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经历由传统产业体系向新型产业体系转换的重要时期,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只有完成产业体系的真正转换,才能将我国经济引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所谓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产业及其结构、产业支撑系统和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三大方面,这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衡,并构成一个有机的互动整体。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独立的经济体都是以自身的产业体系为基础。
传统产业体系弊端突显
在计划经济乃至进入改革开放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产业体系整体上属于传统产业体系的范畴。
首先,从产业及其结构上看,我国一直把发展重化工业作为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逐步形成以高耗能、高污染和自增强的重化工业正反馈式发展的产业结构。
其次,过分强调产业体系中的产业方面,忽视产业的支撑系统和产业的发展环境。
再次,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下。这种失衡的产业体系给我国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对资本、人力资源造成过度耗费和廉价使用,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新型产业体系初露端倪
经过20多年经济体制的改革,新型产业体系开始初露端倪。我国正在由资源导向、投资导向的经济向创新导向的经济转变。
新型产业体系是指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低耗能、低污染、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扩张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资本运营、信息共享甚至现代物流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良好、能源与社会保障稳定、法律和社会诚信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并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全新产业体系。
新型产业体系具有以下明显特点:首先,产业主体具有充分的竞争性和创新的活力。其次,产业具有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特征。第三,新型产业体系表现为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第四,新型产业体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第五,新型产业体系的运作机制是高度市场化的,实现产业体系各层面的合理分工。政府的作用仅在于制定必要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优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等方面。
产业竞争度亟待提高
实现产业体系有序和可控的转换,要进一步解决产业主体的竞争性,通过市场化的方法整合产业支撑体系的资源,建立更大覆盖面的、网络化的各类产业支撑系统,政府则应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点。
提高产业的竞争程度对于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通过改革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微观主体的经济自主性,这是我国多年来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的。另一方面,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放松民营经济的产业准入限制。
随着对民营经济的产业准入规制不断放松,多数竞争性产业在民营经济强大竞争力的推动下,产业的竞争状况得到巨大改善。最近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决定,从政策层面上取消了许多产业准入的行政性限制,从而为提高产业的竞争性创造了条件。
当然,人们也看到,一些民营企业搞不正当竞争,严重破坏了社会和自然环境。笔者认为,这是政府职责和相关法律不到位的结果。提高产业竞争度并不是我们最终目的,由于竞争的加剧,会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及其创新的能力。
从六方面建立产业支撑系统
产业的支撑系统是依附并服务于产业主体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由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产业的融资系统、信息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人力资源输送系统和现代物流系统等构成。就目前我国产业支撑系统的现状看,远不能满足主体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一些支撑系统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按照服务于传统产业的模式运转。而另一些支撑系统服务半径小,其运营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许多支撑系统的运营模式比较落后。为了构建高效运行的支撑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打造全新的融资平台。依据新型产业体系的要求对融资系统实行全面改造,提高融资系统的资金供给能力以及对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主要包括:改变资本市场的企业上市原则,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上市机会;借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契机,使民间资本能够更多地参与银行业的改组和改造;在时机成熟时,允许成立能够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服务的民营银行;改革国外风险资本进入中国的管理体制;各级地方政府可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创业扶助基金与小额贷款扶助制度等;通过财政扶持方式,建立包括非商业性和商业性贷款担保与再担保体系。
其次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应由政府牵头建立专门的信息互联网络和当地新型产业服务的信息中心,及时整合国内外各种经济信息,及时发布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
第三是营造创新的氛围和构筑创新平台。中央政府要全力打造国家新的创新体系,确立民营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给予民营企业在创新扶持方面的同等待遇。政府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精神和物质的手段,鼓励优秀创新人才。对于基础学科的研究,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应为企业搭建产、学、研联合的桥梁。此外,各地通过建立小企业孵化器,形成创新环境,促成新兴产业的诞生。
第四是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平台。通过构建多层次、大范围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以满足新型产业体系对人力资源日益增多的需要。要引入市场化的开发机制,给予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权,鼓励民办高校和民间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
第五是构建各具特色的物流平台。由于各个地区的产业特色、区位特色以及交通条件的差异,形成若干服务于当地产业的物流中心十分必要。要鼓励发展一些服务半径更大的物流企业,克服各地人为制造的壁垒。
第六是政府要全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是承担营造和维护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的最佳角色。政府要利用自己的权威和公正做好以下工作:全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诚信的环境;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产权保护和公共教育、卫生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执法力度。(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