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升值 > 正文
 

花旗:通缩可能降临 汇率改革时机越来越不成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 01:41 每日经济新闻

  和此前一度非常流行的“人民币有望四季度汇改”预期相比,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另有看法。昨天在路透社与《财经》杂志联合主办的“路透资产管理大会”上,薛澜语出惊人:“人民币汇改的时机越来越不成熟了。”

  6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上重申人民币汇改的主动立场,再度平抑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但此前投资界非常流行的“四季度汇改”预期,仍然有大量的拥

护者。不少投行的分析师相信,中国政府并未改变既定的汇改策略,眼下仍然处于“不宣而战的选择期”。

  但薛澜认为,在通货紧缩可能重新降临的趋势下,人民币汇改的内部需求已经大大降低,3-6个月内变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人民币升值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人民币被低估,从而吸引热钱进入,导致外汇占款大大增加,过度的流动性助长了输入性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的杀伤力很大。这构成人民币调整汇率的内部需求。

  在薛澜看来,这种需求已经受到怀疑。她注意到今年一个“奇怪的事情”:CPI增幅下跌的走势非常明显。4月份CPI增幅为1.8%,而剔除了食品指标后的核心CPI增幅为1.2%。到了5月份,CPI增幅进一步下跌到1.7。

  薛澜就此认为,从未来6-12个月来看,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如何阻止通货紧缩的降临。因为到目前为止,产能的增长尚未体现。薛澜预期,这一效果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实现。“到那时,如果宏观经济向下回落,世界经济也开始向下,减少了中国的外部需求,那么通缩可能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薛澜说。

  薛澜举出历史上的通缩状况来告诉大家,通缩远比通胀可怕:1998年到2003年,中国经济走入了一个通缩的恶性循环:价格持续走低,老百姓更加不愿意消费,政府要想启动经济增长,就只能靠扩大投资,但投资带来的产能增加反过来又加剧了通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币汇率变动(比如浮动区间扩大),会有什么后果?薛澜在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之后认为,宏观经济已经走过了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峰值,在未来数年内,企业盈利也将呈下行态势。她强调,在这一情况之下变动汇率,将使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大大增加。

  所以,薛澜的结论是:以现在的情况看,人民币汇改时机越来越不成熟。

  不仅如此,薛澜还质疑“人民币升值”这一说的合理性。“从贸易项下看,人民币是被低估了;但如果资本项目开放了,会不会有资本流出呢?”她反问道。薛澜认为,人民币汇改的最好时机是去年。因为尽管那个时候经济有波折,房产也比较热,原材料涨价,热钱涌入,但通过汇改挤出泡沫是个不错的选择。

  惠誉:汇改不会影响中国主权评级

  在昨天的“路透资产管理大会”上,被问及人民币一旦调整会否影响中国主权评级时,惠誉国际评级公司亚太区主权评级主管麦克名(JamesMccormack)表示,如果汇改没有让中国经济发生大的波动,惠誉不会考虑调整中国的主权评级。而麦克名相信,中国政府会设法让经济保持平衡。

  麦克名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现在不太可能有大的改变。他指出,维持经济发展的平衡对汇率改革的进程非常重要,所以政策的重点在于避免经济的硬着陆。

  国际收支平衡是国家主权评级的重要依据之一。麦克名从数据中发现,如果单单看FDI和经常项目,中国实际上一直在维持很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由于短期流动性资本的不断进入,促进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这些流动资本如果不能带来经济增长,就会带来通胀,所以中国央行进行了对冲性的干预。目前惠誉对中国主权评级是A-级,并保持正面预期。霍中彦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汇率改革新闻 全部人民币升值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