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祖祥: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呈现十大看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0:01 上海证券报 | ||||||||
在中国保险市场深度及密度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的同时,随着开放进程的加剧,行业竞争逐渐白热化,本土及外资保险商同台竞争的新格局逐渐形成,中国保险行业在调整中求质量,在前行中寻潜力。国泰君安(香港)公司研究员戴祖祥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调整和发展中的中国保险行业呈现出十大看点。 看点一:调整后盈亏冰火两重天
去年,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内地保险市场,各保险公司纷纷调整了竞争策略,不过,盈利结果则出现冰火两重天。 2004年,中国平安受益于费差益及死差益,纯利增长34%,符合上市时的盈利预测;中国人寿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了盈利增长超越市场预测上限,达71.7亿元;中国财险盈利大幅倒退86%,令市场大跌眼镜,补提准备金及投资收益大跌为主因;中保国际旗下太平人寿大幅扩张的同时亏损继续增加至1.9亿元。 对此,戴祖祥认为,各公司业务发展表明,行业竞争逐渐白热化,本土及外资保险商同台竞争的新格局逐渐形成,未来本土保险商的发展速度料受影响而放缓。 看点二:寿险业行业增速放缓未见回暖 2004年寿险行业经历了较为痛苦的调整期。人身险保费收入在第一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态势,全年仅增长7.2%,为1990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 戴祖祥分析说,这主要与监管当局强调保险回归保障功能,同时中国人寿着力推动风险型保单销售及中国平安收缩银行保险有关。从新业务发展来看,中国人寿2004年取得显著增长,其人身险首年保费收入较2003年增长30%;但中国平安的首年保费则减少24%;复业2年的太平人寿首年保费继续高速增长102%,74%来自银行保险。 他预期,内地的寿险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外资寿险的增速较快,市场份额上升,本土保险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展望2005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寿险首年保费增速都将放缓,很可能低于行业平均成长率。 看点三:产品调整产生成效 戴祖祥表示,有迹象表明,2004年各寿险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及增加盈利能力,主动调整了产品结构,使新业务的毛利率得到改善。 上市后中国人寿加强了盈利能力较高的风险型保单的销售,改变了过去以市场份额为目标的模式。中国人寿在个人寿险特别是新产品鸿鑫两全的增长带动下,风险型保单毛保费收入增长了35.8%达504.5亿元,期缴比例从2003年的66%提高到86%。期缴风险性保单比例的提高增加了公司的新业务毛利率,我们估计其新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了3-4个百分点。 因银行保险与个人寿险销售渠道部分冲突及银行保险产品的毛利缺乏吸引力,中国平安2004年银行保险业务大幅收缩,保费收入主要依赖于个人寿险。2004年中国平安个人寿险保费增长3.9%至359亿元,占全部寿险收入的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至72%,几乎全部保单均来自期缴业务。由于个人寿险比重的上升,新业务的毛利率上升约3个百分点至18.1%(以12.5%为贴现率),不过首年保费则倒退24%。 中保国际旗下的太平人寿由于复业时间较短和销售网络限制,银行保险依然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且几乎全部来自趸缴业务,因此,公司毛利率相对较低,与其处于初创期的市场定位有关。当前由于人民币处于加息预期中,万能寿险产品逐渐为保户所接受,因此银行保险面临新的转型发展。 看点四:外资保险在二线城市地区占有率将提升 随着竞争白热化,保险公司唯管理求发展。目前,外资寿险具有相当强劲的竞争力,它们在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地的市场份额接近或超过10%。随着寿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外资寿险全国性布局展开,保险人才资源流动增加,外资寿险在产品设计、经营、精算等方面支持下,在二线城市及其他地区的占有率将进一步上升,本土保险商面临挑战。 例如,中国平安2004年的新业务价值为39亿元(以12.5%为贴现率),较2003年减少8%,这反映出市场竞争吞噬了原有的市场份额。 看点五:财产险多头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非寿险行业集中度继续下降,中国财险独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在车辆保有量大幅增长及费率上升的双重刺激下,2004年财产险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25.4%至1089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及健康险分别增长了17.6%及7.4%。不过中国财险的市场份额则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70.5%下跌至2003年的66.8%,及2004年的58.1%,截至2005年3月底为53%。平安产险2004年保费收入增长25.4%至101亿元,市场份额为9.5%,位居非寿险市场第三。 戴祖祥认为,这结束了中国财险独统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多头竞争格局。当然,由于营销网络优势,本土保险公司依然占据以车险为主的非寿险市场最重要地位,2004年外资非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仅1.2%。但外资非寿险在货物运输险、企业财产险、责任险等承保利润较高的细分市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 看点六:车险利润可能消失 由于车险费率市场化历史负担浮现,未来承保利润可能消失。数据显示,中国财险2004年车险营业额大增21.5%,但赔付率却逆势上升5.5个百分点为85.8%。主要因为公司发现由于2003年费率市场化改革的不利滞后影响及出险率较高的家庭用车比重上升,需要增加2003年以前的车险未决赔款准备金21.5亿元。所以,中国财险根据精算结果回顾时发现2003年准备金出现不利发展,需要补提准备金,导致总体赔付率由71.9%上升到76.8%,综合成本率亦上升2.8个百分点至99.1%。 戴祖祥预期,未来车险的实际赔付率有上升趋势,主因为竞争压力加大、费率市场化及强制三者险赔付责任加大导致承保利润将逐渐下降。财险公司唯有加强核保理赔管理,降低成本率以抵消赔付率上升的不利影响。特别是从国际经验看,承保利润往往与投资收益有一定的负相关,当投资收益高的时候承保利润会下降,即出现现金流承保。所以,财险公司未来获得持续的承保利润可能性很低。 看点七:房贷险退保难免 意外险维持增长,房贷险退保难免。自2003年财险公司获准经营意外险后,该险种成为财险公司的一大增长点。中国财险及平安产险2004年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分别增长8%及147%,达到18.9亿元及3.7亿元。意外伤害险的承保利润率较高,为财险公司带来不菲利润。如2004年中国财险意外伤害险的经营利润高达6.8亿元。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预料未来几年,意外伤害险仍然是财险公司的业务增长点之一。 戴祖祥认为,2004年中国财险的家财险出现较大退保,已赚净保费仅为4.5亿元,较2003年大幅倒退56%,主要是2004年10月份加息后按揭业主提前还贷导致退保剧增。2005年3月内地再次上调房贷按揭利率20点,预料今年将涌现还贷潮,家财险已赚净保费收入增长不容乐观,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看点八:《保险法》可能将允许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 修改《保险法》,拓宽投资领域。中国保监会目前正征求各方意见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保险法》。其中涉及一个最重要的修改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模式的创新及投资领域的拓宽,修改后的《保险法》可能将允许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及在保险公司中开展QDII。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拓宽为保险公司获取更高收益提供了可能性。 戴祖祥提醒,保险资金投资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渠道,而是风险防范。在上述领域拓宽之后,保险公司的主要资产仍将集中在债券及银行存款。欧美等主要保险大国的传统保险资产有40%--75%配置在债券上,股票的比重一般不超过20%。 看点九:人民币加息提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 人民币加息的呼声一直很高。戴祖祥分析,如果不考虑利率变动对保险业务销售的影响,保险公司新增资金及到期资产可在新的利率水平投资,一旦利率上升,预期保险公司可从中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年报显示,以中国平安受益幅度最大,其次为中国人寿。同时利率变化后,公司持有到期和非交易类债券的市场价值会发生变化,这样调整后的净值也发生变化。当然,上述三家公司调整后每股净值在利率上升后下跌最多的也是中国平安。 看点十:人民币升值削减保险公司每股净值 目前外汇资产仅可投资海外的货币市场及债券市场,不能通过股市来抵消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影响,即保险公司面临外汇汇率风险,其中以中国平安外资资本金比例最多,受影响最大。 戴祖祥认为,若2005年人民币升值5%,那么,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的每股净值将分别下跌3.0%、1.7%和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