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2004—2005年世界石油市场形势
这一部分是论述2004-2005年的石油市场形势,警告反对阿拉伯人和阿拉伯石油公司的运动将更加兇险。
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世界石油市场发生了三个重要变化,第一,原油价格升至创纪录的高;第二,一些海湾国家重要行业发展突出;最后,对安全的担忧笼罩着海湾石油工业及其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反应。2004年的发展变化将为本地区和世界石油工业带来单一或综合的、巨大的和长远的影响。
可以补充说明的是油价上升并不是突然的事件,此前在石油领域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导致了油价达到创纪录的高度,2004年中期令国际经济政治界关注的背景有两大基本要素,其实在四年前就已经出现。
第一,为了稳定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在25美元一桶的水平,欧佩克控制石油市场的政策成功。这是本世纪头四年的事,实际上2000年至2004年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平均达25.5美元左右,这种政策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1998年和1999年一季度石油价格的崩溃。为了满足政府越来越多地用于提高生活、退休者工资、安全支出和统治阶层的高额专项费用所需要的高额石油收入。
第二,也许最重要的是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每年以10%的大幅度增加在石油勘探、开采、生产方面的成本,更何况在大型油田发现、弥补石油生产和满足未来对石油的需求方面所带来的失望,我们发现非欧佩克产油国在最好的情况下日增产不超过100万桶,而2004年所增加的新的需求日平均超过了200万桶。
尽管石油界发生了这些新的重要因素,但2003年二季度至2004年一季度业界对油价仍持悲观的看法,这种心理状况为石油市场的交易投下了阴影,从而导致了在2004年二季度确定涨价的政策,使美国平均油价达创纪录水平,每桶超过了42美元。
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局和欧佩克秘书处在2003年二季度的所有预测均显示,在目前全球石油生产状况下,在对全球经济增长悲观预测下,2004年国际市场对原油需求下降,确切地说是在2004年第二季度日均需求将比第一季度减少200万桶至250万桶。在这三个最重要的专业机构共同预测情况下,纽约石油市场的投机商们大量抛售在手合同的石油,认为油价下跌,欧佩克最关心的是大量超配额的极限生产政策,而不是对石油价格的支持。
但第一个重大的突变是在2003年9月24日维也纳召开的例会上,欧佩克部长们决定每天减产90万桶,由日均2540万桶降到2450万桶,这一决定是为了保持工业国家当时的商业储备水平,使其不能获得大量的原油而对油价产生消极影响,也是为了再次达到市场的供需平衡,具体地说是在欧佩克尤其是海湾产油国在2003年上半年为了弥补伊拉克、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的石油减产而增加产量后再次减产。
欧佩克9月底会议不久,原油市场发生震撼,投机商们和投资基金会亏损数百万美元,因为他们对未来的测算是错误的。自那时起,原油市场严厉地监视着欧佩克部长们的行动、言论、决议和对形势的根本反应,代替对减少长期石油投资的是投机商们反过来购买这种碳氢化合物,并使购买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美林集团在其2004年5月17日发布的能源消息中估计,投机商们所购买的总量超过了1.31亿桶,超过了平时所购买量的一倍。投机商们的行为导致了油价的升高。同时,这一过程也反映了投资市场的看法和预测。尽管欧佩克就充分供应原油、满足各公司需求、市场不会发生缺货等作出了各种保证,但仍然有担心,害怕政策变化和安全问题会导致石油供应短缺,从而导致油价上涨,害怕他们的利润受到影响。
这里突出的问题是,影响投机商们的一致行动和赌博油价上升及以数十亿美元冒险的因素是什么?当时的快速答案是他们认为伊拉克发生重要事件,导致石油中断;在沙特发生的恐怖事件是担忧和炒作的背后因素。
但答案是,尽管对安全形势的担心或许有所夸张,但石油市场上还有一些其它基本因素推动着油价走高。
一、对原油需求增长
近期对原油的需求比前几年突然增加,以前每天增加约100万桶或不足100万桶,但2004年头几个月显示,全年每天增加约200万桶,甚至更多,其增加的约50%来自美国和中国。
2003年中国对原油需求约增长了10%,每天需求达到560万桶。预计中国2004年每天需求达650万桶原油,增长达12%。同样,世界经济的好转是对原油需求增长的另一原因。据悉,世界经济好坏,对原油需求增减要在6个月后显示。
除沙特和阿联酋外,大部分拥有配额外原油生产能力的欧佩克国家情况逐渐恶化使问题更加严重。众所周知,世界上大部分原油生产国系非欧佩克成员国,其产量持续处于极限状态。这些国家不具有市场处于危机时的弹性能力,当前正处于这种情况。
至于欧佩克成员国,该组织的历史清楚地显示,在油价高涨时,成员国不顾该组织内的配额协议,以最大的能力进行生产,其原因是:第一,有关国家为了尽可能利用高油价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取原油利润。第二,一些世界性的大公司尽力为其炼厂和商业储备获取必要的数量。
二、过剩的能源生产能力减少
2004年初以来这种形势越来越严重,能源界观察家们都很清楚,除沙特和阿联酋外,大部分国家都全力进行生产。但专业机构的各种统计和预测都显示,2004年春季对原油需求可能下降,之后2004年头两个月欧佩克组织很关心在春季到来和价格崩溃之前把过剩的产能从市场上撤出,这种担心一直持续到2004年3月31日欧佩克维也纳例会时。欧佩克认为春季需求将减少,为了保持供需平衡,2004年2月10日在阿尔及利亚会议上决定减少生产配额。
奇怪的是在形势发展中,欧佩克在3月底坚持减少生产配额,尽管当时油价上涨到了34美元一桶,各成员国的信息指数显示需求可能大减,因此应该预先减少供给,尽管当时都知道各国都不顾生产配额生产,而油价不是在降而是在上升。需要指出的是欧佩克秘书处和国际能源署都对当时100万桶左右的数字持有保留,亦即这种估计可能有错。现在已经很清楚,错误都是在对原油需求的估计上。
还有一个问题是美国本身的炼油能力,大家都知道,大约25年来美国没有建设新的炼油厂,虽然美国对石油产品需求在增长,如对汽油需求每天超过了800万桶,这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美国的炼油公司凭借对炼厂的改善,或通过进口(每天约150万桶的各种汽油)。但防碍建设新炼厂的大问题是各种环保法律问题,过去10年间亏损不断,利润不大,使他们很难建设新的炼厂。
值得指出的是,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在美国作报告时提出建议,由沙特的阿美公司在美国建设新的炼油厂,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贡献。由于法律和环境方面的困难防碍这一项目的实施,美国的观察家排除了这一建议实施的可能性。
三、油价上涨的影响
油价上涨自然而然受到产油国的欢迎,考虑到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和国际石油工业的货币─美元与世界其它货币之间的差别,如2002年美元对欧元贬值约5%,2003年美元贬值约16%,我们发现今天原油的真实价格为20多美元,而名义价格在30―40美元。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原油价格上涨是由于需求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在供给方面出了问题,也意味着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通货膨胀的影响下降。此外,油价上涨也是美国汽油消费增加的压力所导致的结果,影响着美国的原油价格,美国原油价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世界原油价格,亦即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来源于石油产品市场,而不是原油本身。因此,这次不能责难欧佩克组织。我们也确实看到,有关消息和石油界专家们没有把油价快速上涨的罪过归于欧佩克组织。
但美国和欧洲政治负责人却有意无意地归罪于石油生产国,说是欧佩克必须增加生产,认为市场上缺少原油,或炼油厂没有满负荷工作,或说公司需要原油,但找不到谁供给,把欧佩克当做归罪的对象,而不是西方国家的工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税收政策。这在世界石油工业界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当欧洲国家和日本允许对石油产品征收约70-80%高额税收的时候,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支出。对于消费者和原油进口国来说,重要的不是价格上涨本身,而是上涨的速度和突然性。因为它影响国民的家庭计划,影响国家的国际收支,担心发生突然缺供,发生突然中断和推迟供应,从而在电力和汽油方面影响国家的公共生活。
对于石油生产国来讲,尽管近期内财政收入大量增加,但害怕影响工业国加快能源替代产品计划的实施,确切地说加快研制发展混合燃料汽车,交通部门是用油集中的部门,这一部门任何使用能源替代产品的意向,都将对今后对汽油需求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
国际能源署2004年5月3日发表的题为“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分析”的研究报告指出,长时间的25-35美元一桶的高油价在头两年内将影响西方工业国国民收入总值0.4%,通胀率将增长0.5%,失业率也将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和使用石油,它们没有办法和足够的可能使用石油替代产品,在一年内油价上涨10个美元的情况下,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总值将影响0.8%,对最贫穷的国家的影响达1.6%。
与1991年相反,2003年的占领军避免了对伊拉克石油设施的打击。
四、欧佩克的政策
为了避免对欧佩克国家特别是海湾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多的批评,做为一项新政策,为了连续对市场进行监督,欧佩克部长们于2004年6月3日在贝鲁特会议上一致决定,分两个阶段增加原油产量,一是从7月1日起每天增加200万桶的产量,二是从8月1日起每天再增加50万桶原油,以达到每天增加250万桶原油的总量。
实际上,这次增加配额使其总量上相当于当时实际的产量,换句话说,这一决定是从来自市场现有的实际情况。
一段时期以来,大部分石油生产国都以其最大的生产能力生产原油,贝鲁特协议是将实际产量给予官方承认的性质。
这里唯一区别的是沙特在贝鲁特会议之前宣布,它将其4月份每天830万桶的产量在6月份提高到910万桶。阿联酋也宣布,每天增产40万桶,这是在4-5月份为维修达斯岛的天然气设施关闭了一些海上油田而减产之后。其它国家如利比亚,决定将其4月份每天145万桶的产量提高到6月份的160万桶,这是利比亚当前最大的生产能力,也是为国际市场增供原油做的贡献。由于这项政策的结果,欧佩克2004年6月原油总产量每天达2800万桶至2900万桶,而欧佩克成员国的生产能力为每天3100万桶。也由于这项倾销政策的结果,使2004年中期的原油价格由42美元一桶降至30美元。
贝鲁特决定的重要性在于当一些人忽略它的时候,它把事实显示了出来,就是在市场需要供给的时候,欧佩克为了稳定价格,执行一项旨在向市场增供的政策。但欧佩克这次的问题更大更广,而全球需求增加,各种汽油短缺,在美国市场引发了一系列不安,反应了价格的波动,投资基金会的投机商们执意购买包括原油在内的原材料,而不在市场上购买股票和证券,推动着油价向更高水平发展。最后中东政局的动荡,使炼油厂老板们担心原油供给可能随时中断。这在6月下半月确实发生了,当时伊拉克北部和南部的原油输出管道被炸,伊拉克停止出口原油达一个多星期。
五、海湾的石油工业
高油价导致把注意力集中在世界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上,担心海湾国家继续不中断地增加原油供应的可能。这些消息掩盖了海湾国家油气工业的重要变化,而海湾石油工业在这一时期确有三个突出的重要变化,即天然气工业大规模扩建,增加原油的生产能力,探索本国石油公司执行同国际石油公司交往的新政策的途径。
海湾国家迎来了发展时期,在电力上应该扩大对天然气的依赖,为石化工厂和重型工业(如炼铝、钢铁和水泥工业)提供充足的电力。目前沙特和阿联酋拥有丰富的石油伴生气,而卡塔尔北方气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气田,巴林目前拥有足够其消费的天然气,并可供其今后消费的自然增加。
但是除卡塔尔外,大多数海湾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是,随着电力消费的增加和大量消费天然气的新工厂的建成,海湾国家需要更多的天然气,而其石油生产水平近期几乎固定未变,对天然气的需求目前和今后将增长很快,为了获得新的天然气资源,从现在开始对其进行规划是很有必要的。为此目的,需要借助于天然气的两种基本来源:
第一种来源是勘探开发天然气气田,向分离站供应伴生气,将天然气从石油伴生气中分离出来。这一工作沙特阿美石油公司(Aramco)正在进行。此外,沙特石油部已经与欧洲和亚洲的世界性公司签定了协议。值得指出的是,沙特的这一战目标是其供国内对天然气的利用,沙特现在没有出口天然气的计划。
卡塔尔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就努力开发北方天然气田,供国内工业使用其巨量的天然气资源。但卡塔尔更重要的是出口其天然气。卡塔尔政策的特点是通过向亚洲、欧洲和美国等国际市场出口液化天然气,实现天然气使用的多样化。通过管道网即海豚计划向周边国家出口天然气,海豚计划将卡塔尔天然气输送到阿联酋,或者向卡塔尔国内石化工厂供应天然气,卡国内的石化工厂在不断增加。同时,将天然气转化为符合新的环保标准的液体,将这种液体与其它石油产品混合,以提高其质量。卡塔尔于2004年已开始建设第一座这样的工厂。
第二种来源是通过从周边国家进口获得天然气。一段时间以来,海湾合作委员会试图为成员国建设天然气网,但没有效益。而目前所进行的是海湾两个国家与邻国相联。
在这方面已显示曙光的第一项目是海豚计划,将卡塔尔天然气输送到阿联酋。为此,在卡塔尔北方气田已经开始开发专门气田的工作,同时购买用于铺设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底管道,但阿布扎比与迪拜酋长国之间尚未签订合同,合同将确定为每个酋长国输送天然气的数量和天然气的价格。将卡塔尔天然气输送到阿联酋其它地区有了希望,现已经建设了几个海水淡化和发电站,值得指出的是阿联酋现临时从阿曼进口天然气,直到从卡塔尔进口为止。
预计科威特未来将从邻国进口天然气,科威特没有单独生产天然气的气田。因此,科威特现在电厂和其它工厂中使用的是石油产品。科威特现正在与伊拉克、伊朗和卡塔尔商谈进口天然气问题,虽然谈判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多方的政治原因,至今尚未签订最终合同。(待续)
(信息来源: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商参处子站)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