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时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0:02 上海证券报 | ||||||||
自1979年中国走上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以来,出现了4次经济快速增长时期(1983-1984年,1987-1988年,1992-1994年,2003-2004年,在这4个时期价格上涨幅度也相对较高)。每一次的经济快速增长,都和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相互关联。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在1998-2001年承受了较大的通货紧缩压力,于2002年下半年又开始快速增长。这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从国际上来看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加入WTO外贸大幅度增长等因素;从国内来看经济快速增长源动于城市
理解、分析这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利于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展望未来2-3年经济增长的前景。在1998-2001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大通货紧缩压力时,专家们曾经将其原因归纳为:技术进步造成商品供应量大幅增加而价格下降,加入WTO进口关税较大下调使国际商品低价格影响了国内价格,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其实以上三条因素在2002年后的中国仍然存在,但是2003-2004年中国经济之所以出现了高速增长甚至一定程度过热,是因为经济运行中蕴育出了其他影响更大的改革和增长因素。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因素的产生、发展、相互作用并实现快速增长需要一个过程,这有点象飞机起飞前的加速过程。无论是回顾中国经济增长历程还是进行国际比较,中国经济都还有很大的较快增长空间。200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仍然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较低收入组。 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将经济起飞状态时的主导行业分为初级品工业、消费品制造业、重型工业、汽车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5大类,起飞阶段也因主导产业演进分为5个阶段。中国经济兼具有后三个阶段某些特征,正处在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时期。从产业结构升级来看,无论是采取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方式,进一步的工业化已经走上轨道;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居民正在从衣食温饱型消费向住、行及教育、保健、娱乐主导消费转变。在此期间,工业化、城市化、住房教育医疗商品化、服务业发展、中国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变化以及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加速等诸多因素互动促进,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形势的主导因素,支持中国经济在未来2-3年甚至更长时间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在总体较快增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暂时的波动,但是如果不出现重大意外变故或政策失误,这一势头不会嘎然而止。目前宏观调控抑制了开发区投资过热、高能耗物耗产品的出口,但是中国这一轮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远没有成强弩之末,经济增长在宏观调控影响下将适度回落并趋于稳定,虽然可能会出现暂时波动。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整体上对中国经济增长也比较有利。主要国家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是生产率仍然较高。虽然近期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摩擦增多,但是这种摩擦往往是政治秀成分多于贸易战内容,并且摩擦涉及的贸易量占贸易总量比重较小,不会对中国外贸和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