冲。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中国金融网已发展成为中国金融领域最大、最权威的金融类门户网站,并且在亚洲金融IT领域也名列前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除了其较高的品牌价值和良好的业界形象以外,中国金融网的经营也已经形成了梯度发展的格局。他们不仅为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提供了大量的资讯,而且运用网站与报纸、期刊、电视、企业、银行等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品牌之路。上万家金融机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网最忠实的合作伙伴。除了及时有效地提供资讯,他们还从培训、会展、数据库开发、金融网络新产品的研制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梯级化的经营,在业界形成了独有的、庞大的网络基础优势。

  中国IT领域又一只雄鹰飞起

  中国金融网的成长避过了2002年之前的网络泡沫时代,在互联网络和网络金融复苏之际悄然诞生。

  SARS使中国经济一度遭遇重创,但SARS却催生了中国金融网的成长。在采访中金网总裁何世红时,他向记者简要描述了当初的情况。非典之前,中金网可谓在艰难中苦苦挣扎,急于求进却举步维艰。可就在非典时期,“功夫不负有心人”,依然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中金网迅速成为金融领域的信息窗口,读者数量一下子上涨了近20倍。从这时起,它便驶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大规模的资金运作是一个网站成功的先决条件,按理说,就中国金融网目前的发展平台和速度,其背后应该有着巨大的财团做为支撑。其实不然,记者在中国金融网总部不足400平方米的办公区里,却感受到了一股自力更生、厚积薄发的强劲气流。这是一种精干团队凝聚的蓬勃之力,它才是中国金融网不断发展壮大的顶梁之柱,支撑它始终依靠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滚动发展,从未借助任何外来力量,却势不可挡。

  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中国金融网的特有品牌已经在业界被公认为最有价值的“钻石品牌”,这个品牌的深厚底蕴是来自于其初期组建时期给予大力支持的15家银行的公信力和优势。现在外资金融机构瞄准中国金融网注资的目的已昭然若揭。面对他们开出的高额价码,中国金融网意识到了引进外资合作伙伴机遇的到来,但是,这也暗示了它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对于收购这件事情,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先生表示不会予以接受,因为他所坚持和倡导的服务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是单纯建立的“商业”意义,而为中外金融机构和广大读者提供第一时间、更有价值、更精确、更权威的金融资讯,最终打造中国乃至亚洲最大、最强、最精的金融网站,则是他的初衷。

  目前一家外资金融集团开出惊人的高价,始终未能打动何世红的心。从他的谈话中了解到的信息是:“我们欢迎更多的外资金融企业与我们建立合作关系,希望不是完全的收购,我们愿以参股的方式进行合作,参股的限度可在35%左右。”

  业内专家分析,中国金融网的发展前景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它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放手。据我们私下了解,并不仅仅是这几家公司有意收购中国金融网,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公司与中国金融网暗自交涉过,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在何世红眼里,中国金融网还只是一只羽翼未丰的雏鹰,目前还不具备参与全球IT市场激烈竞争的实力,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做大做强做精,才是当务之急。(郭娓娓)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