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重庆三大经济区单位劳动保障状况比较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 1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近期,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企业调查队在全市联合开展了一次技能人才和单位劳动保障状况的抽样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对重庆三大经济区单位劳动保障状况作分类比较,以辨析我市不同区域单位劳动保障之异同,为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促进三大经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一、比较数据背景

    本次抽样调查采取PPS抽样,在全市共抽取3215户单位,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2210户、渝西经济走廊445户、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560户,分别占被调查单位总数的68.7%、13.9%和17.4%,在总体上对上述三经济区域单位劳动保障状况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大经济区样本单位分布情况

                   合     计              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户数      %             户数              %                 户数      %   户数      %
    合计         3215    100             2210            100                  445    100    560    100
    按单位类型
    机关          376   11.7              140            6.3                   87   19.6    149   26.6
    事业          877   27.3              598           27.1                  135   30.3    144   25.7
    企业         1900   59.1             1445           65.4                  200   44.9    255   45.5
    大型企业       72    2.2               58            2.6                    9    2.0      5    0.9
    中型企业      306    9.5              239           10.8                   24    5.4     43    7.7
    小型企业     1036   32.2              750           33.9                  128   28.8    158   28.2
    其他企业      486   15.1              398           18.0                   39    8.8     49    8.8
    其他           62    1.9               27            1.2                   23    5.2     12    2.1
    按主营行业
    第一产业       12    0.4                6            0.3                    2    0.4      4    0.7
    第二产业      862   26.8              622           28.1                  119   26.7    121   21.6
    第三产业     2341   72.8             1582           71.6                  324   72.8    435   77.7

    二、劳动就业及劳动报酬状况比较

    (一)就业人员结构比较

    2004年末被调查单位户均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分别为298人、289人、8人和31人。其中,在岗职工与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的比分别为100:2.8和100:10.7。

    在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户均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分别为334人、323人、11人和36人,在岗职工与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的比分别为100:3.3和100:11.1。

    渝西经济走廊户均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分别为265人、260人、5人和28人,在岗职工与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的比分别为100:1.9和100:10.8。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户均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分别为183人、180人、3人和13人,在岗职工与其他从业人员和不在岗职工的比分别为100:1.7和100:7.2。

    从上述数据可见,在户均就业人数上,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均明显高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又明显高于渝西经济走廊;在在岗职工与其他从业人员之比上,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基本持平,而都市发达经济圈则相对较高;在在岗职工与不在岗职工之比上,则呈现都市发达经济圈与渝西经济走廊基本持平,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相对较低的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都市发达经济圈企业规模较大,就业方式相对灵活,但因成立时间较早等因素,单位所负担的不在职工也相对较多。

    (二)劳动合同签定情况比较

    从业人员是否签定劳动合同既体现单位用工是否规范,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单位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受保护情况。调查显示,2004年,在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签定合同的比重为80.7%,其中,机关、事业和企业该比重分别为8.4%、63.1%和87.0%。

    在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签定合同的比重为80.2%,其中,机关、事业和企业该比重分别为6.9%、61.9%和85.3%;渝西经济走廊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签定合同的比重为86.9%,其中,机关、事业和企业该比重分别为16.1%、72.7%和95.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签定合同的比重为77.3%,其中,机关、事业和企业该比重分别为6.2%、59.4%和90.3%。

    三大经济区就业人员签定劳动合

           全市   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合计    80.7            80.2           86.9                 77.3
    机关    8.5              6.9           16.1                  6.2
    事业   63.1             61.9           72.7                 59.4
    企业   87.0             85.3           95.3                 90.3
    其他    7.7             14.4            0.0                  0.0

    由上表数据可见,三大经济区中,渝西经济走廊就业人员签定劳动合同比重最高,都市发达经济圈次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居末位。

    (三)劳动报酬比较

    2004年被调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6030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6683元,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为5775元。

    从三大经济区来看,2004年都市发达经济圈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6501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7495元,不在岗职工生活费5789元;渝西经济走廊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3788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3807元,不在岗职工生活费5116元;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4997元,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328元,不在岗职工生活费6722元。

    都市发达经济圈从业人员和在岗职工平均劳动报酬均高于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且差距较大;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由于受样本单位属高收入行业较多的影响,此次调查其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略高于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经济走廊单位平均水平。

    三、社会保险状况比较

    (一)单位参保率及户均缴纳保险费用比较

    从单位参保情况来看,2004年被调查的3215户单位中有1901户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1466户单位参加了失业保险,1837户单位参加了医疗保险,765户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上述四类保险参保率分别为59.1%、45.6%、57.1%和23.8%。

    在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中有1367户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1030户单位参加了失业保险,1265户单位参加了医疗保险,495户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上述四类保险参保率分别为61.9%、46.6%、57.2%和22.4%;渝西经济走廊中有239户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221户单位参加了失业保险,245户单位参加了医疗保险,109户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上述四类保险参保率分别为53.7%、49.7%、55.1%和24.5%;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中有295户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215户单位参加了失业保险,327户单位参加了医疗保险,161户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上述四类保险参保率分别为52.7%、38.4%、58.3%和28.8%。

    从单位户均缴纳保险费用来看,2004年3215户被调查单位户均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用158.37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分别为118.59万元、13.72万元、22.41万元和3.64万元。

    在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被调查单位户均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用174.01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分别为129.71万元、15.61万元、25.70万元和2.99万元;渝西经济走廊被调查单位户均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用135.45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分别为104.00万元、9.67万元、16.44万元和5.33万元;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被调查单位户均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用106.39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分别为78.89万元、8.83万元、14.15万元和4.52万元。

    三大经济区单位户均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情况

                         全市                 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A                B            B-A                    C      C-A        D      D-A
    养老保险(万元)   118.59           129.71          11.12               104.00   -14.59    78.89   -39.70
    失业保险(万元)    13.72            15.61           1.89                 9.67    -4.05     8.83    -4.89
    医疗保险(万元)    22.41            25.70           3.29                16.44    -5.97    14.15    -8.26
    工伤保险(万元)     3.64             2.99          -0.66                 5.33     1.69     4.52     0.87
    四项合计(万元)   158.37           174.01          15.64               135.45   -22.92   106.39   -51.97

    比较而言,尽管三大经济区各类保险单位参保率各有高低,但综合考虑参保率和缴纳保险费用情况,都市发达经济圈单位社会保险参保总体情况仍然要好于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其在社会保险费用上的户均投入分别高于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38.56万元和67.62万元。

    (二)从业人员参保率及人均社会保险费用比较

    从从业人员参保情况来看,2004年3215户被调查单位中分别有69.52万人、66.11万人、53.0万人和40.70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率分别为72.6%、69.0%、55.3%和42.5%。

    在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被调查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53.36万人、50.84万人、40.67万人和27.69万人,参保率各为72.4%、69.0%、55.2%和37.6%;渝西经济走廊被调查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8.71万人、8.64万人、5.98万人和6.86万人,参保率各为74.0%、73.3%、50.8%和58.2%;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被调查单位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7.44万人、6.63万人、6.35万人和6.15万人,参保率各为72.6%、64.7%、61.9%和59.9%(数据见下表)。

    三大经济区从业人员参加各类保险情况比较(单位:人、%)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人数     参保率       人数     参保率    人数   参保率    人数   参保率
    全市                    69.52       72.6      66.11       69.0   53.00     55.3   40.70     42.5
    都市发达经济圈          53.36       72.4      50.84       69.0   40.67     55.2   27.69     37.6
    渝西经济走廊             8.71       74.0       8.64       73.3    5.98     50.8    6.86     58.2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7.44       72.6       6.63       64.7    6.35     61.9    6.15     59.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以从业人员参保情况来衡量,与单位参保情况稍有差异,渝西经济走廊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均处于三大经济区之首;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比重最高;都市发达经济圈各类参保率均最为接近全市平均水平。

    同时,从从业人员人均社会保险费用来看,2004年3215户被调查单位人均社会保险费用4392元,其中养老保险费3243元、失业保险费304元、医疗保险费777元和工伤保险费68元。在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人均社会保险费用4491元,其中养老保险费3323元、失业保险费316元、医疗保险费799元和工伤保险费53元。渝西经济走廊人均社会保险费用3858元,其中养老保险费2853元、失业保险费247元、医疗保险费673元和工伤保险费85元。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人均社会保险费用4260元,其中养老保险费3127元、失业保险费286元、医疗保险费729元和工伤保险费118元(如下表)。

    三大经济区单位人均社会保险费用情况

                       全市              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A                B            B-A                    C    C-A      D    D-A
    养老保险(元)   3243             3323             80                 2853   -390   3127   -116
    失业保险(元)    304              316             12                  247    -57    286    -18
    医疗保险(元)    777              799             22                  673   -104    729    -48
    工伤保险(元)     68               53            -15                   85     17    118     50
    四项合计(元)   4392             4491             99                 3858   -534   4260   -132

    从上表可以看到,都市发达经济圈单位人均社会保险费用分别比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高633元和231元,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人均社会保险费用比渝西经济走廊高402元。

    四、劳动保护及其他方面比较

    (一)劳动保护比较

    2004年,在全市被调查单位中的1900户企业共计支出劳动保护费用28087万元,户均14.78万元,人均347元。

    从三大经济区来看,都市发达经济圈1445户企业共支出劳动保护费用22407万元,户均15.51万元,人均356元;渝西经济走廊200户企业共支出劳动保护费用2064万元,户均10.32万元,人均217元;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255户企业共支出劳动保护费用3616万元,户均14.18万元,人均450元。

    由上述数据可见,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企业户均支出劳动保护费用最高,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企业人均占有劳动保护费用最多,而渝西经济走廊企业在劳动保护费用的支出上相比略低。

    (二)教育费用比较

    2004年,被调查的1900户企业共支出教育费用18579万元,户均9.78万元,人均194元。

    在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1445户企业共支出教育费用15380万元,户均10.64万元,人均244元;渝西经济走廊200户企业共支出教育费用1487万元,户均7.44万元,人均156元;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255户企业共支出教育费用1712万元,户均6.71万元,人均213元。

    由此可见,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企业相对更加重视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其教育经费无论是户均支出还是人均占有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

    (三)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比较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所占企业人工成本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劳动保障程度,其所占比重越高,表明企业除去支付劳动报酬之外用于员工劳动保障和保护的费用比重就越低,从业人员在同等劳动报酬之下所享受的保障和保护就越差。

    从调查结果来看,2004年,被调查的1900户企业从业人员报酬总额为128.98亿元,占同期企业人工成本的比重为67.6%。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从业人员报酬总额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为67.2%;渝西经济走廊从业人员报酬总额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为75.6%;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从业人员报酬总额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为63.2%。这表明,若在同等劳动报酬之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对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和保护还将略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当前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企业在劳动保障和保护之上所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五、几点结论及建议

    透过上述比较,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三大经济区中,由于经济相对发达,单位规模相对较大,都市发达经济圈单位平均就业人数远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但其单位所负担的不在岗职工也相对较多。

    2、都市发达经济圈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在岗职工工资均远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但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之间并无较大差距。

    3、尽管三大经济区各类保险单位参保率各有高低,但综合考虑参保率和所缴纳保险费用情况,都市发达经济圈单位社会保险参保总体情况仍然要好于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其在社会保险费用上的户均和人均水平都远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

    4、无论从参保率还是从保险费用来衡量,三大经济区单位均相对更加重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参保率和所缴纳的保险费用均位列四类社会保险前列。但值得注意是工伤保险发展迅速,《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仅一年,其从业人员参保率即达42.5%,其中企业从业人员参保率已达50.2%。

    5、在劳动保护之上,三大经济区中都市发达经济圈企业户均支出劳动保护费用最高,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企业人均占有劳动保护费用最多,而渝西经济走廊企业在劳动保护费用的支出上相比略低;

    6、在对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之上,都市发达经济圈企业重视程度更高,其教育经费无论是户均支出还是人均占有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

    7、从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来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从业人员报酬总额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最低,依此推算,若在同等劳动报酬之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对从业人员劳动保障和保护还将略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

    8、尽管在各经济区的不懈努力之下,近年来,我市单位劳动保障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从更高要求来衡量,我市单位从业人员所享受的劳动保障和劳动保护还相对偏低,所享受教育培训机会也相对较少,与我们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为进一步促进三大经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议:

    (一)以发展经济为根本,努力加快各经济区发展步伐,为进一步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济不断发展的有力推动。从重庆地区来看,发展经济就是要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全市既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产业集群培育为重点,着力于促进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全市经济实力的整体提高。

    (二)以深化改革为途径,加快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劳动与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为此,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水平,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积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一套全市统一的权责明确、严谨高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依法扩大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覆盖率,保障城镇职工的基本生活。此外,要积极推进工伤保险,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不断制定完善配套制度,使工伤保险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以强化法治为保障,切实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既是具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以强化法治为保障,切实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之必需。当前,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继续强化法制观念,强化法制建设,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和工资支付行为,及时处理劳动争议,从而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