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股息收益率与国际水平相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10:02 上海证券报 | ||||||||
投资要点: ◇中国内地的股息收益率2002年为1.75%,2004年达到了2.36%,这基本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当 ◇中国内地股息率提高的两个层面因素。市场因素:中国内地上
◇制度因素:一是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中存在着2/3的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东的股票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利,因此,现金分红是非流通股股东获得收益的最主要的途径。二是证监会对再融资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需要达标才可申请增发配股。而上市公司通过派发现金股利,可以减少资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从而保住再融资资格 ◇未来的股息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上市公司盈利见顶迹象比较明显,在派现率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分红增长水平可能下降。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广,非流通股权问题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资本利得和现金分红之间进行抉择的制度基础发生改变,并可能影响到上市公司未来的分红行为 现金分红与股息收益率 从历年分红情况看,上市公司的分红家数和分红总额逐年增长。2004年上市公司分红家数727家,比2002年的465家增长了56%。分红总金额2004年达到了723 亿(税前),比2002年的403亿增长了79%。其中,有399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情况并不算差。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尽管历史上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分红波动较大,但近3年的分红水平并不低,美国的股息率为1.72%,日本仅为1.13%,并不比中国内地有明显优势。 不过,单个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并不具有吸引力,大多数公司的现金分红仅仅具有象征意义。2004年727家进行分红的上市公司中,每股分红在1 毛钱以下的公司有377 家,占全部分红公司的51%,这虽然比2003年的56%和2002年的76%有所改善,但高分红的公司数量还是太少,2004年每股分红超过3毛钱的高分红公司仅有50家左右。 从现金分红的行业分布看,2003年以前公用事业行业是现金分红的第一大行业,该行业提供了全市场现金分红的30%,这与公用事业现金流(利润流)稳定的特征相符合。200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材料行业一跃成为第一大现金分红行业,该行业提供了当年全部现金分红的22%,公用事业以21%退居第二。 另外,上市公司的分红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盈利能力强、经营水平好的公司相应分红较多。以2004年为例,当年每股收益超过5毛钱的公司有140家,其中132家进行了现金分红,分红比例达到了94%,而当年每股收益为负的亏损股有181家,无一进行分红。此外,业绩增长与否也是影响分红的重要因素,2004年税前利润率增长的公司有818家,其中63%的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而利润率下降的535家公司中,仅有39%的公司进行了分红。 什么因素影响了股息收益率 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股息收益率在过去几年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这里面其实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随着企业利润的增长,上市公司分红总量也在不断提高;另一个是随着指数下跌,股票市值缩水严重。两者反向作用推高了股息收益率。2003年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长41.2%,2004年同比增长33.7%。在利润增长的基础上,2003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同比增长34.7%,2004年同比增长32.9%。不过,股息收益率的提高并不完全是上市公司提高分红带来的。从2002年至今,上证指数市盈率从45倍降到目前的17.35 倍,沪市总市值也由25000亿跌到目前的22100亿(考虑到沪市最近3年新上市诸多大盘股,总市值出现如此的跌幅意味着大规模的市值缩水)。 我们认为,有两个制度因素导致了上市公司分红水平的提高。 第一,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中存在2/3的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东股份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利,因此,现金分红是非流通股股东获得收益的最主要途径。因此,近年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现金分红日益热心。我们这里按照非流通股比例高低将上市公司分为三组,凡是非流通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其实施现金分红的比例较高,而流通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其派现的比例则相对低些。 第二,2001年以后证监会对再融资提出较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需要达标(三年平均10%)才可申请增发配股。而上市公司通过派发现金股利,可以减少资产,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按照现行会计规定,现金分红被确认在利润产生年份,而不是分红实现年份)。因此,通过这种利润调整来维护再融资资格,也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重要动机。 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即包括了市场层面的原因(如盈利增长带动分红的增加、市场估值水平降低等),也包括了制度层面的原因(如非流通股股东偏好现金回报、进行利润率调整来获取再融资资格等)。但未来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一方面上市公司盈利见顶迹象比较明显,另一方面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广,非流通股股权问题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并可能影响到上市公司未来的分红行为,这些因素无疑会影响到未来的股息收益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