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拉大的贫富分化说明,我国不仅难以出现全面的供给不足,反而已经存在全面生产过剩的基础。中国出现的物价上涨不可能来自总需求增长率大于总供给增长率换言之,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上不去,下游产品仍然会面临长期的需求约束近来,对中国经济是否会重新进入通缩的担忧在部分经济学家中很是流行,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其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中,急切表达了他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忧虑,他认为,GDP过度依赖出口和固定投资,中国经济可能趋冷。国内一些学者也与罗奇持有大致相似
的看法。短期通胀压力已消退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警惕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1至5月的经济数据。统计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增长保持在1.8%这个并不高的水平上,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然走高,5月份达到5.9%。这种“剪刀差”表明,企业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基本上都被它们自行消化了,价格链条中上游价格变动难以传导到下游消费者。也就是说,上下游的价格出现背离,生产过剩的隐忧已经存在,今后将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中国经济很可能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笔者认为,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开始降温,步入紧缩,还得先从去年的通胀说起。一般而言,通胀有三种类型,即结构型通胀、输入型通胀和由总需求扩张引发的通胀,这三种通胀有不同的形成机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通胀的发生可能产生于其中的一种,也有可能是由两种乃至三种通胀共同构成的“复合型”通胀,但其中必有一种通胀居主导地位。经济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去年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等供应不足所诱发的“结构型”通胀,以及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但今年以来,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支持,粮食供求状况将继续好转。另外,国际油价在去年高位的基础上也有所回落。所以,今年前5个月物价增长形势又回到了2003年10月宏观调控前的情况,即没有粮食和石油价格大幅上升所带来的压力。这样来看,粮食推动型CPI增长已经结束。目前影响CPI的外来因素主要是石油价格的波动。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下半年石油价格涨到每桶50美元以上,将拉动CPI两个百分点,但即使如此,以5月份CPI增幅1.8%计算,全年CPI涨幅也可控制在4%以内。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确有可能打开了进入通缩的通道。内需不足需重视不过,如果从一个较长时期看,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可能会推动物价走高。由于我国的要素市场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状态,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稀缺性,严重偏离市场均衡价格,因此,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价格被严重低估。从目前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其价格面临上升的压力。尤其是水、电、交通、燃气等重大公用事业价格面临越来越大的调价压力,这必然会对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若再加上美元贬值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价格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上涨,从而诱发通货膨胀。当然,从长期看,也有影响物价走低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如前所述,成本推动上游(中间)产品的价格上升,然后传导到下游(最终)产品的价格,进而使CPI上扬。但这一连锁反应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下游产品是存在有效需求的。如果下游产品的有效需求并没有相应的增长,仅仅是上游产品涨价,那么,经济就是一种虚热,而不会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胀。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5,达到了收入分配差距可以容忍的上限。当年日、韩等国在工业化加速期“基尼”系数也有上升趋势,但都在0.4上下。快速拉大的贫富分化说明,我国不仅难以出现全面的供给不足,反而已经存在全面生产过剩的基础。中国出现的物价上涨不可能来自总需求增长率大于总供给增长率。换言之,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上不去,下游产品仍然会面临长期的需求约束。二元结构不利消费增长统计表明,2002年至2005年一季度,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实际增速分别是11.4%、8.4%、7.9%和7.2%,消费性支出增幅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居民消费基本上采取保守态度,不敢超前消费,消费支出相对收入而言仍然偏淡。事实上,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在中国现阶段二元结构和转轨体制的背景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利于消费需求较快增长的因素。例如,占总人口比例很高的低收入人群,尽管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都较低,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又如,当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较高的居民储蓄率在所难免,现期消费相应减少。所以,在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背景下,广大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仍不可能显著提升,消费品面临长期的需求约束,价格也就难以上涨。另外,虽然市场化改革会使土地、劳动力、资源和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构成物价总体水平上升的成本推力,但它又有抑制总需求、进而紧缩物价的影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既不要通胀抬头,也不要出现通缩。从上述分析来看,笔者的判断是,中国经济由过热向非过热状态转移的苗头可能已经出现,尽管如此,但不会出现2003年以前的那种通缩状态。当然这还需要恰当的政策应对以提供支持。(信息来源:机械电子频道子站)
文章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